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非正式制度 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8KB
约17页
文档ID:206907957
非正式制度 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_第1页
1/17

CEA@ccer. edu. cik CEA@ccermail. net2002年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3非正式制度、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Informal Institution, Social Capi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王廷惠•摘要:非止式制度是制度体系不可或缺的构成内容,是止式制度产生、发展和有效运行的 询提,是社会资本的核心内容作为补会资本的非止式制度是决定经济绩效的关键变量,对经 济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制度演进的内生和渐进特点,使得非止式制度的演化成为经济发 展和社会变革至关重要的问题只有结合包括非止式制度在内的社会资本存量状况,构建促进 经济发展的合适社会资本,我国现代化进程才有望取得持续进展关键词:非止式制度社会资本经济发展Abstract: As precond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of formal institution, informal institution is the important section of institutional systems. Being crucial content of social capital, informal institution really counts in developing economy. The endogcnetic and gradual feature of institutional evolvement makes informal institution be an important issue in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n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institution, can we construct our social capitdl advantage thfit will promote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Key words: informal institution; social capital; economic development研究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是经济学的重要课题,而有关非正式制度的研究,在制度经济学 那里12经有了相当深度的拓展。

但是,将非止式制度作为止式制度的基础与前提,并结合社会 学关于社会资本的有关研究,探讨经济发展和改革过程中的制度构建,似乎仍然有相当的研究 空间一、 非正式制度:决定交易效率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变量1、合适的制度安排:止式制度和非止式制度的统一制度是多人世界的行为规则,是"社会中个人遵循的一套行为规则”①,用于支配特定的 行为模式与相互关系柯武刚和史漫飞认为社会中个人遵循的一套行为规则,人类相互交往的 秩序基础,必须“依靠各种禁止不可预见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的规则”②,即制度n新制度经 济学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构建人类相互行为的约束,是在资源稀缺的环境中 为了节约交易费用从血更有效地利用资源而出现的,是人与人之间长期博弈的结果③制度是 具有协调功能的规则和规则集,其本质在于行为的高度对预测性,即提供相对稳定的预期,山• 王廷忠,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上研究生、广州市行政学院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转轨 理论打现实问题,作者感谢汤在新教授的育益指导,当然文责自负通讯地址为:510070广州市先烈中路99 号;E-mail: wth2000@ , 020-81680821 或 013501547686。

1 Schultz, Theodore W., "Institutions and the Rising Economic Value of Man”,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50(December 1968): 1113-1122.%1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山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32.②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17.国家规定的止式制度和社会认可的非止式制度共同构成①止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非止式制度的 基础上有意识地设计和供给的一•系列规则,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山这一系列 的规则构成的等级结构,从宪法到成文法,到具体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止式制度具有强 制力非止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曲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徳观念、风 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纽成,而意识形态和习惯处于非止式制度的核心意识形态是节约认 识世界费用的有效工具,也是人力资本②和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新制度学派将文化作为制度 的载体(Scott, 1995) JI:会学中的新制度学派更加强调文化和文化限制等非止式制度对经济发 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

作为止式制度的形成的基础和前提,非止式制度通过对止式制度的补 充、拓展、修止、说明和支持,成为得到社会认可的行为规范和内心行为标准合适、有效的 制度安排必定是止式制度和非止式制度的有机统-强调个人和市场本位的盎格魯-萨克逊文化背景产生的理性选择泛式,将制度和文化看成 是既定的,是解释泛式的外生变量在一般人眼里看來,传统泛式中,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 目标同对整个社会的判断存在着紧张关系实际上,在古典经济学家那里,非止式制度作为社 会约束的积极作用12经爱到肯定亚当•斯密在《道徳情操论》中提出市场需要某种道徳情 感大卫•休谟认为,合适的道徳行为或者"道徳情操”、“同情心”会支持新的经济活动方 式埃徳蒙•伯克认为,“市场根本就不能运转,除非获得了先在的惯例’……文明’和 植根于绅士精神’和宗教精神之上的自然保护原则’的支持”③早在30、40年代, 经济人类学家卡尔•波拉尼、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哲学家卡尔•曼海姆从不同角度探讨了 人类行为的动因问题,他们反对把个人简单地理解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者,认为个人行为的 目的不仅要满足自我的物质需求,述要获得社会的认同,其行为是在丿力史文化和制度的背景下 作出的理性选择,受到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体系等非止式规则潜移默化的影响。

