埃及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2012 年 12 月 31 日摘要: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与其它文明一样 都是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埃及世界遗产的整体空间分布围绕着尼罗 河呈散装分布,而古埃及的诺姆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如此悠久的历 史造就了埃及丰富的文化资源埃及的世界遗产以陵墓群与金字塔居多此外, 圣凯瑟琳区和阿布美纳城因其为宗教圣地而例如世界遗产名录地处西南的沙漠 区,发现了最早的械齿鲸化石成为埃及迄今唯一的自然遗产埃及世界遗产的成 因分布受历史、地理、环境、自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关键词:埃及 世界遗产 空间分布特征 成因1. 埃及概述1.1 历史沿革埃及的首都为开罗,国花为莲花,货币为埃及镑公元前3200 年,美尼 斯统一埃及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经历了早王国、古王国、中王国、新 王国和后王国时期,共 30 个王朝古埃及是指从公元前 4000 多年开始直到 公元前 332 年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而结束,位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作 为一个基于灌溉的文明,它是水力帝国的经典范例1.2 国土疆域埃及地跨亚非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 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角。
北濒地中海,西连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临红海并 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地处亚、非、欧三洲交通要冲,面积约 100.2 万 平方千米全国百分之九十四的人口集中在尼罗河两岸、苏伊士地峡区和沙 漠中的少数绿洲上1.3 人文宗教伊斯兰教为国教,信徒主要是逊尼派,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四,科普特基督教徒和其他信徒占百分之十六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和法语埃及人正直、豪爽、宽容、好客、讲义气、重承诺埃及的地理位置十 分重要,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古迹很多,尼罗河两岸的各个城镇, 几乎到处都有文化古迹,是一个别具风格的历史博物馆尼罗河三角洲是埃 及最大的旅游区,包括开罗金字塔、尼罗河游览、苏伊士运河风貌和亚历山 大海滨滨浴场等2. 埃及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表:序号地域名称批准时间遗产种类分布区域1阿布米纳区1979文化遗产亚历山大南部2古底比斯及其陵墓地1979文化遗产卢克索3开罗古城1979文化遗产开罗4孟菲斯及其陵墓群1979文化遗产尼罗河西岸撒加拉以南5努比亚遗址1979文化遗产阿布辛拜勒6圣凯瑟琳区2002文化遗产西奈山7鲸鱼谷2005自然遗产埃及西部沙漠地区2.1 埃及的文化遗产明显多于自然遗产与其悠久的历史密切相关埃及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人类今天所 拥有的很多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都可以追溯到这些古老 文明的贡献古埃及的诺姆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距今 9000 多年 前,人们在尼罗河河谷定居,开始在岸边建立房屋,并进行农业和畜牧业生 产活动在尼罗河上游河谷地区和尼罗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区分别形成了上埃 及和下埃及两个国家,象形文字也在这个时候出现,并沿用了 3500 余年埃 及尼罗河流域文明大约开始于公元前3500 年左右所有的这些历史造就了埃 及灿烂的文化遗产埃及的君王相信有来世,所以他们生前就忙着建造死后的陵墓,与中国 的皇帝在这一点上非常相似埃及建造的金字塔一直保留至今,俗话说:人 们怕时间,时间却怕金字塔2.2 埃及世界遗产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尼罗河流域 尼罗河是埃及文明的源泉,也是埃及的生命之河埃及有 2900 公里的海 岸线,但却是典型的沙漠王国,全境百分之九十五为沙漠世界上最长的尼 罗河从南到北横贯埃及境内,尼罗河两岸行的狭长河谷和入海处形成的三角 洲,是埃及最富饶的地区虽然只占百分之四的面积但却居住着百分之九十 九的人口,这也是埃及遗产形成的分布特征的重要原因2.3 埃及世界遗产的分布特征受到一定的气候影响埃及的全境干燥少雨,尼罗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区属地中海型气候, 1 月平均气温 12 摄氏度,7 月 26 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 50-200 毫米。
