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省指挥部统一部署指导下,按照“省级监管、市级统筹、县(市、区)落实”的原则,建立“省、市、县(市、区) 、乡镇(街道) 、采样点(检测机构) ”5 级用户体系,针对“采、送、检、报”4 个环节存在的问题,通过“实时、定时、不定时”3 种不同频率,进行“红色、黄色、蓝色”3 个不同等级的预警,建立市核酸检测实时监管平台以及核酸检测 “采送检报” 效率实时监测预警机制,基于核酸检测数据进行实时动态分析,提升“采送检报”各环节实时监测能力依托“山东通”平台,部署应用全省统一的流调与隔离转运一体化信息平台,建立移动远程多人操作平台,实现指挥层与执行层之间信息能上能下、互通共享完善市疫情处置指挥调度平台,构建态势运行、调度指挥、辅助决策于一体的智能化管理平台,提升疫情处置全业务链条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一)核酸检测“采送检报”效率监测预警和监管能力提升 1.“核酸采样”环节对各县(市、区)采样点采样情况实时监测,提高对采样点采样进度、样本封箱耗时等情况实时分析研判的能力主要包括: (1)实现采样点启用率监测,启用率过低时应进行预警研判。
每轮次区域核酸筛查开始后,30 分钟内采样点启用率应为 100% (2)实现采样点采样效率监测,通过采样人次、采样时长进行分析采样点启用后,每名采样人员每小时采样量应不低于 60 人次;大规模筛查单轮次核酸采样任务应在 6 小时内完成,对超过 6 小时情况自动进行报警提醒 (3)实现对开箱后未及时封箱情况监测,实现采样完成率实时监测,基于市核酸检测实有人员库及本轮核酸检测数据,监测核酸检测覆盖率完成情况 (4)实现对采样数据上传省健康码系统情况监测,上传数据失败时,主动进行报警提醒 2.“样本转送”环节 对样本箱转运情况实时监测, 提高对样本箱转运耗时情况实时分析研判的能力, 实现对样本箱封箱后检测机构未及时接收样本箱情况监测, 检测机构接收样本箱时长应该控制在 2 小时以内, 对超过 2 小时情况应自动进行报警提醒 3.“样本检验”环节 对检测机构检测情况实时监测, 提高对样本检测耗时、检测机构检测能力及效率等情况实时分析研判的能力主要包括: (1)实现对检测机构日常检测能力情况监测,及时维护检测机构的人员配置、机器数量等资源配置,准确测算日最大检测能力和 12 小时最大检测能力,使用地图形式可视化实时监测资源情况、日常平均检测时长等情况。
(2)实现对检测机构接收样本箱后,未及时标记结果情况监测,样本结果标记时长应控制在 6 小时以内,对超过 6 小时情况自动进行报警提醒 (3)实现对检测机构接收的样本量即将达到或超过检测能力情况监测,对检测机构接收样本量达到本机构 12 小时最大检测能力 90%,以及超出 12 小时最大检测能力 5%时进行预警 (4)实现对一定周期(小时)内检测机构检测效率监测,通过周期时间内已标记完成检测人数、周期内接收人数进行统计监测,对预计检测完成时间、检测机构检测能力利用率进行监测,确保启动采样后 3 小时内实验室检测量达到最大产能 80%以上 4.“生成报告”环节 对检测机构检测结果报告情况实时监测, 提高对核酸检测任务完结率等情况进行实时分析研判的 能力,实现对从核酸采样到核酸检测结果生成全过程时效性监测, 推动全流程 12 小时内完成; 实现对检测结果报告数据上传省平台接口情况监测,在核酸检测完成后 30 秒内完成核酸检测数据上传,上传数据失败或超时时,应主动进行报警提醒以上时效目标为聚集性疫情发生时大规模区域核酸检测要求常态化核酸检测期间,各县(市、区)根据核酸检测工作规范政策要求,结合工作场景设定各环节时效监测规则,并支持根据政策调整情况进行规则配置更新。
(二)密接、次密接等疫情防控重点人员流调与隔离管控全流程智能化管理能力提升 1.基于现有信息系统搭建流调与隔离管控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指挥层各组间信息共享流转由省级统一升级完善省智能流调系统,实现根据流调信息快速生成密接库、次密接库、风险点清单、建议高风险区和风险区名单等对接“三公”协同信息,将同时空伴随人员等信息导入疫情防控重点人员信息系统梳理核对感染者、密接、次密接居住小区(村)名单,形成按地址分类的清单 由省级统一升级完善省疫情防控重点人员信息系统,在集中隔离点管理的基础上,增加居家隔离人员、居家健康监测人员管理模块对所有人员经系统生成唯一的二维码,可用于扫码录入与采集核酸信息 由省级统一升级完善省区域协查信息流转系统, 对流调产生的风险线索,实现网上传输 实现流调系统与疫情防控重点人员信息系统的对接,实时自动比对密接、次密接及隔离转运落实情况,导出未隔离人员名单,追踪反馈当前管控状态实现流调组、隔离转运组、社区管控组的信息共享 2.打通相关信息由指挥层向执行层传输的通道, 实现信息能上能下、互通共享 使用 “山东通” 有关功能, 建立移动远程多人操作平台, 实时接收信息,实时更新管控状态。
