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潜叶跳象生活习性及树干注射康福多防治的研究摘要: 杨潜叶跳象在密云县每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石头、枯枝落叶下和表土内越冬百分之六十六点五的成虫集中分布在距树干基部30cm半径范围内,百分之三十三点五的成虫集中分布在距树干基部30至60cm半径范围内;每年3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出蛰上树危害,出蛰高峰期在3月底;4月上旬成虫进入交尾期,4月中旬进入卵孵化期,幼虫孵化后即开始潜入叶肉内危害;4月下旬开始进入预蛹期,5月上旬开始进入成虫羽化期,成虫羽化后继续上树取食叶肉,一直危害到10月中旬;10月下旬成虫进行越冬通过对杨潜叶跳象危害情况调查:毛白杨不受害、北京杨受害率百分之十点一、加杨受害率百分之七点六树干注射百分之二十康福多可溶性液防治杨潜叶跳象按胸径1cm注射零点一毫升、零点二毫升、零点四毫升原液18天后,3种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28 天后,注射零点一毫升、零点四毫升的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注射零点二毫升的与对照差异显著;38 天后,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发现杨潜叶跳象蛹期寄生蜂有4种,特别是首次发现杨潜叶跳象蛹期寄生蜂的新种--密云金小蜂、和中国新记录种皮金小蜂,同时发现瑟茅金小蜂以及杨跳象三盾茧蜂。
关键词:杨潜叶跳象;生活习性;康福多;防治 刘世儒1986年首次报导了杨潜叶跳象Rhynchaenus empopulifolis Chen,称其为杨跳象,并对此虫进行了初步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描述提出在山东省该虫1 a发生2代,以成虫在地表越冬取食加拿大杨Populus canadensis,小叶杨P. simonii和八里庄杨P.×xiaozuanica [1]1988年陈元清等将杨跳象正式定名为杨潜叶跳象,并指出这是一新种[2]1989年张连翔等报导杨潜叶跳象在辽宁省1 a年1代,以成虫越冬[3]萧刚柔1992年报道该虫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山西[4]以后周继翰、赵红霞1995年报道甘肃省有分布[5]张庆国、王金录、刘明轩等1999年报道内蒙古自治区也有分布[6]刘伟杰、田子强、高航等2003年报道吉林省也发现杨潜叶跳象[7]北京市在2000年以后分别在大兴区、昌平区、怀柔区均发现过此虫密云县2001年首次发现至今该虫分布于辽宁、吉林、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北京等省、市、自治区密云县至2005年杨潜叶跳甲危害面积达1300余hm2造成80万株杨树受害,发生和危害有扩大之势作者自2003年3月开始,研究了该虫在密云县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技术,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生物学特性观察1.1.1 杨潜叶跳象生活史观察 从2003年3月中旬开始,在密云县穆家峪镇辛安庄、北庄镇苇子峪两村杨树片林内调查杨潜叶跳象出蛰期将混有成虫的砂土放在花盆内,上罩孔径为1 mm的窗纱每天记录成虫出蛰情况并在越冬成虫产卵期、卵孵化期、幼虫危害期、化蛹期、成虫羽化期、成虫下树越冬期进行林内观察1.1.2 成虫越冬基数调查方法 2006年3月9日,在辛安庄村杨树片林随机选择4株树,调查杨潜叶跳象越冬基数将树干基部半径60 cm的面积按东、南、西、北4个方位,30 cm内和30~60 cm 分成8部分然后将混有杨潜叶跳象的细纱土装入食品袋内封好口,并注明编号,放到室温下观察和统计1.1.3 不同杨树品种对杨潜叶跳象抗性的调查 2006年9月1日,在辛安庄村杨树片林内随机选择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北京杨P. beijingensis、加杨各3株,按东、南、西、北4个方位在杨树上、中、下各选择1个枝条,调查有虫叶片数、无虫叶片数,计算有虫叶片数占总叶数的百分率1.2 防治试验1.2.1 树干注射试验 20%康福多(吡虫啉)可溶性液由德国拜尔作物科学公司生产。
试验时间:2006年4月21日杨潜叶跳象成虫产卵前试验地点:辛安庄村杨树片林在距树干基部10-15 cm处与地面呈45°角用手持式打孔机(德国生产的BOSCH充电式打孔机,型号为GBM)在树干上打2~3 cm深的孔,孔一定要上下交错,不能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用医用针管在孔内注射康福多20%可溶性液原液,注射完成后,用小杨树枝条将孔塞住,并在树干上进行标记试验分为3个处理:A 1 cm胸径树干注射0.1 mL药液;B 1 cm胸径树干注射0.2 mL药液;C 1 cm胸径树干注射0.4 mL药液;D 空白对照每株打孔3~4个试验设3个重复,共选择12株做为试验株据罗彦文、闫世才等报导,采用打孔注药法在杨树干基部施20%康福多(吡虫啉),药剂在树体内可持留量40 d以上,树叶中含量最高,在施药后第20天达到最大[8–9]以上述资料为依据,本次试验共在5月9日(施药后18 d)、5月18日(施药后28 d)和5月29日(施药后38 d)调查3次调查分别取处理株和对照株杨树东、西、南、北4个方位上、中、下3个部分的叶片调查调查叶内死虫数及活虫数,计算幼虫虫口减退率用康福多不同浓度的试验叶片防治杨潜叶跳象的同时,将不同浓度处理的叶片饲养杨雪毒蛾Stilpnotia candida幼虫。
