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之间的关系某一天:1 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变化与太阳直射点位置和移动方向的关系A.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那个半球的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个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太阳直射点所处纬度越高, 出现的范围越大, 最大达极圈及其以内地区eg :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太阳直射点越往北, 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越大: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太阳直射点越往南, 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越大: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B. 几周极夜现象范围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的关系首先,冬至日至次年春分日再到夏至日:冬至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 向北移动到赤道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的极夜现象逐渐向北缩小至无,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的极昼现象逐渐向南缩小至无。
春分日至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从赤道 向北 移动到北回归线 北极开始出现极昼现象并逐渐扩大到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南极开始出现极夜现象并逐渐扩大到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其次,夏至日至秋分日再到冬至日: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 向南 移动到赤道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的极昼现象逐渐向北缩小至无,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的极夜现象逐渐向南缩小至无秋分日至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从赤道 向南 移动到南回归线 北极开始出现极昼现象并逐渐扩大到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南极开始出现极昼现象并逐渐扩大到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2 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 =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 =90—太阳直射纬度(看图) eg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为极圈) ,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极圈纬度 66° 34′ =90° -23 ° 26′ ( 即太阳直射纬度 )冬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为极圈)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极圈纬度66° 34′ =90° -23 ° 26′ ( 即太阳直射纬度 )或者, 比如当太阳直射 20 太阳直射北纬 20 度时, 晨昏线将与南北纬 70 度相切。
北纬 70 度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纬 70 度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其中 70° +20° =90°3 在赤道上,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即为当天太阳直射的纬度(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