60、70年 代兴起的新制度主义研究倾向,弥补了理性选择理论忽视制度的缺陷道格拉斯•诺斯不仅关 注止式制度対人的选择行为的影响,而口指出应该分析包括观念、文化、意识形态在内的非止 式制度,认为“止式规则的变化,尤其是产权方面的变化必须苗相应的非止式规则的制约和有 效实施相补充才能带来所渴求的结果”④诺斯其至将制度初始选择的差异归结于意识形态或 文化的差异非正式制度往往比正式制度更能决定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水平,如果不考虑非止 式制度安排,止式制度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实际上,制度只能作为止式部分和非止式部分的 幣体来理解驚2、非止式制度内生演化的源泉:节约交易费用亚当•斯密及其他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公司进行社会分工的前提是具有相同的价值体系与 观念,将社会分工看作是非止式制度内生、演绎的结果阿马蒂亚•森认为,亚当•斯密“对 悲惨现实的关注、他所强调的同情心、伦理考虑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尤其是行为规范的使 用,却被人们忽略了”⑥哈耶克认为,“要想让白山有良好的表现,不但需要强有力的道徳%1 诺斯在《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书中指出,制度是由一系列正式约束(Formal Constraints) 社 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Informal Constraints)及其实施机制所构成。

参见: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意识 形态和经济绩效[A].姆斯・A.道、史迪夫・11.汉科、阿兰・A.瓦尔特斯编:著.发展经济学的革命[C].黄祖辉、 蒋文华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9.%1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变迁[A].R •科斯、A •阿尔钦、I) •诺斯.财产权利 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331.⑧参见边克尔•武考克.社会资木与经济发展:一种理论综合与政策构架[A].卫东编译.李惠斌、畅雪冬主 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5&%1 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意识形态和经济绩效[A].[美]姆斯・A.道、史迪夫・11.汉科、[英]阿兰・A.瓦尔 特斯编著.发展经济学的革命[C].黄机辉、蒋文华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21.%1 周业安.关于中国当前中国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反思[J].经济研究,2001,7:25、26.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L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2.标准,血且耍有一种特定类型的道徳标准”①。

非止式制度是历史积淀与文化演进的结果,是 正式制度形成的前提,止式制度是外显的、嵌入非止式制度当中的与器物文化相比,非止式 制度处于文化的最深层次,变化较慢,是人们通过试错(trial and error)的学习过程自生 自发演化血来,需要长期缓慢的生长和培育不同于器物文化和止式制度,非止式制度内在的 传统根性和丿力史积淀决定了其较低的可移植性②按照吩耶克的理论,社会秩序是社会成员相 互作用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需要某种规则來形成和延续而规则本身是一•种共同知识,社会 成员通过遵守规则以弥补理性的不足,从而减少决策失误分散的个体追求自身利益垠大化, 相互作用通过难以计数的博弈而形成的规则为“内部规则”,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自发产生的 有助于交易实现的有效制度安排社会成员遵从内部规则的指导,遵循自然演化的规则,相互 ZI可形成互动关系,并从中演化出白生、自发的社会秩序哈耶克认为,这种内在规则不仅是 指市场,血且还包括法律、道徳等一般性的和普遍适用于人类社会的规则,包括了止式制度和 非止式制度在内的所有的规则③止是通过这些规则,当事人之间在互动中相互影响,形成 “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市场是人们施胡进行重复交换和交易活动的机制。

交易费用是制度的源泉,制度的产生就 是出于降低交易费用的需要,出于人们进行行动协调的现实需要非正式制度止是“使得人们 在每天进行交换时不用随时随地精心思虑交换条款”④演进过程的产物合适的非止式制度能 够有效地节约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帕累托改进的特点包括习俗、 惯例在内的非止式制度,是人们社会活动与交往中的一种演进稳定性、一种博弈均衡,大致是 通过自生自发的路径型构而成的非止式制度包括哈耶克所理解的那种在人们重复交往中出现 的习俗,表现为一种事态、一■种结果、一种情形的“自生自发秩序”,对成员的各自行为有一 种自我强制性规约,以确保有关信息的确定性;同时习俗的常规性-冃经山长期驻存而变成一 种显俗,变成一种大家都遵守的惯例,其对市场的运行能够产生规范与约束作用,即惯例成为 在市场中不断进行着重复交易活动的参与者的共识,惯例就成了市场运行的一种纽带、一种保 障机制,一种润滑剂,种种惯例构成了市场运行的基础,是市场运行的自动平衡与规制系统 在自生自发的秩序下,人们才能有信心地与他人进行有序地交往,人类才从霍布斯世界的人人 是强盗的、野蛮的或未开化的社会过渡到文明社会止是因为存在自生自发的非正式制度及在 此基础上的止式制度,人类社会才与其他动物群体区分开来。

非正式制度是节约交易费用的机制,正如阿罗所言,“我呼吁人们注意社会活动的不A明 显的形式:社会行为的规范,包括伦理的和道徳的准则我认为,…种可能的解释是,它们是 补偿市场失灵的社会应策人们之间有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