(1)密接库、次密接库的信息推送给所在乡镇(街道) 和社区(村)负责人, 由其第一时间对其管控, 做好隔离转运前的准备 如确认该密接在本社区内,由社区干部确认目前已居家隔离,等待转运;如果不具备集中隔离条件,则由社区转入重点人员居家隔离模块; 如已转运, 则确认已转运; 如经核实不在本辖区,横传给目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和社区(村) ,或回退至上一级 (2)密接库、次密接库的信息推送给负责该片区隔离转运的人员,由其第一时间与社区对接,确定转运时间和转运安排确定拟转运的隔离点后,由其将信息推给对应的隔离点分配房间隔离人员抵达隔离点后,补充房间信息,确认隔离状态 (3)根据密接、次密接的地址,推送给所在乡镇(街道)和社区(村)的负责人,对该区域进行临时管控根据阳性感染者的工作地和生活地、活动地等信息,第一时间推送给该场所所在乡镇(街道)和社区(村)的负责人,第一时间对该区域进行管控, 并按中高风险地区进行管理, 对涉疫风险按规范进行排查 (三)疫情处置全链条智能化管理能力提升 (1)围绕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转运、医疗救治、社区管控等业务处置流程,建设智能流调、隔离转运、医疗救治、社区管控等应用模块,对接省核酸检测系统、省流调与隔离管控一体化信息平台、省重点人员管理系统、省区域协查信息流转系统等数据资源,实时获取各业务环节产生的数据,并推送共享至关联环节,实现疫情处置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
(2)建设综合态势、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转运、医疗救治、社区管控数据展示大屏,对各环节产生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处理,形成关键数据指标,实时进行展示,强化统计数据分析,为研判、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3)汇聚各业务环节的人、地、物等资源,对接全市视频会商、融合通信、视频监控等基础赋能平台,建设疫情处置“一张图” ,强化指挥调度数据赋能 三、工作任务 (一)核酸检测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1.建设市级核酸检测监测预警系统 通过与市核酸检测相关系统对接,汇聚市采样数据、样本箱开箱和封箱数据、样本箱接收和检测数据、检测机构基本信息、采样点基本信息等数据在市级层面实现对核酸检测“采送检报”全链条过程中的核酸时效性、资源可用性、追检效率等智能监测、智能预警、统计分析报告等多维度管理,基于监测预警的规则设定配置实现疫情态势自定义预警管理,同时满足市、县 (市、区)多级用户管理和三级预警消息推送我市应用“山东省全员核酸检测系统” 开展大规模区域核酸检测工作, 利用省核酸检测系统 “采送检报”效率监测预警模块,开展业务管理应用 2.建设市级核酸检测监管平台 在部署应用核酸检测“采送检报” 监测预警系统基础上,通过对接省核酸检测系统的采样数据、检测机构基本信息、采样点基本信息、检测机构日检测能力数据和各县(市、区) 、乡镇(街道)的采样人员数量等数据,建设市级核酸检测监管平台,并接入省级核酸检测监管平台。
通过建设市级核酸检测监管平台,实时监控各县(市、区)核酸检测各环节核酸时效性、资源可用性、追检效率等,实现核酸检测时效性可视化大屏监管、多维度统计分析报告管理等,达到高效指挥调度要求 (二) 疫情防控重点人员流调与隔离管控全流程智能化管理省级统一升级完善省智能流调系统、省疫情防控重点人员信息系统、省区域协查信息流转系统,实现流调系统与疫情防控重点人员信息系统的对接,实现流调组、隔离转运组、社区管控组的信息共享 在省级建设完成疫情防控信息流转系统基础上, 依托 “**通” 平台有关功能,构建全市疫情防控组织架构,健全通讯录,建立移动远程多人操作平台,实时接收信息,实时更新管控状态,打通相关信息由指挥层向执行层传输的通道,实现信息能上能下、互通共享各县(市、区) 、各单位通过“**通”移动端实现具体工作人员接收信息、核查人员、反馈状态、风险排查、隔离管控等 (三)疫情处置全链条智能化管理 1.建设流调溯源应用模块与省智能化流调系统、核酸检测系统、重点人员管理系统等对接,动态实时接入病例、密接、次密接、重点人员、流调人员、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场所码等数据,实现涉疫人员管理、信息按需推送共享、流调报告及密接关系图谱生成等功能,提升流调溯源智能化管理能力。
