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梳棉生条结杂控制指标及控制手段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80KB
约3页
文档ID:413907197
梳棉生条结杂控制指标及控制手段_第1页
1/3

梳棉生条结杂控制指标及控制手段锦坤盈在普梳系统中,梳棉之后的工序基本不再具有开松、分梳和清除杂质的作用,所以生条 的质量,特别是结杂含量直接影响成纱的质量因此,对生条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一、生条质量指标: 生条的质量指标可分为运转生产中的经常检验项目和参考项目两大类一)经常性检验项目:1、生条条干不匀率 生条条干不匀率反映了生条每米片段上的粗细不匀情况,检验指标有萨氏条干及与乌氏 条干两种,一般萨氏条干应控制在14%〜18%范围内,乌氏特条干CV值控制范围在4%以 下2、 生条重量不匀率反映了生条 5 米片段的粗细不匀情况,重量不匀率应控制在4.0%以下3、 生条棉结杂质 反映了每克生条中所含的棉结杂质粒数,该指标由企业根据产品要求自定,其参考范围见表1表1生条中棉结杂质的控制范围表1生条中棉结杂质的控制范围棉纱鮭密度灯巳X棉结数/结杂总数优良中32I2Z± (18iy.25—40/110—35—50/150—45—60/180—T)16020022020—30 (19—20—38/100—38—45/135—45—60/150—29:113515018019—29 (30—10—20/75—20—30/100—30—40/120—50)100120150iitzAT C5112A6—12/55—7512—15/75- 9015—18/90—.^■r—■r.n .1^^- — —注: 表中括号内数字为英制支数。

4、生条短绒率指生条中 16mm 以下纤维所占的百分率,梳棉工序在一定程度上既排除短绒,又会产 生短绒普通梳棉机的短绒生产量大于排除量,所以生条中短绒含量一般较棉卷多采用多 吸点吸风以后,大大增加了梳棉机对短绒,尘屑的排除量,可使生条中的短绒含量小于棉卷, 一般生条短绒率控制在4%以内二)参考指标: 棉网清晰度是反映棉网结构状态的一个综合性指标,通过目测观察棉网中纤维的伸直 度,分离度及均匀分布状况,能快速了解梳棉机的机械状态及工艺配置是否合理二、生条棉结杂质的控制:生条中的棉结杂质,直接影响普梳纱线的结杂和布面疵点,并影响对于并、粗、细各工 序牵伸时纤维的正常运动以及细纱加捻卷绕时钢丝圈的正常运动,造成条干恶化,纱疵和断 头增加因此必须控制并减少生条中的结杂粒数在生产中要加强控制管理和整顿落后机台, 尽可能缩小机台间棉结杂质粒数的离散性由于在清棉、梳棉工序纤维要接受强烈打击和细致分梳,棉结粒数均有所增加,尤其在 梳棉工序,未成熟纤维在经过刺辊锯齿的打击、摩擦作用,并在锡林、盖板工作区反复搓转, 易扭结成棉结;另外,部分带纤维杂质、僵棉或清棉中产生的纤维团、束丝也易转化形成棉 结所以从原棉到生条,含杂重量百分率迅速降低,但杂质的粒数逐渐增多,每粒杂质的重 量减轻。

生条经并粗工序加工后,结杂粒数均有所增加,但在细纱工序由于部分棉结杂质被 包卷在纱条内部,所以成纱结杂粒数较生条少20%〜40%控制棉结杂质应根据原料性状,棉卷质量和成纱质量要求,从工艺调配入手,充分发挥 后车肚及盖板处的除尘作用其主要措施为:(一)配置好分梳工艺: 配置好分梳工艺与“四锋一准”、“紧隔距”相结合,可提高棉网中单纤维的百分率、促使 纤维伸直平行,使纤维与杂质充分分离,提高梳棉机排除棉结杂质的能力二) 早而适时落杂:对清、梳工序的除杂要合理分工,梳棉机本身各部分除杂也要合理分工对一般较大且 易分离的杂质应贯彻早落少碎的原则;粘附力较大的杂质,尤其是带长纤维的杂质,在它和 纤维未分离时,不宜早落,应在梳棉机上经充分分梳后加以清除比较有利当原棉成熟度较 差、带纤维杂质较多时,应适当增加梳棉机的落棉和除杂负担梳棉机的剌辊部分是重点落杂区,应使破籽、僵瓣和带有短纤维的杂质在该区排落掉, 以免杂质被击碎或嵌塞锡林针齿间而影响分梳作用因此,除少量粘附性杂质外,刺辊部分 应早落和多落合理配置刺辊转速及后车肚工艺,对提高刺辊部分的除杂效率、减少生条结 杂有明显的效果锡林和盖板部分宜于排除带不同长度纤维的细小杂质、棉结和短绒等。