其余大部 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沙漠地区气温可达 40 摄氏度,年平均降水 量不足 30 毫米如此悬殊的气候类型导致了埃及人口聚集的不均衡,古城的建 筑地也受此影响而显得如散落的点状此外,关于埃及金字塔建造的材料来源,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是河流冲 击来的石头,经切割来建造金字塔;又一说,金字塔的材料是人工混合而成的, 并发现了有力的证据,即在石块内发现了一根人的头发无论哪种说法,都说明, 埃及金字塔与水源相关2.4 埃及世界遗产的类型主要是金字塔、遗址类陵墓以及与宗教信仰相关的建筑 埃及目前共有 7 项世界遗产,其中六项文化遗产,而这些遗产的类型主要是 陵墓类建筑金字塔、神庙宫殿遗址以及宗教相关的建筑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包括石冢、装饰华丽的墓室、庙宇和金字塔 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神庙和宫殿、国王陵墓谷和王后陵墓谷一起,是埃及 文明繁荣鼎盛的见证阿布辛拜勒至菲莱的努比亚遗址,这一重要区域有大量极具考古价值的宏伟 古迹,包括辛拜勒的拉美西斯二世神庙和菲莱的伊斯女神圣殿埃及百分之九十的人是穆斯林,其余主要是科普教会基督徒,有一小部分是 犹太人以及基督教徒虔诚的宗教信仰与埃及的宗教类文化建筑有很大联系。
圣凯瑟琳区,是一所与基督教建筑相关的遗址开罗伊斯兰教区,古老的清真寺,使这里成为伊斯兰区的观光重镇,它们抒写着开罗悠久而绚丽的历史文化,成为埃及各个时期社会发展的标志 阿布美纳城是早期基督教的圣城,位于亚历山大的南部,建于 3 世纪2.5 埃及文明发展曾受外族文化传播及影响埃及历史悠久,公元前 3200 年就出现奴隶制的统一国家但在历史上,埃 及曾多次遭受外来入侵,先后被波斯人、希腊人和罗马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 所征服1799 年,法国远征军官布夏尔在埃及罗萨塔附近发现刻有三段文字的 黑色玄武石碑,分别由古埃及象形文字、阿拉伯文、希腊文组成直到 1822 年, 一位法国天才语言学家向“法国碑文纯文学学院”提交了研究论文,并宣布了对 埃及象形文字的解读发现,从此揭开了古埃及文明笼罩了一千多年的面纱很显 然,在这些战争中,埃及的文化、建筑、信仰等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在一定程度 上影响了埃及世界文化遗产的形成分布2.6 世界遗产的类型与国土面积的大小、所处经纬度、自然环境、发展历史有一 定的关系是否拥有广阔的领土面积,以及跨越的经纬度多少,直接影响了埃及世界 遗产类型的多少,以及遗产种类的多少。
埃及的自然遗产较少,这与埃及具有典 型的地中海式气候以及热带沙漠气候影响了埃及世界遗产的景观类型埃及唯一 的自然遗产是鲸鱼谷2.7 埃及世界遗产的分布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埃及的人口多集中在尼罗河两岸行的狭长河谷和入海处形成的三角洲地区, 从下面的埃及世界遗产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埃及的世界遗产分布也大多离这些人 口密集的城镇距离较近而广大的沙漠地区则人烟罕至埃及世界遗产的分布图北-1:° Valle尼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然遗产Natural Heritage,i 旳旦西奈半岛SinaiO〔盘磁加1 ®.圣凯瑟琳区• Saint Catherine Area 沙姆弊赫 红漫沿岸 SharmekSheikh Red Sea:赫尔格达 卢克噱弹誓盔馳瞬晶h .T •驕\红海\ EdfLI怛籍夫•恭书卸潺 \ <阿布米娜城> Abu Mena J 亚历山大打軫A^)taHdrlci 器爲 孟菲斯及其陵墓勒■叢 Memphis and itsNecropoHsmizxB.匚口 m納虞打:对\ Lak* hJcEiser •丄阿布辛贝g努比亚遗址一阿布辛拜勒至菲莱 AtlU SifTlbel Nubian Monuments From Abu Simbel to Philae/埃及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图 (截止到2011年42月31 H)结论:历史的、自然的、人文的因素等共同促成了埃及的世界遗产空间分布特征, 悠久的历史,灿烂古老的文明,神秘色彩的宗教文化;特殊的自然气候状况无不 影响着埃及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
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保护世界遗产的行列,研究世界遗产的空 间分布特征以及成因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世界遗产每个世界遗 产一般都会经历形成、发展、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世界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我们要在更好学习认知世界遗产的基础上去保护这些财产参考文献: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网资料http://whc.iinesco.org2, 百度新华网 http:// news.x in hua 3, 尹国蔚 非洲世界遗产的地域特征与成因分析 第 27 卷第 5 期地理与地理信 息科学 VO1..27 No.52011 年 9 月4,尹国蔚 世界遗产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 第25卷第4期Vol.25 2009年7月5, 尹国蔚 近十年我国世界遗产教育研究评述6, 王昕,韦杰,胡传东中国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 第29卷第11期 Vol.29 2010 年 11 月7, 董海燕,由健 地球漫步—埃及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5年1月8, 墨刻编辑部 埃及经典之旅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年9月9, 西尔维.弗兰盖安东尼.萨丁世界旅游指南埃及 中华书局出版发行 2002 年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