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石如(1743-1805) 《篆书唐诗联句》高116.7厘米,宽34.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中叶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剧变时期,碑学的兴起冲击和改变了清初帖学一统天下的颓弱之势,书坛呈现出奇姿异态的繁荣景象此时崇尚碑学的书家不乏其人,但真正成为碑学实践范例的是邓石如他的出现,标志着碑学派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魏晋南北朝碑以至汉碑等的成熟,碑学通过广泛地吸收传统营养,融会贯通,已经创造出自己的碑派面目 邓石如,安徽怀宁人,原名琰,字石如,号顽伯,完白山人,因避清仁宗名讳,故以字行出生寒士之门,祖辈的“潜德不耀”的人品和“学行笃实”的学业以及骜岸不驯的性格对他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之功20岁左右即开始了一生的游历生涯,浪迹江湖,到处寻师访友他的一生,伴随着刻苦自励,倾注艺术的全部生活内容几乎就是“交游”二字不求闻达,不慕荣华,不为外物所动,不入仕途,始终保持布衣本色,这完全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我行我素、自由自在的“逍遥”人生 时人对邓石如的书艺评价极高,称之“四体皆精,国朝第一”,他的书法以篆隶最为出类拔萃,而篆书成就在于小篆他的小篆以斯、冰为师,结体略长,却富有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合其中,大胆地用长锋软毫,提按起伏,大大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特别是晚年的篆书,线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臻于化境,开创了清人篆书的典型,对篆书一艺的发展作出不朽贡献。
隶书则从长期浸淫汉碑的实践中获益甚多,能以篆意写隶,又佐以魏碑的气力,其风格自然独树一帜楷书并没有从唐楷入手,而是追本溯源,直接取法魏碑,多用方笔,笔画使转蕴涵隶意,结体不以横轻竖重、左低右高取妍媚的方法而求平正,古茂浑朴,与时俗馆阁体格格不入,表现出勇于探索的精神比较而言,他的行草书不如篆隶功力深厚,这是大多数人的看法,这里不再赘述邓石如的篆刻艺术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留在古代篆刻里再和你一起探讨 五言隶书联 立轴 水墨纸本 127.6×27.3cm×2释文:琴伴庭前月,衣无世外尘 款 识: 见源禅友,完白邓石如鉴藏印:体干谨藏、荣法嗣守、湘潭袁氏抑戈老人所得、吴廷飏私印 劫灰外物、释海□珍赏印行草五言联“海为龙世界 天是鹤家乡” 隶书七言联隶书七言联隶书八言联 《沧海日长联》,楷书,纸本,纵137.2cm,横28.3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联为龙门式对联,书于“嘉庆改元春王正月”,末款识“铁砚山房正书”嘉庆元年(1796年),邓石如时年54岁下联本幅右下有清康有为跋一段无鉴藏印记康有为在题跋中称:“完白山人篆分固为近世集大成,即楷书亦原本南北碑而创新体,笔力如铸铁,画法尤厚此联书法古茂沉雄,体兼隶楷,法于魏碑,存隶书孑遗,有隶楷之谓。
