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海底世界》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 《海底世界》优秀的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十单元的一篇浅显的科普知识性课文,它从海底的光线、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活动、海底植物、海底矿物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神秘世界,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海底世界对于学生来说是个神秘的领域,既好奇又向往如果我们只是“照本宣科”,那么中低年级的孩子学起来就会觉得枯燥乏味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的生词,理解“波涛澎湃、依然、窃窃私语”等词,学写“涛”字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海底世界,激发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五、教学策略 1、充分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如:海面与海底的对比;动物们的声音;活动方式等) 2、设计多种形式的读,并配以音乐,使学生优美的意境中去感受海底世界的美。
六、教学资源 1、多媒体课件 2、教师推荐的网页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说说大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 2、那么大海深处又是怎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吗?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放视频录象)欣赏海底世界 3、看完录象,你想说些什么? 4、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神奇的海底世界吧!(板书:海底世界) 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打开书第96页)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课件)看看这些字词你们会认吗?谁来试一试?(指名认读) 开火车认读 3、请大家默读课文,在书上找一找能概括海底世界的特点的词语,把它画下来 (板书: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三)、精读课文 1、从哪儿可以看出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呢?同学们,让我们快快潜入课文中的海底世界去仔细看看吧!(轻声自读课文)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根据学生汇报的内容走) (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宁静” A“依然”还可以换什么词来理解课件理解“波涛汹涌”,学写“涛”字 B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你还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海底的发光鱼 C(轻音乐)听老师读这一段,请大家闭上眼睛想像一下这种奇异的景象。
D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却依然宁静;海底一片黑暗却又有一些星光在闪烁,真是奇妙无穷啊! 潜水员们,咱们再潜入神秘的海底去看看,你还发现些什么? (2)“――窃窃私语―――”(声音) A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 跟你的同桌窃窃私语一下 B动物们在窃窃私语些什么呢?我们用水中听音器来听一听(播放课件) C你们听到各种声音了吗?有的像蜜蜂一样……那是动物们在窃窃私语哪! D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出窃窃私语的语气来指名读,评价 E师生接读出示课件) F海底里静中有声,多么奇异啊! 潜水员们,你们的发现可真不少,再打开你们的慧眼去看看,你们一定会有更新的发现! (4)动物的活动方式…… A指名读,其他学生思考: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动物的活动方式?请画出来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贝类) B他们是怎样活动的?同桌一起读一读再演一演课件演示) (5)海底的动物们多么有趣呀!还有哪些潜水员有更新的发现?齐读植物、矿物(5、6段) 3、小结 可见,海底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其实,海底世界并不止是这些,海底是一个神秘的世界,海洋学家们也在不断地探索、研究,同学们如果有兴趣还可以通过上网去了解更多的海底知识,探索更多的海底奥秘。
(四)、课外拓展(课件展示) 1、我给大家再推荐一个专门介绍海底奥秘的:海底探秘专题学习网 2、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上网、到图书室或书店查阅更多有关海底的知识,办一份以“海底世界”为主题的手抄报 从“雾里看花”到“豁然开朗”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 “网络”是当今时代的代名词,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飞入寻常百姓家”,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看到了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看到了它对语文教学产生的深刻的影响,然而,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怎样才能有机地整合呢?在此之前,我一直都是“雾里看花”,而这一次执教了《海底世界》后,我顿时“豁然开朗”了一些 一、“整合”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产生强烈探求欲望的“敲门砖”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提供丰富的图像及声音信息,这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见,创设良好的情景是学习语文的必要条件 《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的阅读课文,它以生动的笔法,从光和声两方面描述了海底的景象,从动物、植物、矿物三方面介绍海底的物产,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这篇课文具有一般阅读课文的共性,也有其个性海底,对于学生来说,是个神秘的领域,海底里的生物、矿物,学生更是闻所未闻课文中所描写的漆黑的深海星光闪烁,动物们在窃窃私语,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等,学生都不清楚因此,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就很大如果按照传统教学,难免枯燥、抽象,学生肯定不感兴趣而运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从互联网上找到、截取并制成了具有生动、直观的视频录象,播放海底里奇形怪状、色彩鲜艳、瑰丽无比的珊瑚和那些见也没见过甚至是听也没听说过的形态各异的鱼儿,学生一定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利用视频的播放创设情境,再通过形象的画面理解自然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容易被调动起来教学时我忽视了这一点,课始利用静态的海面创设情景,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结束时播放视频,学生的兴趣才被激发 