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但昭义钢琴改编曲《思恋》音乐特征及演奏诠释

王***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10MB
约16页
文档ID:287792548
论但昭义钢琴改编曲《思恋》音乐特征及演奏诠释_第1页
1/16

摘 要钢琴有着“乐器之王”的美称,自传入我国以来,受到许多作曲家的青睐,改编出许多中国钢琴作品同时,中国改编作品越来越受欢迎,作曲家结合中国民族音乐特色,使得改编曲散发着中国独特的音乐韵味如但昭义改编曲《思恋》,从创作风格特征以及音乐内涵方面,都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特色,对我国钢琴改编创作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但昭义的背景,以及改编曲《思恋》的由来第二部分《思恋》音乐特征第三部分《思恋》演奏诠释但昭义先生将此曲改编成钢琴曲,本文试图分析但昭仪《思恋》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征,在此曲中运用了多样化的演奏技巧,进一步推动音乐情感丰富化,使得此曲更加有感染力关键词:但昭义;思恋;音乐特征;演奏诠释IIIAbstractPiano is known as “the king of Musical Instruments”. Since it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it has been favored by many composers and adapted many Chinese piano works. At the same time, Chinese adaptation-based work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and composers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folk music to make the adaptation-based works emit a unique musical flavor of China. For example, Dan zhaoyii’ s adaptation of “thoughts on love”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folk music from the aspects of writing style and music connotation, which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piano adaptation and creation in China.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Dan zhaoyi and the origin of the song “thoughts on love”. The second part is the mu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issing love”. The third part “missing love” performance interpretation. Dan zhaoyi has adapted this music for the piano.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background and mu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an zhaoyii’ s “thoughts on love”. In this music, a variety of playing techniques are used to further enrich the musical emotion and make this music more appealing.Key words: Dan zhaoyi; thoughts; musical characteristics; performance interpretation目 录引言 1一、背景 1(一)作者简介 1(二)《思恋》创作背景 2二、《思恋》音乐特征 2(一)节奏 21. 复节奏 22. 自由节奏 4(二)力度 61. 纵向发展 62.横向发展 7三、《思恋》演奏诠释 8(一)技巧 81. 琶音 82. 踏板 93. 触键 10(二)情感 10结论 12致谢 13参考文献 14引 言早年间,有着“乐器之王”美称的钢琴,经过岁月蹉跎,受到越来越多作曲家的青睐,出现了大量优秀的钢琴作品。

随着时代的进步,作曲家们不甘平凡,经过一系列的作品创新后,赋予了作品新的生命力量但昭义改编的钢琴曲《思恋》寓含着对祖国的情怀,表现出了祖国母亲的独特音乐魅力,成为大多数钢琴演奏家抒发祖国情怀的曲目之一,与此同时,也是本人论文研究的主要曲目,在多次聆听演奏中,深深的被作品浓烈的情怀所触动改编后的作品耐人回味无穷,情感更加浓烈,这是一首非常成功的改编作品,对后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但昭义的《思恋》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但昭义的背景介绍以及作品分析,深入浅出的分析此曲的脉络,同时也介绍了此曲的弹奏方法,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演奏方法加以运用,不间断的学习和研究,使得论文研究更有说服力一、背景(一)作者简介但昭义是我国杰出的一位钢琴教育家自小生活在父亲热爱音乐环境下成长,使得但昭义从小学习音乐,跟随名师学习钢琴其中有三年,师从于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和教育家周广仁 周广仁:中央音乐学院终身教授,中国20世纪最杰出女性之一,被誉为“中国钢琴教育的灵魂”教授,短短三年,影响了但昭义的钢琴教育之路后来移居深圳,在深圳艺术学校任教,从事钢琴教学与演奏历经几十年余年,融汇中西方传统艺术教学理念,形成一种独特的但式教学体系,培养一批批优秀的钢琴演奏家。

比如李云迪、陈萨等等这些学生在国际钢琴比赛中表现出色,均获得国际钢琴知名奖项,其中有二十几名学生均获得第一名由此可见,但老师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钢琴教育家他注重钢琴演奏与理论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的运用,更好的使学生了解学习并掌握其专著有《少儿钢琴的教学辅助》等,论文有《钢琴演奏中力度层次的设计与应用》、《论钢琴演奏的声音技巧》等因此,中国钢琴走上国际舞台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同时,中国钢琴家地位在国际乐坛上逐步提升但昭义为我们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被后人称之为“但昭义现象”二)《思恋》创作背景但昭义钢琴改编曲《思恋》保留了原曲作者的主题旋律,主题旋律来自中国声乐艺术歌曲《那就是我》,由我国著名作曲家谷建芬,陈晓光作词,两人共同创作了这部作品《那就是我》这首歌曲结构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歌曲以游子思念故乡为主要题材,以炊烟、小河、月夜、渔火运用四个不用的景物作为代表,利用景物渲染主题起着至关重要这首作品在首次演出后,迅速的被传播,受到很多人的关注,特别是对离家在外的人有很大的感触,引起了许多人共鸣,许多音乐学者给予这首作品很高的评价在但昭义的简介中,了解到但昭义曾有赴北进修经历,在这进修时光,周广仁先生不仅在生活中或是学业上,给予了但昭义先生非常大的帮助,为了感谢周广仁先生对但昭义的多年指导,同时也为了表达但昭义对老师的感恩与怀念之情,便将《那就是我》非常具有叙述性的艺术声乐作品改编为钢琴作品,并将在周广仁先生88岁诞辰当天亲自进行了演奏,作为一个特别的生日寿礼,献给周广仁老师 林鑫程:论钢琴改编曲《思恋》的演奏技法与艺术表现,四川:四川师范大学, 2018年, 第4页。