运笔浑厚,风格苍古质朴,体现出深厚的碑学基础 四体书之隶书 吴让之跋款 隶书登黄鹤楼诗轴 《隶书七言》轴,纸本,纵134.7cm,横62.6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录自作七言“新洲诗”一首,末识:“皖口新洲诗次江上学堂韵为楚桥八兄先生正之,完白山人邓石如初稿下钤“石如”、“邓氏完白”印引首钤“日湖山日日新”印无藏印,未见著录从用印、题款用语及书法风格分析,此轴当为嘉庆年间所书,是邓氏晚年隶书精品 此轴书法结字扁长互见,行距紧密而字距宽疏墨气浓重,用笔挺健,转折处方圆互见,而撇捺之笔复具北碑之形态,自成隶书一种新风格近人李瑞清评其隶书云:“完白隶书,下笔驰骋,殊乏蕴藉,但瞻魏采,有乖汉制,与正直残石差足相比观山人隶书确与汉隶有别,更多呈现出魏碑的书法特征,这也正是邓氏书法所独具之特色 邓石如 隶书古铭轴 89×23cm 纸本 1804年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战战栗栗,日谨一日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甲子麦秋书于韩江寓庐 钤印:完白山人(白) 邓石如(白) 顽伯(白) 家在四灵山水间(朱) 楷书警语轴隶书语摘八条屏隶书册 上海韩天衡氏私人收藏 邓石如不愧为清中季的杰出书家。
千秋帖学,至乾嘉已成强弩之末,正是在解人哀叹书艺江河日下之际,邓氏以独有的天赋,顽强的探索,成功的突破开辟了篆隶书艺的新风尚,南水北引,滋润八极,为之后的篆隶书艺起八代之衰而直逼秦汉,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故而,以为晋唐以降、书艺一代不及一代的式微说是有其片面性的公允客观地说,帖学自唐以下陈陈相因,是走下坡路的,而以篆隶为主干的碑学书艺则以乾嘉为拐点,呈现出勃兴的势头,领此风骚及获得巨大成功的人物,若邓石如、伊秉绶、何子贞及先前的金冬心,都是振兴书坛的功臣 诚然,邓氏四体皆擅,毕竟有文野、雅俗之别他的篆书以隶笔发势,得前所未有的纵横捭阖之妙,一洗先前作篆描划纤弱之弊隶书杀锋取劲,若钢刀之刻石,自具精气弥满, 一洗明清人刻板做作之弊篆隶以其最强项,开风气之先,对后世影响也巨故赵之谦有“山人书以隶为第一”之誉诚然,笔者以为其行草,似少了些清狂之趣,而稍涉俚俗,这或许是才人多艺,不免有其精力不逮处;也许是对篆隶书过于追求雄强,而在行草上衍生出率意轻漫的心态这也是不可苛求的 这本隶书册,作于嘉庆己未(1799)年体势值由雅驯而趋开张,笔意由温润而趋劲豪,气格宏阔而无纵横习气是一件由厚积走向勃发之际的别致的佳作,多堪玩味。
隶书四条屏隶书四条屏 隶书《六朝镜铭轴》隶书《文心雕龙·正纬轴》邓石如《隶书五律》 纸本 83X33.5cm 《游五园诗》轴,行书,纸本,纵159cm,横42.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随意出南郭,名园方始游涛光泼槛入,帆影逐云流绿幔洲前楼,班联水上鸥一尊逢胜日,长啸大江楼游五园作 本幅书自作《游五园》五言诗一首,末款:“游五园作,完白翁下钤“邓石如”、“顽伯”印,引首钤“完白山人”印左下角钤“礼卿府君遗物”、“蒯寿枢家珍藏”收藏印未见著录 邓石如存世墨迹中以篆、隶、楷诸体最多,行书作品相对较少此幅虽未书年款,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从题款方式及用笔老劲等方面分析,应属邓氏晚年所书此轴书法用笔沉实劲健,多有震颤之笔,一波三折,如锥划沙,复存古隶书笔意,体现出邓氏书法兼融古法复自创新的书法特点邓石如作为清代中期书坛巨擎,其书法不仅诸体悉备,且各体书均具特色,体裁胎息,古意浓厚.行书轴 行书轴 纵101.5厘米、横57.5厘米 敬之诗函 转自中华博物网释文: 翘首高雯净,披襟遂胜游云山三楚阔,风月五湖秋鹦鹉洲边棹,梅花水上鸥何人控黄鹤,白占此江楼 壬子秋日登黄鹤楼作,呈敬之先生正之 石如邓琰 邓石如四体字帖 榜书霄汉楼 横幅 水墨腊笺历史年代:尺 寸:26×70 厘米钤 印:印文:邓石如(白文)、顽伯(白文) 鉴藏印:张氏默默斋藏金石书画之记(朱文)款 识:款识:邓石如。