二、“整合”能有效突破知识难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海底世界》一文的重难点是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三年级的学生还是处于思维、理解能力的培养阶段,对这些概括性强的知识并不能深刻地理解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就以突破这些教学难点为内容,把学生带入神秘的海底,亲耳听听奇妙的声音,亲眼看看丰富的物产,从而有效地突破难点。
1、化虚为实,启发学生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 如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学生对海面上“波涛汹涌”,海底却依然“宁静”不太理解,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不仅理解了“波涛汹涌”一词,而且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黑暗的海底却有亮光这一奇异的景象,而后,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以加深理解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通过课件中动物声音的播放,把课文中一行行独立的词句形象地连贯起来,生动再现,再通过朗读去体会“窃窃私语”一词,边读边体会语言的生动 2、化静为动,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领悟 学生对第四自然段中举例描写的几种动物: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的样子、特点和活动方式都不是很熟悉,于是,我借助课件演示了各种动物的活动方式,使它们栩栩如生,趣味盎然这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当然,这一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教学调控能力欠缺,评价方式单一,缺乏语言文字的训练等,我将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努力,在课程整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海底世界》优秀的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鱼的基本特征和形状,并能画、剪各式各样的鱼 (2)了解对称形和不对称形的区别,掌握基本的绘制方法。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操 教学重点:用对称法剪刻各式各样的鱼并能画各式各样的鱼 教学难点:绘制鱼的不同形状以及使用剪刀剪出鱼形和花纹 教具准备:彩纸、剪刀、剪纸作品、展板、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彩纸、剪刀、胶水、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知美 1、(多媒体播放《海的声音》)大家听,是什么声音?你们想去看看吗?(播放视频《海底总动员》) 这么美的地方是在哪儿呢?板书课题:海底世界 2、在海底世界里,你都看到什么? 大海真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美丽世界,你们爱大海吗?这么美的大海,我们人类应该保护她现在老师就把这海底世界请到咱们教室,你发现这海底还缺点什么?今天,咱们就用手工剪纸的方法剪出鱼儿来装扮这海底世界,好吗? 二、剪刻创作,表现美 1、了解鱼的基本特征和形状 (1)、我们先来认识鱼播放课件,出示鱼的图片) 问:你观察到的鱼儿是什么样子的呢? 引导学生观察鱼的花纹、色彩和形状有哪些特点? (2)、鱼儿们都想把自己打扮得与从不同,但它们还是有共同点的,请看鱼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课件演示) (3)了解对称形与不对称形的区别 鱼的形状还有一个特点,大家看(出示图片),比一比它们的形状,有什么发现? 用两条黑线分别把鱼儿分成两半,你又有什么发现?(课件演示,在鱼身上画出对称线)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对称形与不对称形的区别。
拿出剪好的纸鱼放在展台上展示,再请两位学生分类,粘贴在黑板上板书:对称鱼 不对称鱼 2、学习基本的绘制方法 (1)这些小鱼是用哪些材料和工具做的?(教师出示材料和工具)有什么办法用一张纸剪出对称图形呢?(播放课件,出示步骤)大家看,这就是剪对称鱼的方法 现在老师为大家示范一遍,小朋友们不动手,仔细看,认真看的孩子一定学得最好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友情提醒: 1)、在不开口的一边起笔 2)、为鱼画上花纹,注意形状的变化,大小搭配合理 3)、用剪刀要注意安全,不要伤了自己,伤了同学 4)、讲究卫生,不乱扔纸屑 (2)、接下来,我们剪不对称鱼,在纸上画好鱼形,剪下来就可以了教师简单示范、讲解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学会了方法,大家想不想试一试?出示作业要求:用对称剪和不对称剪的方法各剪刻一个鱼形纹样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努力,把鱼儿送回家播放音乐) 三、展示、品评,欣赏美 学生在展板上粘贴自己的作品,贴完后请学生自评,再进行集体点评 师:你瞧,现在的海底世界多热闹啊!小朋友们,你们太棒了!现在,坐得最端正的小朋友,老师要请他来当小评委,为自己认为最美的一条鱼画上一个泡泡。
请先看大图,寻找那只最美的鱼分组进行) 问:哪只鱼儿的泡泡最多?这些泡泡是谁画的,说说鱼儿美在哪儿 四、课后延伸 (出示对称剪的蝴蝶图案,粘贴在衣服上你们瞧,这是老师用对称剪的方法剪的蝴蝶,(贴在衣服上)我的衣服更美了运用对称剪的方法还能剪出很多美丽的图形,(播放课件,出示剪纸作品图片)剪纸作品还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小朋友们,精美的作品留下来了,剩下的纸屑也要处理好,只有人人都讲究卫生,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海底世界》优秀的教学设计3 设计意图: 《海底世界》是一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如果在教学中让学生只是通过课本上的点滴动植物,而想形成广而深的海底世界是有难度的,因此必须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研究”的机会,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广博的海底世界为此,我从开展一次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着眼,在第一课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