二、《思恋》音乐特征许多优秀的钢琴作品被进行再次创新,《思恋》这部作品就是其中之一在这部作品但老师结合了自己多年独特的教学模式,意识到不仅要有演奏技巧部分,还要有音乐的基本特征作品里运用了多样的节奏、力度等等,使得作品在改编后大大提升了音乐的感染力一)节奏什么是节奏?用长短相同或不同的音符与休止符有机地组织起来,叫节奏 刘红兵: 《基本乐理》,第2版,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5年,第19页它赋予音乐鲜活的生命力和无穷的灵动性,在音乐中最具表现力的因素节奏类型也有许多,在《思恋》这部作品中,就出现复节奏、自由节奏等1. 复节奏什么是“复节奏”,意思是指不对称、不规整的节奏,在乐句各声部中节奏的时值各不相同且至少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使用,在无法达成一致的节奏时值的情况下称之为“复节奏”复节奏是一个典型的节奏类型,在各个时期领域均被采用,大大增加了音乐的表现力从前面我们了解到,这部作品是一个多线条的作品意味着有多个声部组成,使得音乐色彩更加鲜明,有利于烘托音乐的感染力如谱例2-1(a) 所示谱例2-1(a) 复节奏从谱例2-1(a)可以看出,右手出现了三十二分音符其节奏不鲜明,左手伴奏采用六连音的柱式和弦,出现了以三十二分音符对六连音,形成不符合节奏的对位。

左手弹奏六连音,右手弹奏三十二分音符由小字一组的C到小字三组的A构成一条音阶,朝着右方向走并作渐强,层层递进,突显出了不对位的复节奏,体现出了音乐的张力,加深了浓浓的情感与紧张的氛围,与此同时,作品的情感基调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在练习复节奏时,应分开左手右手进行当独训练,使两边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再进行双手一起演奏如谱例2-1(b) 所示谱例2-1(b) 复节奏从谱例2-1(b)可以看出,在这里也是运用了不对位的复节奏与例图2-1(a) 不同的是,右手是规整的节奏,其左手的六连音改编成三连音,采用三连音的伴奏织体,在这里节奏改编成三连音对二连音,层层递进,不断推动情感发展在这里采用的是3/4拍,所以在左手弹奏伴奏柱式和弦伴奏时,一定要有强弱弱的规律,切勿所有的和弦都弹重拍在弹奏复节奏时,首先左右手进行当独训练,心中默念节奏,切勿急躁,不可分心,熟练弹熟再进行慢速演奏,这样既能保持左右手的节奏能同时在一个轨道上进行,又能熟悉掌握复节奏的弹奏方法2. 自由节奏什么是自由节奏,目前没有一个唯一的标准答案如肖邦的弹性节奏,从严格意义上说,代表在处理作品时,节奏上要有伸有缩,在某一处延长了就要在别的地方补回来 吴婕:肖邦夜曲中的Rubato节奏研究,湖南:湖南师范大学, 2011年,第9页。

这一节奏的运用在后期的作品中运用,并没有特殊的标注,演奏者需要根据自身对作品的背景介绍和风格了解,对作品进行表现如但昭义的钢琴改编曲《思恋》就是其中的一首通过伸缩的设计把节奏变的律动化,不显呆板,调动音乐情感的积极性,使得作品整体上呈现出浓厚的艺术色彩,一种苍凉而有韵味深远的意境如谱例2-2所示谱例2-2 自由节奏从谱例2-2中可以看出,左上角有Calma to rubato这个音乐术语,表示安静下来自由的节奏,同时对演奏者进行了提示,对作品有一定的了解从作品引子部分开始时,采用3/4拍,运用分解和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动音乐的流动,营造出柔美的意境,为整首情感基调做铺垫同时,该作品的节奏相对自由,不能严格按照正常节奏弹奏,否则音乐会显得很呆板在演奏时,演奏者内心要跟着音乐做到连绵起伏,宛如在歌唱,并想着意境时而渐强时而变弱,时而紧张时而放松,跌宕起伏,张弛有度,自由而不失散漫之感二)力度力度是音乐特征要素的其中之一力度指音的强弱但昭仪对音乐的多层次力度有着独特的见解,认为力度没有绝对的标准,强弱是相对的,也没有统一的强弱标准,音乐的力度层次因由演奏者的自身对力度的衡量,没有唯一可控的标准,用不同层次的力度奏出的音乐效果也大不相同 但昭义:钢琴演奏中力度层次的设计与应用,音乐探索. 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1993(2),第42页。

音乐不仅有纵向发展也有横向延伸,大大加深了演奏者对力度层次的处理有了新的了解1. 纵向发展音乐的纵向发展,在听觉上带有立体性,弹奏时力度要有所变化,在《思恋》中亦有所体现如谱例2-3所示谱例2-3 音乐纵向发展从谱例2-。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