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灌溉施肥技术文献回顾.docx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36KB
约8页
文档ID:548651692
灌溉施肥技术文献回顾.docx_第1页
1/8

灌溉施肥技术文献回顾文献资料表明,大多数情况下,应用灌溉施肥技术后作 物的产量增加、肥料和水的利用率提高,环境中流失养分量 减少下面是一些例子一)蔬菜和小株型果树番茄是一种重要的大田和保护地栽培作物与应用传统 灌溉和施肥方法的番茄相比,经灌溉施肥的番茄产量高、干 物质含量高、品质好(如大小、硬度和可溶糖含量)(Alcantar 等,1999) o比较滴灌和施肥分开应用和滴灌施肥结合应用 的试验结果表明,分开应用时番茄产量为44吨/公顷,而两 者结合应用番茄产量可达72吨/公顷,是前者的两倍应用 灌溉施肥技术产量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养分的有效性显 著提高(Pan等,1999)在另一个试验中,与传统施肥和 喷灌方法相比,灌溉施肥技术使番茄产量从39吨/公顷增加 到50吨/公顷,且品质也显著提高了 (Siviero和Sandei, 1999) o在6个加工番茄品种上应用渗滴灌施肥技术,其商品产 量可达80、98吨/公顷,而且品质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超过4. 9%0 90%以上的根系集中分布在地表上层25厘米的土壤范 围内高产量还伴随着良好的加工特性,即病害少、烂果少 (Silva等,1999) o实践证明,灌溉施肥技术除了提高作 物产量之外,还有其他优势。

温室无土栽培的番茄应用灌溉 施肥技术后,其病害发生最少并保持长时间的丰产(Reist 等,1999) o对其他作物的研究也有类似的报道在德国巴伐利亚低 地的粉质砂壤土上进行的大田黄瓜试验中,利用在覆盖物下 滴灌施氮磷钾肥的黄瓜产量最高,达到74吨/公顷;而用喷 灌和将尿素做叶面肥施用的黄瓜产量最低,为65吨/公顷 (Mosier, 1998)在冲积土上(pH7.9)种植黄瓜,通过 灌溉施肥技术分别施用硫酸铉和硝酸钾两种氮肥,每种氮肥 设3个用量,结果发现氮肥施用量最高的处理其产量最高 由于硝态氮的利用率(75%~97%)比铉态氮的利用率(10%) 高,所以通过灌溉施肥技术施用硝酸盐肥料,硝酸盐的渗滤 损失很少(Brito等,1999)应用灌溉施肥技术,当施纯氮100千克/公顷时,爱斯伯 格生菜的产量可达33吨/公顷(Rineon等,1998)在其他 大田生菜试验中,纯氮施用量为450千克/公顷,用滴灌施肥 的处理其氮利用率比用喷灌和传统施肥方法处理高25%Oo这 是由于通过滴灌施肥,土壤中的硝酸盐浓度更稳定,氮的分 布更合理,硝态氮与铉态氮比例增加,铉离子的浓度处于产 生毒害的浓度之下(Mcpharlin等,1995)。

将地面灌溉并施用固体肥料和滴灌施肥两种方法对鹰 嘴豆产量的影响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按推荐施肥量施用固 体肥料,鹰嘴豆产量为1.9吨/公顷;而用灌溉施肥技术并按 推荐施肥量的75%^ 150%施肥,鹰嘴豆产量为2. 2〜2. 3吨/公 顷此外,滴灌比地面灌溉的需水量减少60% (Deolankan和 Pandit, 1998)在粉质砂壤土上,当滴灌用水量是集雨盆 蒸发量的75%且施纯氮25千克/公顷时,豌豆的产量最高、对 水的利用率也最高(Malik和Kumar, 1996)在粘质砂壤和粘土上种植花椰菜,施用纯氮400千克/公 顷,用滴灌施肥的产量(24.5吨/公顷)比肥料撒施的产量 高(Castellanos等,1990)草莓应用滴灌施肥技术施用 氮磷钾肥比撒施固体氮磷钾肥的产量多25%左右(Bernardoni等,1990)在一个对越橘进行的试验中,应 用灌溉施肥和撒施颗粒肥两种方法,每种方法头两年施纯氮 65千克/公顷、第三年施纯氮77千克/公顷3年后,应用灌 溉施肥技术的越橘产量比撒施颗粒肥的高灌溉施肥技术的 效果如此好的原因是由于氮在根际的含量增多从而使氮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大田作物小麦试验表明应用灌溉施肥技术,可节约大量的磷肥。

在石灰性砂壤土种植小麦,通过灌溉系统施用总磷量一半的 磷酸二铉的小麦产量与撤施总磷量的过磷酸钙处理产量相 同小麦磷的吸收量也得到相似结果(Alam等,1999)对 甘蔗的试验也得到类似结论,应用滴灌施肥技术,氮肥的施 用量可减少30%,每年施纯氮80千克/公顷的产量并不少于每 年条施纯氮120千克/公顷的产量(Kwong等,1999)在玉 米的大田试验中,与撒施固体肥料相比,应用灌溉施肥的玉 米产量增加且氮转运到籽粒中的量提高(Bassoi and Reichardt, 1995)一些试验表明,渗滴灌施肥对棉花有增产和促进养分吸 收的作用,特别是对磷的吸收(Eizenkot等,1998)在粘 土上种植棉花,应用灌溉施肥技术施纯氮75千克/公顷的产 量与直接施纯氮100千克/公顷(固体氮肥)的产量相同应 用灌溉施肥技术后棉花品质、水和氮的利用率以及棉花对其 他养分的吸收都显著提高(Bharamber等,1997)三)果树在以色列西加利利地区对香蕉的长期试验表明,应用灌 溉施肥技术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20世纪60年代,香蕉主 要是用喷灌和一季撒施3~4次固体肥料20世纪90年代,开 始在香蕉整个生长季节都利用滴灌施肥,这增加了氮的施用 量,从原来的每年施纯氮250千克/公顷增为每年500千克/公 顷。