2.完善隔离转运应用模块 接收流调溯源相关数据信息, 汇聚隔离研判人员、隔离点管理员、转运司机、转运车辆、转运调度员等信息数据,建设隔离点信息库、流调队伍库、转运队伍库以及待隔离转运人员库等四大数据库,构建演练和实战两套应用体系,实现转运车辆调配,人员状态及轨迹动态可控,隔离点及房间智能分配,隔离人员及转入转出管理,隔离转运信息的推送等智能化应用 3.建设医疗救治应用模块接收流调溯源等数据信息,汇聚定点医院、救治人员等数据信息,对定点医院、救治人员等信息的动态维护,并将信息推送至社区管控等环节,提升医疗救治智能化管理水平 4.建设社区管控应用模块 接收流调溯源、 隔离转运、 医疗救治等数据信息,对接核酸检测库、实有人员库及常态化核酸检测核对系统,实现三区划定、居家隔离、重点人员管理、社区服务等智能化应用 5.建设数据展示模块建设综合态势、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转运、医疗救治、社区管控数据展示模块,实时动态汇聚各业务环节数据信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形成关键数据指标, 实现数据指标实时展示, 数据报表智能化生成,为研判、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6.建设指挥调度“一张图”汇聚各行业各领域涉疫的人、地、物等资源,开发资源的标点上图功能,对接大数据能力开放平台视频会商、融合通信、视频监控等基础服务,建设覆盖多纬度的疫情防控“一张图” ,为指挥调度提供地图支撑。
四、进度安排 10 月 10 日前,市级完成疫情防控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市级信息系统基础功能建设并提供省平台接入接口,根据省委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统一要求,按照“**通”疫情防控组织架构,指导县(市、区) 、乡镇 (街道) 、社区(村) 、网格等各级各类疫情防控专班工作人员完成用户安装、注册、激活等相关工作,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应用 核酸检测全流程智能化管理系统平时用于常态化核酸检测采送检报效率分析,发生聚集性疫情时切换至应急状态,开展核酸检测实时效率监测监管工作疫情防控重点人员流调与隔离管控全流程智能化管理系统在发生聚集性疫情时,以市为单位迅速部署启用 市疫情处置指挥调度平台平时用于日常工作调度和定期应急演练,发生聚集性疫情时切换至“战时”状态,开展全业务链条的实战化应用,实现疫情处置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提升疫情精准防控能力;10 月 10 日前,各县(市、区)全部启用隔离转运应用模块,完成工作人员培训和账号建立,全量录入隔离转运相关信息,开展实战化应用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市领导小组(指挥部)统一领导下,由市卫生健康委会同市大数据局统筹推进,相关工作专班按着职责分工共同完成。
各县(市、区)要以数据为依据,以结果为导向,充分发挥核酸检测监测预警平台、疫情防控重点人员流调与隔离管控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平台、疫情处置指挥调度平台的作用,以信息化手段引导包括指挥部各组、各环节工作人员切实提升工作效率 (二)健全工作机制各县(市、区)要加强对采样点、核酸检测机构的日常监管和实时分析研判,指导各环节、各业务负责人进一步明确环节业务时限要求,在市级“采送检报”效率监测预警系统的自动智能化提醒下,及时开展业务干预,优化改善核酸检测各工作环节业务流程,加快运转速度,提高各环节业务处理水平督促指导各级各单位部署应用“**通” ,定期开展疫情处置平战体系下人员培训及应急演练,提高全市疫情防控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水平 (三) 保障数据安全 严格按照国家、 省和市相关要求, 强化数据安全管理,确保疫情防控数据仅用于疫情防控工作, 特别是包含个人隐私的重点数据要做好数据加密、脱敏、审计等相关技术措施,提高数据安全保护能力涉疫情信息化系统要严格落实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四)加强工作督导市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建立工作评估和通报机制,及时实施风险分析,对各地重点任务推进情况进行定期调度和通报,对数据传输及时性和质量建立常态化监测和评价体系,对弄虚作假、漏报瞒报等情况按相关规定进行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