著 作:出版:《邓石如书法全集》内容介绍:录文:霄汉楼草书 四屏立轴 水墨纸本历史年代:书法材质:水墨纸本尺 寸:123×42 厘米钤 印:钤印:邓石如、顽伯山人款 识:题识:顽伯草书登泰山诗 手卷 水墨纸本历史年代:书法材质:水墨纸本书法形式:手卷尺 寸:30×365 厘米钤 印:钤印:石如,邓琰款 识:款识:石如邓琰 草书诗 立轴 纸本历史年代:创作年代:公元 2009 年尺 寸:117×45 厘米钤 印:印鉴:邓石如、顽伯、完白山人款 识:题识:邓石如内容介绍:释文:淮浦千株柳,临风十里春,月明何处■,不见倚楼人草书五言诗 立轴 纸本历史年代:创作年代:公元 2009 年尺 寸:96×34 厘米钤 印:钤印:邓石如 顽伯 完白山人款 识:款识:石如题湘江泛月图照内容介绍:释文:楚山静寥廓,云树湛悠悠风月潇湘阔,衡巫鸥鹭浮来听清夜瑟,独泛散人舟便拟乘槎意,飘然天汉游邓石如 隶书“周易 大象”历史年代:创作年代:公元 2009 年尺 寸:165×44 厘米钤 印:钤印:邓石如、完白山人款 识:题识:完白山人邓石如书对联 立轴 墨色纸本历史年代:尺 寸:233×50 厘米对联 立轴 设色纸本历史年代:书法材质:设色纸本书法形式:对联尺 寸:149×39 厘米钤 印:钤印:邓琰、石如。
款 识:款识:莲汀一兄大人属顽伯邓石如对联 立轴 水墨绢本历史年代:尺 寸:144×34×2 厘米钤 印:钤印:邓琰(白) 石如(朱)款 识:款识:顽伯邓石如内容介绍:品相:民国装裱 完好对联 立轴 纸本历史年代:尺 寸:131×21 厘米对联 水墨纸本历史年代:尺 寸:173×33 厘米隶书 八屏 水墨纸本历史年代:书法材质:水墨纸本书法形式:八条屏尺 寸:158×44 厘米钤 印:钤印:家在龙山凤水 邓石如字顽伯 完白山人 款 识:题识:嘉庆十年 岁次乙丑(1789年)春中月下澣 后学邓石如书内容介绍:安徽怀宁人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因居皖公山下,又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镠家八年,尽摹所藏秦汉以来金石善本遂工四体书,尤长于篆书,以秦李斯、唐李阳冰为宗,稍参隶意,称为神品性廉介,遍游名山水,以书刻自给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邓石如隶书 八屏历史年代:乾隆年间(清)创作年代:公元 1788 年尺 寸:158×45 厘米钤 印:钤印:邓石如(白)、完白山人(朱)款 识:题识:武皇帝修封禅之礼,思登遐之道,巡省五岳,禋祀丰备,故立宫其下,宫曰集灵宫……戊申仲冬望夕古浣邓琰临华山碑。
隶书 镜心 水墨纸本历史年代:书法材质:水墨纸本书法形式:镜心尺 寸:54×32 厘米隶书 镜心 水墨纸本历史年代:尺 寸:32×93 厘米钤 印:钤印:邓石如、完白山人款 识:款识:顽伯邓石如 内容介绍:释文:益友清谭,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樊香煮茶,泛舟观山作者简介:邓石如,中国清代书法家、篆刻家清代书法金石学家和文坛泰斗、经学宿儒,邓派的创始人怀宁(今属安徽)人,原名琰,因避嘉庆讳,以字行,号顽伯、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古浣子隶书 镜心 水墨纸本历史年代:尺 寸:24×54 厘米钤 印:印鉴:邓琰(白)款 识:款识:丙寅年秋日,邓石如 内容介绍:录文:桂庐邓石如,怀宁(今属安徽)人,原名琰,因避嘉庆讳,以字行,号顽伯、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古浣子清代书法、篆刻家、金石学家和文坛泰斗、经学宿儒,邓派的创始人隶书 立轴 墨笔纸本历史年代:书法材质:水墨纸本书法形式:立轴尺 寸:137×17 厘米内容介绍:备注:文物店旧藏隶书 立轴 水墨纸本历史年代:书法材质:水墨纸本书法形式:立轴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