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公路绿化养护管理办法 公路绿化养护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公路绿化管理,提高管养公路的绿化标准,美化公路环境,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路绿化管理包括公路用地内新植(补植)绿化工程及植物防护工程的管理,路树的采伐及公路沿线乔、灌、花、草的日常管理绿化管理应大力推广现代化管理手段和先进的栽植、养护技术 第三条绿化计划由公路站负责编制,养护单位负责实施编制时应本着先重点、后一般,先干线、后支线的原则,做到科学、合理 第四条绿化设计应根据因地制宜、因路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在对绿化现状和自然情况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公路环境进行总体设计,在可绿化路段以绿色植物合理覆盖公路两侧土路肩、边坡、分隔带及公路用地范围内的一切绿化的空地,使公路绿化与自然景观相协调,达到经济、美观、长久的目的 第五条公路绿化的模式应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做到乔灌结合、花草结合,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人工造景与自然景观相结合 1、县城出入口及一级公路的绿化:当有分隔带时,应在分隔带内栽植低矮灌木(绿篱)和花草,并在公路两侧人行道绿化带种植乔、灌木。
当没有分隔带时,公路绿化以乔木为主,并可配植一些灌木和花草 2、二级公路的绿化:应尽量采用乔木与灌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避免单一品种长距离栽植形式,并充分体现当地特色 3、三、四级公路绿化:可采用行列式对称栽植,株距根据树种的生长快慢而定 4、植物防护工程:应以保持路基稳定为主,同时兼顾绿化、美化功能,合理地选择植物品种 乔木的株行距,应根据不同树种、冠幅大小来确定速生乔木的株距4~6m,行距3~4m;冠大慢生乔木的株距宜8~10m,行距4~6m 灌木株行距以1m为宜,灌木球的株距宜4~6m 第六条绿化施工由路线管养单位负责,养护监理应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 1、苗木选苗:要求苗木顶芽饱满、根系完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严重机械损伤 2、公路绿化应严格按照批复的设计或合同要求,在适当时期进行栽植栽植应符合以下要求: (1)乔灌木一律采用明坑栽植,需带土球的苗木,土球的直径应为苗径的10倍以上,土球要求包扎整齐、不松散;坑径比根幅大10cm,坑深比根长大20cm以上 (2)苗木随起随运,尽量当天栽植,当天栽不完的苗木应进行假植处理。
苗木栽植前应浇足底水,栽后立即浇透水栽植时,应严格按图纸施工,保证绿化工程外观要求绿化工程完工后,按规定组织验收 第七条公路绿化要坚持栽、管、护相结合,要求种植成活率98%以上,保存率达95%以上绿化植物种植后,应加强绿化的日常护管,按规定做好公路用地范围内乔、灌、花、草的淋水、除草、松土、施肥、修剪、防治病虫害、缺株补植及路树涂白剂等工作 每年秋季落叶后,春季萌芽前,须将乔木的枯枝、病枝、畸形枝、过密枝及遮挡交通标志和影响行车视线的树枝修剪,修剪后应保证树形整齐美观灌木的修剪应经常进行,以保持枝叶丰满和树形的整齐 每年春季和夏季,对有病虫害的路树要及时防治每年入冬前,应对所有路树涂刷白剂(生石灰等),用以防冻和防病虫侵染 第八条路树采伐必须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路政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来操作实施,杜绝乱砍滥伐现象发生路树采伐的允许范围主要包括: 1、公路改建、扩建需采伐路树 2、路树发生严重病虫害 3、路树超龄需进行必要的更新改造 4、原有路树影响通信、通电及光缆等设施架设 5、开设道口而采伐路树。
6、因灾毁等原因,需采伐路树抢险 路树采伐事先应得到综合执法等相关部门的采伐许可批准,作业时应注意安全,作业区要规范设臵作业标志,并应充分做好有关交通指挥和交通疏导工作采伐的树木要及时运走,作业完毕后要作好必要的清场处理,以保证行车安全 3.1.1交通工程养护管理办法 原则以县域内公路范围内的交通标志、标线、护栏、道钉、轮廓标以及防眩设施 一、公路范围内上述设施日常维护、换残; 二、公路范围内针对上述设施的局部新增和更新; 三、公路路面小修工程标线的施划; 3.1.2要求 一、交通标线清晰齐全,夜间反光效果符合国标要求; 二、交通视线良好,内容清晰,牌面尺寸、颜色符合国标要求,指示内容准确 4.1.1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一、养护单位要经常利用各种会议、墙报、标语、录像等形式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法令以及安全生产知识技术、各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各种安全技术标准 二、养护单位要定期组织职工学习本岗位安全技术规程和建立日常必要的考核制度。
