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环己烯制备实验报告

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8KB
约6页
文档ID:215751921
环己烯制备实验报告_第1页
1/6

环己烯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八 环己烯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以浓磷酸催化环己醇脱水制备环己烯的原理和方法;2、初步掌握分馏、水浴蒸馏和液体枯燥的根本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书P158 烯烃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工业上主要通过石油裂解的方法制备烯烃,有时也利用醇在氧化铝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高温催化脱水来制取,实验室里那么主要用浓硫酸,浓磷酸做催化剂使醇脱水或卤代烃在醇钠作用下脱卤化氢来制备烯烃 本实验采用浓磷酸做催化剂使环已醇脱水制备环已烯 主反响式: 一般认为,该反响历程为E1历程,整个反响是可逆的:酸使醇羟基质子化,使其易于离去而生成正碳离子,后者失去一个质子,就生成烯烃 可能的副反响:(难) 三、主要试剂、产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化学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密度/d420 沸点/℃ 溶解度/g(100g水)-1 环己醇 100 0.96 161.1 3.620℃ 磷酸 98 1.83 -1/2H2O(213℃) 2340 环己烯 82.14 0.89 83.3 微溶于水 环己醚 182.3 0.92 243 微溶于水 共沸物数据: 四、实验装置 仪器:50mL圆底烧瓶、分馏柱、直型冷凝管,100mL分液漏斗、100mL锥形瓶、蒸馏头,接液管。

试剂:10.0g(10.4mL,0.1mol)环已醇,4mL浓磷酸,氯化钠、无水氯化钙、5%碳酸钠水溶液 其它:沸石 六、预习实验步骤、现场记录及实验现象解释 1、投料 在50ml枯燥的圆底烧瓶中参加10g环己醇、4ml浓磷酸和几粒沸石,充分摇振使之混合均匀,安装反响装置 2、加热回流、蒸出粗产物产物 将烧瓶在石棉网上小火空气浴缓缓加热至沸,控制分馏柱顶部的溜出温度不超过90℃,馏出液为带水的混浊液至无液体蒸出时,可升高加热温度(缩小石棉网与烧瓶底间距离),当烧瓶中只剩下很少残液并出现阵阵白雾时,即可停止蒸馏 3、别离并枯燥粗产物 将馏出液用氯化钠饱和,然后参加3—4ml 5%的碳酸钠溶液中和微量的酸将液体转入分液漏斗中,振摇(注意放气操作)后静置分层,翻开上口玻塞,再将活塞缓缓旋开,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活塞放出,产物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入一枯燥的小锥形瓶中,用1—2g无水氯化钙枯燥 4、蒸出产品 待溶液清亮透明后,小心滤入枯燥的小烧瓶中,投入几粒沸石后用水浴蒸馏,收集80—85℃的馏分于一已称量的小锥形瓶中 六、产品产率的计算 考前须知: 1、 投料时应先投环己醇,再投浓磷酸;投料后,一定要混合均匀。

2、 反响时,控制温度不要超过90℃ 3、 枯燥剂用量合理 4、 反响、枯燥、蒸馏所涉及器皿都应枯燥 5、 磷酸有一定的氧化性,加完磷酸要摇匀后再加热,否那么反响物会被氧化 6、 环己醇的粘度较大,尤其室温低时,量筒内的环己醇假设倒不干净,会影响产率 7、用无水氯化钙枯燥时氯化钙用量不能太多,必须使用粒状无水氯化钙粗产物枯燥好后再蒸馏,蒸馏装置要预先枯燥,否那么前馏分多(环己烯—水共沸物),降低产率不要忘记加沸石、温度计位置要正确 8、加热反响一段时间后再逐渐蒸出产物,调节加热速度,保持反响速度大于蒸出速度才能使分馏连续进行, 柱顶温度稳定在71℃不波动等 实验操作流程图: 七、实验指导:分析试验装置选择,操作条件,考前须知 1.反响装置的选择及反响控制 反响是可逆反响,有副反响,可形成共沸物 故采用了在反响过程中将产物的反响体系别离出来的方法,推动反响向正反响方向移动,提高产物的产率又环己烯bp 83℃,环己醇bp 161℃,环己醇——水bp 97.8℃,环己烯——水bp70.8℃,含水10% 生成的水为18%,生成的环己烯为82%,因此,生成的环己烯可由生成的H2O以共沸物的形式完全蒸出反响体系,使环己醇完全转化。