同时,香蕉平均株高由150厘米增到270厘米,一穗香蕉 平均重量由18千克增到28千克,每公顷的香蕉穗数由1700穗 增加到2100穗,平均每公顷产量从30吨增加到60吨将1972 年和1995年的第七叶叶柄氮磷钾含量相比较,结果表明氮从 0. 6%增加到1. 1%,磷从0. 08%增加到0. 12%,钾从3. 7%增加到 6. 5%o香蕉对养分的吸收量增加以及产量的提高可能是由于 应用灌溉施肥技术后施肥量增加、养分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更 趋合理(Lahav 和Lowengart, 1998)在美洲山核桃的试验中,通过滴灌施用纯氮56千克/公 顷的坚果产量和品质与全部撤施或半撒施半滴灌施用纯氮 112千克/公顷的处理一样与撒施氮肥相比,全部应用滴灌 施用氮肥对土壤pH的影响小,树冠下的非湿润区土壤钾、钙 和镁的损失少,地表下15~30厘米土层的pH、钾镁含量的下 降都很微小,叶片中钙镁含量增加(Worley和Mullinix,1996)灌溉施肥技术与其他农业改进技术相结合对苹果也有 明显效果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的苹果园之所以采用高密度 种植(800〜1400棵/公顷)取代传统的低密度种植,是因为 滴灌施肥可以提高对养分的管理水平,特别是在粗质地的土 壤上(Neilsen和Robert, 1996)。

在粗质地的土壤上,频 繁的每日滴灌使矮化砧木嫁接的高密度种植苹果根系主要 为浅层生长与微喷灌相比,根系侧向生长也受到限制 (Neilsen等,2000)在苹果园进行的滴灌施肥与传统灌 溉和撒施肥料处理的比较试验表明,应用灌溉施肥技术施纯 氮26千克/公顷可增加梢生长量、花芽数量、坐果率和累积 产量,并且使这些因素间达到最佳平衡由于灌溉施肥技术 可以在施肥量较少的情况下促进苹果树体生长和提高产量, 因此它成为一种最少农用化学品(如化肥、农药)投入的高 水平果树生产系统的有用技术(Hipps, 1992) o然而,在苹果和桃的一些试验中并没有发现灌溉施肥技 术的优势虽然应用灌溉施肥技术后苹果4年里的产量比其 他处理(追肥、施缓释肥、喷施液体肥料)高,但灌溉施肥 系统的高投入抵消了它所产生的增产量,所以灌溉施肥技术 并不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Paoli, 1997) o对两个苹果 品种长达6年的研究表明,灌溉施肥技术并不比传统的喷施 肥料和撒施肥料好(Widmer和Krebs, 1999)Dolega等(1998)发现,应用灌溉施肥技术和没有用灌 溉施肥技术的苹果,果实硬度、酸度和糖分含量都没有差别。

灌溉施肥技术并不会提高水果的矿物质含量和延长贮藏期, 对开花和产量也没有显著作用而应用滴灌和肥料撒施则可 以达到最高产量在高密度种植的桃园(606株/公顷),应用灌溉施肥技 术施用氮和钾,与条施肥料相比,对桃树增产作用不明显(Layne等,1996)但对以色列桃园的观察表明灌溉施肥 技术可以促进果实早熟,桃树可比传统管理的果园早一年半 结果苹果园和桃园应用灌溉施肥技术后产生的效果不确定 性,可能与这些试验都在湿润气候条件下进行有关在湿润 条件下,灌溉施肥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土壤水分的管 理没有得到表达对橙进行灌溉施肥试验表明,利用滴灌进行小容积高浓 度施肥(养分浓度相当于霍格兰营养液的一半)可获得最高 产量滴灌施肥后形成局限生长的密集的根系,根系中有大 量须根(Bravdo等,1992)灌溉施肥比撒施固体肥料使生 长在细砂土上的橙的产量多30吨/公顷进一步的测定表 明,通过灌溉系统年施18次肥比每年撤施3次颗粒肥料(肥 料总量一样)减少地下水的硝酸盐含量(Alva等,1998) Alva和Mozaffani (1995)对灌溉施肥技术减少地下水的硝 酸盐污染方面也有相关报道应用灌溉施肥技术生产葡萄柚的利润可超过传统撒施 肥料获得的利润(Boman, 1995)。

将传统施肥处理(撒施 颗粒肥料)与混合施肥处理(撒施和灌溉施肥技术相结合) 对成龄葡萄柚的作用进行了比较传统施肥处理每年撒施3 次肥料,混合施肥处理春天时撒施全年氮钾总用量的33%, 以后每隔两周通过灌溉系统施剩余的肥料结果显示混合施 肥处理的产量比传统施肥处理的高8%〜9%,且提高了肥料的 利用率(Boman, 1996)。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