锡 林和盖板针布的规格及两针面间的隔距,前上罩板上口位置、前上罩板与锡林间的隔距以及 盖板速度等,也都影响生条中棉结杂质的数量对于成熟度较差、含有害疵点较多的原棉, 尤应注意发挥盖板工作区排除结杂的作用三) 减少搓转纤维:根据棉结中纤维组成的松紧,分为松棉结和紧棉结,紧棉结大多带有杂质一粒棉结一 般由数十根纤维组成,其中大多是成熟度系数低的薄壁纤维,此类纤维的刚性小、回潮率大, 在梳棉机上由于刺辊的打击摩擦作用和锡林盖板间的反复搓转,易扭结形成棉结另外,当 锡林、盖板和道夫针齿较钝或有毛刺时,纤维不能在两针面间反复转移,易浮在两针面之间, 受到其它纤维搓转,形成较多的棉结刺辊与锡林间的隔距过大、锯齿不光洁,易造成锡林 刺辊间剥取不良、刺辊返花而使棉结明显增加锡林针面因轧伤而毛糙、针面有油渍锈斑以 及锡林和道夫间隔距偏大,易使锡林产生绕花而使棉结增加四) 加强温湿度控制: 温湿度对棉结杂质也有很大的影响原棉和棉卷回潮率较低时,杂质容易下落,棉结和束索丝也可减少,其回潮控制范围为:棉卷8%〜8.5%,原棉 10%〜11%梳棉车间应控制 较低的相对湿度,一般在 55%〜60%,使纤维放出水分,增加纤维的刚性和弹性,减少纤维 与针齿间的摩擦和齿隙间的充塞。

但相对湿度过低,一方面易产生静电,棉网易破损或断裂, 尤其在纺化纤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另一方面会降低生条的回潮率,对后道工序的牵伸不 利三、生条均匀度的控制:生条不匀率分为生条重量不匀率和生条条干不匀率两种,前者表示生条长片段间(5m) 的重量差异情况,后者表示生条每米片段的不匀情况一)生条条不干匀率的控制: 生条条干不匀率影响成纱的重量不匀率、条干和强力影响生条条干不匀率的主要因素 有分梳质量、纤维由锡林向道夫转移的均匀程度、机械状态以及棉网云斑、破洞和破边等分梳质量差时,残留的纤维束较多,或在棉网中呈现一簇簇大小不同的聚集纤维,而形 成云斑或鱼鳞状的疵病机械状态不良,如隔距不准,刺辊、锡林和道夫振动而引起隔距周 期性地变化,圈条器部分齿轮啮合不良等,均会增加条干不匀率另外如剥棉罗拉隔距不准, 道夫至圈条器间各个部分牵伸和棉网张力牵伸过大,生条定量过轻等也都会增加条干不匀二)生条重量不匀率的控制: 生条重量不匀率和细纱重量不匀率及重量偏差有一定的关系对生条重量不匀率应从内 不匀率和外不匀率两个方面加以控制影响生条重量不匀率的主要因素有棉卷重量不匀、梳 棉机各机台间落棉率的差异、机械状态不良等。

控制生条重量的内不匀率,应控制棉卷重量 不匀率,消除棉卷粘层、破洞和换卷接头不良而降低生条重量的外不匀率,则要求纺同线 密度纱的各台梳棉机隔距和落棉率统一,防止牵伸变换齿轮用错,做好设备的状态维修工作, 以确保机械状态的良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