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家实验室运行机制研究——以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为例

w****i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4.16MB
约71页
文档ID:110461490
国家实验室运行机制研究——以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为例_第1页
1/71

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国家实验室运行机制研究——以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为例 姓名:刘皓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 指导教师:陈敏 2011-01-0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 摘摘 要要 回顾世界科学发展历程,已经历五次科技中心的转移作为科学中心所在地 的国家,它所采取的科研组织形式因为在每一科学兴隆期最为有效地推动了所在 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倍受关注二战前后,大科学思想席卷全球,世界各国为 应对大科学时代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国立科研机构,在这当 中尤以美国所采取的“国家实验室”模式成绩最为斐然我国科学技术部于上世 纪末考察欧美的科研体制后,于 2000 年提出建设国家实验室的初步构想,并先后 试点了 6 个国家实验室的建设,这批国家实验室自试点建设以来,在其各自领域 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外界的诸多质疑一方面,国家实验室作为 国内的一个新生事物,尚未探索出完全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与发展途径;另一方 面,又因国家实验室依托高校或科研院所建立,而过多因袭了传统科研组织模式, 从而导致自身功能定位、管理运行等方面的模糊性。

本研究坚持“良性机制的确立依赖于制度体系的良性运转”的基本观点,以 制度为切入点对光电国家实验室运行机制进行考察,并尝试结合实际情况对完善 现有运行机制提出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而在对 WNLO 进行探讨之前,先是以案例 描述的形式考察了美国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与运行状况,并对其进行了必要的梳理 与归纳,以便为我们的国家实验室建设提供可能的借鉴接下以“宏观政府—中 观高校——微观实验室”为逻辑线条,结合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运行机制形成与 变迁的实践,先借鉴历史制度主义的路径依赖理论探讨了在三个层次中导致制度 建设进入锁定状态的可能性因素,又分析了在三个层次中存在的较为深层次的原 因及其所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了对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考,最后以“国家实验室以科 研为核心要务”为指导精神,重点探讨了光电国家实验室科研生产制度的建设问 题 关键词:关键词:国家实验室 运行机制 历史制度主义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I Abstract In the world’s scientific development, scientific center has changed for five times. During the period when the scientific centers stayed in a country, the types of the scientific organizations have advanced the country’s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 distinctly, therefore the types of organization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round the World War II, the concept of “Big Science” has swept the globe. In order to confront the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brought by the “Big Science Times”, many countries began to establish their National Scientific Institutions. In these countries, the U.S., which took the form of National Laboratories, got the most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By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The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igated the Occi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system, and then initiated the concept of “Construction of Our Own National Laboratories”. Since 2000, we have established 6 National Labs in succession.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se labs have scored achievements in their respective area, they are also being questioned. On the one hand, as a newborn thing, National Labs have not succeeded in finding thy ways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which suits the state of our country. On the other hand, National Labs are supported by universities or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herefore, they have copied so much tradi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organization mode from their support organizations. The study holds the philosophy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optimum mechanism relies on the optimum operation of institution system. Take institutions as the cut-in point, we investigated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the Wuhan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Optoelectronics, and tried to table some useful proposals, connecting with the practice. Firstly, w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American national labs. Secondly, we took “Government- University-Laboratory” as our logical masterstroke, connecting the formation and changes of Wuhan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Optoelectronics’ operating mechanism, using the Path Dependence Theory from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We discussed the possible factors which induced the phenomenon of institution lock, from those three levels, and then tabled some proposals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II to problem solving. Lastly, under the guidance that national labs take scientific research as the core business, we emphatically discussed the construction of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institution of Wuhan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Optoelectronics. Keywords: national laboratory, operating mechanism,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 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 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本论文属于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 1 绪论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 回顾世界科学发展历程,已经历五次科技中心的转移,而作为科学中心的国 家,其所采取的科研组织形式,因其在每一科学兴隆期最为有效地推动了其所在 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倍受关注。

从早期的科学学会到后来的科学院,再到现在 的大学、工业实验室、政府实验室与非营利机构组成的四大科学研究系统,科学 活动已然专业化而与此同时,大科学已经取小科学而代之,成为当今科学的时 代主旋律,大科学时代的主要科研组织,不仅规模庞大、结构复杂,而且学科交 叉、资源集中,同时又能高效运转,硕果累累,科研组织形式也已然制度化在 这个大科学时代,世界各国的科研体制中,其国立科研机构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战前后,大科学思想席卷全球,世界各国为应对大科学时代所带来的机遇与挑 战,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国立科研机构,而在这当中尤以美国所采取的“国家实验 室”模式所取得的成绩最为斐然 1.1.1 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与科研组织模式的变迁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与科研组织模式的变迁 在世界科学史上,科学中心 1一直在不断转移,而随着科学中心的转移,科研 组织模式也在相应地发生变化近代资本主义在意大利萌芽,在这里出现了一批 重要的科学家,创立了第一批科学学会,如林西研究院 而随着西班牙入侵, 意大利科学在 17 世纪初衰落, 英国成为继起的科学中心, 且由于当时的研究项目规模日渐扩大,科学家们的聚会与切磋变得更为经常,导 致一批科学学会的出现,如英国的皇家学会,此时的科学活动也已经成为一种重 要的社会活动。

18 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科学研究的日益深入,所需的研究设备变 1 日本当代科学史家、神户大学教授汤浅光朝根据本世纪中期权威性“科学技术编年表” 、 《科学人物辞典》 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等资料,从科学学的观点出发,用科学计量的方法,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自 16 世纪 到 20 世纪前后 450 年间科学发展的历程后,于 1962 年发表的专著《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中提出的他指 出: “如果一个国家的科学成果占世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