具体方法是2006年5月19日分别采集杨树干注射康福多20%可溶性液,以试验株杨树叶片和对照株杨树叶片喂养杨雪毒蛾Stilpnotia candida幼虫其中采用A、B、C浓度杨树叶片喂养试验幼虫各33头,对照试验幼虫26头分别放入500ml广口瓶中饲养,一天后改用未经处理的新鲜叶片饲养,并统计幼虫死亡情况2 结果与分析2.1 杨潜叶跳象生物学特性2.1.1 生活史及习性 杨潜叶跳象1 a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翌年3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出蛰上树,先危害正在萌动的叶芽,叶芽展开后危害幼叶,后取食成叶的下表皮及叶肉出蛰高峰期在3月底,4月上旬为出蛰末期;4月上旬成虫进入交尾期,4月底进入交尾末期;4月中旬成虫开始产卵,卵产在叶片下表皮靠近叶尖的部分,4月底成虫进入产卵末期;4月中旬进入孵化期,孵化期持续半个月,幼虫孵化后即开始潜入叶肉内危害;4月下旬幼虫老熟后随叶苞掉落地面并开始进入预蛹期,5月上旬进入预蛹期末期,蛹期为10 d;5月上旬进入成虫羽化期,5月下旬进入成虫羽化末期,从叶苞落地到成虫羽化时间最短为9 d,成虫羽化期为20 d;成虫羽化后继续上树取食叶肉,一直危害到10月下旬;9月下旬成虫开始向树下运动,但还危害树冠下部叶片。
随着气温下降10月中旬成虫完全下树,但未进入落叶下和泥土中越冬10月下旬成虫在枯枝落叶、石头下和表土中越冬2.1.2 越冬范围及越冬基数 越冬成虫集中分布在距树干60 cm半径范围内,其中30 cm半径范围内是主要分布区,占越冬虫量的66.5%,30~60 cm半径范围内越冬虫量占33.5%60 cm半径范围外无成虫越冬其树基30 cm以内面积为2 826 cm2,其树基60 cm以内面积为11 304 cm2,其中从树基到30 cm处占总面积的1/4,而虫量占越冬虫量的66.5%; 30 cm~60 cm处占总面积的3/4,而虫量占越冬虫量的33.5%因此从树干基部到30 cm处虫口密度比30~60 cm范围虫口密度大东、南、西、北4个方位的越冬虫量在树下分布情况结果见图12.1.3 不同杨树对杨潜叶跳象的抗性:杨潜叶跳象不危害毛白杨,对北京杨的危害较加杨重(表1)表1 杨树不同品种对杨潜叶跳象的抗性(2006年)树种总叶数(片)虫叶数(片)虫叶率/%毛白杨60000北京杨7707810.1加杨550447.62.2 防治试验2.2.1 树干注射康福多20%可溶性液防治试验 杨潜叶跳象幼虫虫口减退率见表2。
表2 不同剂量康福多防治杨潜叶跳象幼虫虫口减退率调查结果(2006年)调 查 时 间虫口减退率(%)ABCD05–0986.891.679.120.205–1896.179.997.552.805–2985.478.693.261.2将3次幼虫虫口减退率反正弦SIN-1 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计算处理与对照的差异显著性[10]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果:5月9日A、B、C3个处理与对照差异极显著,A、B、C3者之间差异不显著;5月18日A、C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B与对照有显著差异,A、C与B之间有显著差异,A、C之间差异不显著;5月29日A、B、C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表3)表3 不同处理杨潜叶跳象幼虫虫口减退率方差分析(F检验)调查时间变异来源DFSSMSFF.05F0.01显著性05–09处理间34515.71505.218.84.077.59**处理内8639.980总变异115155.6468.705–18处理间32581.4860.511.64.077.59**处理内8595.974.5总变异113177.3288.805–29处理间31065.13551.734.077.59不显著处理内81631.8205总变异112696.9245.2 从5月29日调查结果来看,处理C效果不错,3株树上调查平均死亡率高达93.2%。
但由于对照组死亡率太高,平均死亡率达61.2%故差异不显著2.2.2 树干注射康福多20%可溶性液防治杨雪毒蛾幼虫虫口减退率见表4表4 杨雪毒蛾幼虫每天死亡情况时间处理ABCD1d00002d312343d412564d25335d211326d63007d30418d40319d5020总计29333317死亡率(%) 87.9100100 65.4从表4可看出:9天后处理B、C幼虫死亡率均达100%,处理A也可达87.9%;此外,当幼虫死亡或化蛹后,将幼虫排出的粪便全部自然烘干并称重,见表5表5 杨雪毒蛾幼虫死亡后粪便自然烘干重量 ABCD饲养幼虫数量(头)33333326幼虫粪便重量(g)2.090.150.635.47从表5种对照仅供使26头幼虫最终虫粪5.47g,而与其它三种处理33头幼虫相比,比A高出1.6倍,比B高出35.4倍,比C高出7.7倍,可见用康福多20%可溶性液注干防治杨潜叶跳象可兼治杨雪毒蛾,并可减少杨树叶片的受害鲍玉院等2005年报道用吡虫碄注干防治杨树上的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和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1]。
2.3 寄生性天敌 经调查2000个老龄幼虫及蛹,发现有三种金小蜂:密云金小蜂Pteromalus miyunensis Yao et Yang(新种)、皮金小蜂P.procetus(中国新记录种)、瑟茅金小蜂P.semotus(Walker)[12];以及杨跳象三盾茧蜂Triaspis sp.[13]由于作者等曾采用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进行土壤表面处理,杨潜叶跳象成虫和蛹的平均校正死亡率均较高[13]但寄生性天敌均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