对新职工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结合本岗工作范围进行安全考核,凡考核不合格的职工不得上岗 三、特种工种工人及各种车辆司机都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经有关部门考试合格,取得操作和驾驶证后才能独立操作,否则不准上岗 四、养护单位要经常组织安全教育活动,开工前都要对每位职工进行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 五、教育职工施工中注意环境的保护 一、公路日常安全巡查的主要内容. (一)路基安全巡查的主要内容 1、检查路基各部分是否完整,尺寸是否符合标准和有无变形情况发生; 2、检查路肩有无车辙、坑洼、隆起、沉陷、缺口现象发生,并检查横坡是否适度、表面是否坚实、整洁和与路面接茬是否平顺: 3、检查边坡是否稳定、坚固,坡度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有冲沟、松散现象发生; 4、检查挡土墙的护坡、防沙设施是否完好、泄水孔有无堵塞: 5、检查边沟、排水沟、截水沟、跌水沟、泄水槽等有无淤塞、高草等现象,检查纵坡是否符合规定、进出口维护是否完好、路基路面及边沟内是否有积水: 6、检查有无翻浆、坍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病害发生。
(二)路面安全巡查的主要内容 l、检查路面有无松散、裂缝、拥包等病害发生; 2、检查路面的平整度和抗滑能力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路面的强度、耐久性情况; 4、检查路面损坏后和养护操作是否引起沿线环境污染; 5、检查公路可视范围垃圾; 6、停车港湾、观景台使用情况; (三)桥梁与涵洞安全巡查的主要内容. 1、检查桥面铺装是否平整,有无裂缝、局部坑槽、波浪、碎边、桥头有无跳车; 2、检查桥面泄水管是否堵塞和破损; 3、检查桥面是否清洁、有无杂物堆积、杂草蔓生; 4、检查伸缩缝是否堵塞卡死,联结件有否松动、局部破损; 5、检查人行道、缘石、栏杆、扶手和引道护栏(柱)有无撞坏、断裂、松动、错位、缺件、剥落、锈蚀等; 6、检查翼墙(侧墙、耳墙)有否开裂、风化剥落和异常变形; 7、检查锥坡、护坡有否局部塌陷、缺损,有否垃圾堆积、灌木杂草丛生桥头排水沟和行人台阶是否完好: 8、其它显而易见、达到三、四类技术状况的损坏或病害。
(四)隧道安全巡查的主要内容 1、检查衬砌的变形和裂缝状况,洞内渗漏水状况; 2、检查路面、人行道损坏情况: 3、检查标志、标线及用白色材料涂刷情况; 4、检查通风、照明、通讯、监控、消防、消音等设施的完好情况; 5、检查隧道内外的塌(散)落物、隧道口边仰坡上的危石、积水、挂水等情况; 6、检查洞内各部分的清洁情况和引导线的效果; 7、检查隧道内的排水情况; 8、检查洞口的减光设施和树木花草的完好情况: 9、检查洞内有害气体含量、路面亮度、烟雾浓度及噪声值是否超标 (五)沿线设施安全巡查的主要内容 1、检查护栏的损坏或变形情况; 2、检查护栏立柱与水平构件的坚固状况; 3、检查护栏污秽程度及油漆损坏状况; 4、检查护栏缆索的松弛程度; 5、检查护栏反光膜的缺损情况; 6、检查防护栅的损坏或变形情况; 7、检查防护栅油漆损坏及金属锈蚀情况; 8、检查防护栅的污秽程度; 9、检查黄闪灯的亮灯情况;红绿灯转变时的亮灯情况; 10、检查灯具及线路的安装、损坏情况; 11、检查路灯电线杆的安装及倾斜、变形情况; 12、检查灯具、线路、电线杆等设施的腐蚀损坏情况; 13、检查电线杆的漆膜有否剥落和擦伤; 14、检查中央分隔带的排水通道是否阻塞: 15、检查标志牌、支柱的变形、损坏、污秽及腐蚀情况; 16、检查标志牌油漆及反光材料的褪色、剥落情况; 17、检查标志牌设臵的角度及安装情况; 18、检查标志牌的照明情况; 19、检查标志牌基础或底座情况; 20、检查反光标志的反射性能: 21、检查标志的缺损情况; 22、检查交通标线是否完整、齐全、鲜明; (六)公路绿化的主要安全巡查内容。
1、检查路树有否枯死、折断、低垂及遮挡标志: 2、检查绿化花基有否损坏. 3、检查公路景观小品完好情况 (七)巡查人员发现问题及时通过网络准确上报现场信息 (1)网络上报信息的单位、数量要准确; (2)养护单位要及时上报网络支付; (3)网络上报信息要准确掌握修复时限; 4.1.2铲冰除雪及应急抢险措施 施工单位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和设备的完好使用率 (一)施工单位建立应急抢险机构岗位责任制,并且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二)物资储备量需达到应急抢险要求; (三)抢险机械设备,必须完好;确保应急抢险万无一失; 篇2: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计划方案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计划方案 绿化养护工作总结:一、主要工作及进展情况(一)、南屏山森林公园核心区改造工程.本年度建设工作有山体绿化、公园绿地景观建,20XX绿化养护工作总结 三月份 一、 气候特点:气温开始回升,进入春季 二、 主要养护及标准: 1. 浇水:各种植物开始进入萌芽状态,应适宜浇水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2. 修剪:各种苗木应以疏枝断截措施为主及时剪除断枝、残枝、病弱枝,维持树形,均衡树势 3. 清除草坪草坪上的枯枝败叶,为草坪生长创造条件 四月份 一、 气候特点:气温逐渐升高,进入末春季节 二、 主要养护及标准: 1. 浇水:树木开始抽枝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