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教学案例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4KB
约6页
文档ID:495870788
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教学案例_第1页
1/6

《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教学案例 马 瑞一、学情分析: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运算律及其相关简便运算后学习的学生通过两节课的学习能够灵活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相关简便运算对于乘法交换律,学生学习表内乘法时有了初步体验,知道根据同一幅图能列出两个乘法算式,知道互换乘数位置得数相同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验算方法时,知道互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对于乘法结合律,学生在第五册中通过连乘应用题的两种解法的学习,已有感性认识了本节课学生通过举例,经历分析、综合、抽象的过程,归纳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二、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2、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三、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并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四、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学习了哪些加法的运算律?生: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师:你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吗?生1:加法交换律:a+b=b+a生2:加法结合律: (a+b)+c= a+(b+c )师:乘法有类似的运算规律吗?今天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乘法的一些运算律二、探索规律,学习新知(一)探索乘法交换律课件出示例题图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生: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生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生2:负责抬水、浇树的一共有多少人?课件出示生1的问题,生思考该怎样列式计算呢?(学生列式解答后,指名回答)生:4×25=100(人)(师板书)师:有不同的列式方法吗?生:25×4=100(人)(师板书)课件出示生2的问题,生思考该怎样列式计算呢?(学生列式解答后,指名回答)生:2×25=50(人)(师板书)师:有不同的列式方法吗?生:2×25=50(人)(师板书)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组算式,比较一下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4×25=100 25×4=100(人)4×25 = 25×4 (师板书)2×25=50 2×25=50 2×25 = 2×25 (师板书)比较观察,讨论得出: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师: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请三名学生举例,师板书)生1:15×2=2×15生2:5×6=6×5生3:6×7=7×6师:像这样,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师板书乘法交换律)师: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乘数,可以怎样表示这个规律?(同桌同学互相说说)生:乘法交换律:a×b=b×a(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二)探索乘法结合律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乘法交换律,同学们还想不想认识乘法的另一种运算律?课件出示例题师:谁来读题?生读题师:你能用综合算式列式解答吗?(学生独立列式解答,解答后,指名板演)生板演:(25×5)×2 =125×2 =250(桶)答:一共要浇250桶水师:有不同的解法吗?学生板演:25×(5×2)(集体交流不同的解法,归纳为两种解法)解法一:先算出一共种了多少棵树25×5)×2 =125×2 =250(桶)解法二:先算出每组要浇多少桶树25×(5×2)=25×10=250(桶)答:一共要浇250桶水师:你能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生回答,师板书:(23×5)×6=23×(5×6)师:比较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特点?(同桌同学讨论)生1、三个数相同,位置也相同生2:运算顺序变了。

师:你们还能写出类似的等式吗?生1:(5×6)×3=5×(6×3)生2:(15×3)×2=15×(3×2)生3:(7×10)×5=7×(10×5)师:观察这些等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同桌同学讨论)生: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多请几名学生说说)师:这就是乘法结合律板书课题:乘法结合律)(课件出示乘法结合律的内容)生:齐读乘法结合律的内容师:用字母a、 b、 c表示三个乘数,怎样表示乘法结合律?生:乘法结合律:(a×b)×c=a×(b×c)(师板书)师:比较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三. 组织练习,巩固提高1、完成“做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叫两名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点评2.完成练习六的第2题 同桌作对口令的游戏,然后集体订正、点评四、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教学反思马 瑞在这节课中,我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整个教学过程力求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发现规律,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 满足学生充当发现者,创造者的内心需求本节课我尽量满足学生的表现欲,问题一出现,学生积极思考并经过交流,找出规律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归纳,创造出规律内容,这种成功的体验,探索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在探索乘法结合律时,围绕“变与不变”这一关键点,通过比较每组的两个算式,初步感受规律,接着再经过学生个性化的验证及交流,从而概括出乘法结合律,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二. 重视积极有效的评价激励,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宽松的氛围、愉快的心境、和谐的交流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保证,是落实“以人为本,促进发展”这个素质教育主旨的前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参与评价,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全课总结时,学生交流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方法等方面的收获,学生在评价中主动地、积极地表现自己,真正实现了评价的积极效应如果我在评价学生时,针对性强一些,效果会更好这节课感觉存在不足:1.学生初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乘法结合律比较困难2.在比较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没有更全面的说它们的不同点,学生只是说出运算符号的不同,还有加数、因数;和、积不同,没有明确的点明,这里引导不到位总体来说,本节课内容,学生掌握较好,但有部分学生倾听习惯不够好,在今后课堂教学中,我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