两共沸点 70.8℃、97.8℃相差不大,所以本实验选用分馏装置为反响装置 2.洗涤操作 反响粗产物可能带有酸(H+),需要洗涤环己烯、环己醇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为减少水中溶解的有机物,使用NaCl饱和溶液洗涤粗产物,NaCl溶液洗涤另一好处是易分层,不易产生乳化现象粗产物量大可用分液漏斗洗涤,量小可用半微量洗涤操作法—锥形瓶滴管别离方法盐析效应) 3.枯燥操作 大多数有机物与水形成共沸物环己烯与水共沸点70.8℃,含水10%,别离前必须枯燥,否那么蒸馏别离时前馏份增多,环己烯馏份减少一般有机物蒸馏前都要枯燥操作注意枯燥剂,枯燥原理,枯燥剂的选择,操作方法 4.产物环己烯别离的控制——蒸馏 枯燥后的环己烯粗产物中有环己醇,环己烯 bp83.3℃, 环己醇 bp161℃,沸点差大,又有机物蒸馏时易产生碳化、聚合`等反响所以选择水浴加热、蒸馏方法别离粗产物,收集82℃—85℃馏分 5.操作考前须知(操作要点) 1)环己醇粘度大,转移时不要损失 2)H3PO4 有氧化性,混合均匀后在加热,小火加热 3)反响时,先小火加热,反响一段时间后,再从分馏柱顶分出环己烯—水共沸物 4)由于环已烯与水形成共沸物(沸点70.8℃,含水10%); 环已醇与环已烯形成共沸物(沸点64.9℃,含环已醇30.5%);环已醇与水形成共沸物(沸点97.8℃,含水80%)。

因此,在加热时温度不可过高,蒸馏速度不宜太快,以减少未作用的环已醇蒸出控制分馏柱顶温度< 90℃(考虑温度计、操作误差,控制<90℃) 5)反响终点的判断可参考下面几个参数:a)反响进行60分钟左右; b)反响瓶中出现白雾;6)分液时,水层应尽可能别离完全,否那么将增加无水氯化钙的用量,使产物更多地被枯燥剂吸附而招致损失,这里用无水氯化钙枯燥较适合,因它还可除去少量环己醇 7)在蒸馏已枯燥的产物时,蒸馏所用仪器都应充分枯燥 6.实验要求 1)操作标准化; 2)实验纪录,边做边记,详细真实,每一步操作都要记录;3)产物要求,按教材反响物用量,产物3.8~4.6g左右,无色透明液体 4)产物鉴定,最后一步蒸馏既是精制产物步骤,又是产物鉴定步骤,根据实验室具体条件可测IR,NMR,n20D等物理性质我们采用Br2、高锰酸钾进行定性鉴定 7.可用以下思考题检验学习情况 1)为什么用分馏反响装置? 2)反响生成的水和理论计算生成的水是否一致?试分析原因 3)枯燥剂CaCl2也是多孔物质,可否不别离出来当作沸石用? 4)蒸馏环己烯用水浴加热,试说明什么时候可用水浴加热? 5)比拟你的产率与理论产率的差值,试分析原因。

八、思考题 1.如果你的实验产率太低,试分析主要在哪些操作步骤中造成损失? 答:(1)环己醇的粘度较大,尤其室温低时,量筒内的环己醇很难倒净而影响产率2)磷酸和环己醇混合不均,加热时产生碳化3)反响温度过高、馏出速度过快,使未反响的环己醇因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或产物环己烯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而影响产率4)枯燥剂用量过多或枯燥时间过短,致使最后蒸馏是前馏份增多而影响产率 2.用85%磷酸催化工业环已醇脱水合成环已烯的实验中,将磷酸参加环已醇中,立即变成红色,试分析原因何在?如何判断你分析的原因是正确的? 答:该实验只涉及两种试剂:环已醇和85%磷酸磷酸有一定的的氧化性,混合不均,磷酸局部浓度过高,高温时可能使环已醇氧化,但低温时不能使环已醇变红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工业环已醇中混有杂质工业环已醇是由苯酚加氢得到的,如果加氢不完全或精制不彻底,会有少量苯酚存在,而苯酚却及易被氧化成带红色的物质因此,本实验现象可能就是少量苯酚被氧化的结果 将环已醇先后用碱洗、水洗涤后,蒸馏得到的环已醇,再加磷酸,假设不变色那么可证明上述判断是正确的 3.用磷酸做脱水剂比用浓硫酸做脱水剂有什么优点? 答:(1)磷酸的氧化性小于浓硫酸,不易使反响物碳化; (2)无刺激性气体SO2放出。

4.在粗产品环已烯中参加饱和食盐水的目的是什么? 答:加饱和食盐水的目的是尽可能的除去粗产品中的水分,有利于分层; 减少水中溶解的有机物 5.用简单的化学方法来证明最后得到的产品是环已烯? 答:1)取少量产品,向其中滴加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假设溴的红棕色消失,说明产品是环已烯2)取少量产品,向其中滴加冷的稀高锰酸钾碱性溶液,假设高锰酸钾的紫色消失,说明产品是环已烯 仅供参考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