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工程开发序列任职资格必备知识手册整车工程开发序列任职资格必备知识手册多功能车中心编制:轻型商用车中心 中重型商用车中心 审核:王宇会签:韩云肖、常宏伟、田孟义、王可峰、林梅友、张志亮 审定: 李焰批准: 邬学斌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4月编写说明任职资格必备知识是员工胜任本职工作应当具备的应知应会知识 ,为帮 助大家更加明确职位任职资格标准 ,掌握工作基本操作流程和理论知识,使员工树立系统学习的理念,特编写整车工程专业各序列必备知识手册通过资格标准 牵引员工终生学习、不断改进,从而为公司的持续性发展提供后备人才本手册内容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一、本序列涉及到的公司业务流程、管理制度二、本序列涉及到的在福田汽车的最佳业务实践和经验总结三、本序列涉及到的业界最佳实践和理论本手册编写原则如下:与任职资格标准对应性原则学习材料内容严格按照各序列级别的能力要素 进行编排,使得各级别必备知识与任职资格标准形成对应关系实战实用性原则通过总结本企业的经验数据,基本操作流程规范,帮助员工 解决实际问题分层原则必备知识手册根据任职资格模型设置采用分级形式编排,其中一、 二级材料内容主要告知员工知道做什么 ,如何去做以及工作中常见问题有哪些 ; 三级及以上材料内容让员工更多了解方法论及原理问题,知道本领域知识与相关 领域的关联关系 ,知道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以及抵御风险的对策 ,对员工形成深层 次的指导。
持续改进原则本必备知识手册随着公司业务进步逐步完善,使得知识的更 新与公司发展变化保持同步性今后将每年进行一次完善修订 本必备知识手 册可以帮助员工提高本专业能力,掌握应知应会的知识点,提升职业化水平在今 后进行任职资格认证评价时,任职资格认证必备知识考试试卷也主要依据本必备 知识手册进行编写目录1 整车工程开发序列一级必备知识1.1 工程设计能力单元-产品技术文件编制能力要素1.2 生产准备能力单元-产品认证技术支持能力要素2 整车工程开发序列二级必备知识2.1 工程设计能力单元-产品图纸设计能力要素2.2 生产准备能力单元-生产技术服务能力要素2.3 试销批产能力单元-技术培训能力要素3 整车工程开发序列三级必备知识3.1 产品规划能力单元-市场调研分析能力要素3.2 工程设计能力单元-整车物理集成及校核能力要素3.3 设计验证能力单元-设计问题整改方案制订实施能力要素3.4 设计验证能力单元-整车试制策划能力要素3.5 生产准备能力单元-服务文件编制能力要素3.6 试销批产能力单元-商品改进开发能力要素4 整车工程开发序列四级必备知识4.1 概念开发能力单元-产品技术方案设计能力要素4.2 概念开发能力单元-产品开发周期和工程预算确定能力要素4.3 工程设计能力单元-总体方案设计能力要素4.4 工程设计能力单元-整车性能集成能力要素4.5 设计验证能力单元-整车 DVP 策划能力要素4.6 生产准备能力单元-技术总结能力要素5整车工程开发序列五级必备知识5.1概念开发能力单元-标杆研究能力要素5.2 概念开发能力单元-产品技术定义能力要素5.3 概念开发能力单元-平台和模块规划能力要素5.4工程设计能力单元-整车VDS设计能力要素6整车工程开发序列六级必备知识6.1产品规划能力单元-用户需求工程语言能力要素6.2 产品规划能力单元-产品先行技术研究新技术应用评估能力要素6.3产品规划能力单元-产品生命周期规划能力要素6.4概念开发能力单元-产品技术定位及技术路线能力要素1 整车工程开发序列一级必备知识1.1 工程设计能力单元-产品技术文件编制能力要素【了解汽车理论中涉及的各性能的设计指标及相关开发程序】1.1 汽车性能 Vehicle Attribute汽车的性能是指汽车能适应各种使用条件、满足顾客使用需求、政府法 规及社会环境需求的能力。
本标准所指的汽车性能包括:总布置及工效性、人机 工程、造型及颜色、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可靠耐久性、 NVH、重量、成本、功能/配置、精细化、热适应性、安全性、环保性指标1.2 总布置及工效性 Packaging and Efficiency 指汽车的总体布置、装 配及维修方便性、运输、保养、通过性等相关指标1.3 人机工程 Ergonomic指使整车设计适应人体结构的要求,确保人-机系统工作的高效、舒适性 本标准指居住舒适性和人机界面性能,具体为车内乘坐姿态及空间、操作方便性、 上下车方便性、座椅舒适性、视野等指标1.4 造型及颜色 Styling and Colour 指车辆内外部形状风格及色彩搭配特征,具体指汽车的造型风格、风阻系 数、颜色基调及色彩搭配1.5 动力性 Power Performance 指汽车在良好路面直线行驶时由车辆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 的平均行驶速度其评价指标为最高车速、加速能力、爬坡能力、驾驶性、牵引 能力等”1.6 燃油经济性 Fuel Economy 指汽车以最少的燃料消耗量完成单位运输工作量的能力,其评价指标为 设计标准载荷下每行驶100公里消耗掉的燃料量(升)。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指标包 括等速油耗、综合油耗、行驶里程等1.7 操纵稳定性 Steering/Handling Stability 指汽车在行驶状态下能否完全按照驾驶员的意愿(操作)完成改变运动方向 和改变运动速度,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它包括转向回正、稳态回转、转向轻便、蛇形、直线行驶稳定性等1.8 平顺性 Ride Comfort 指汽车在行驶状态下,由于路面不平而引起的座椅振动对乘员舒适性的影响 程度其工作内容包括随机输入(等效均值等),不平路面座椅振动1.9 可靠耐久性 Reliability and Durability可靠性指汽车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耐 久性指汽车在规定的使用和维修条件下,达到某种技术或经济指标极限时,完成功能的能力本标准所指的可靠耐久性包括汽车平均故障间隔里程、平均首次故 障里程、故障率等,耐久性包括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使用寿命等1.10 NVH Noise Vibration Harshness指汽车的噪音、振动Vibration以及平稳Harshness三项指标主要工 作内容包括整车及系统主要零部件的NVH性能。
1.11 重量 Weight指整车自重、重量分解、载重能力等各项指标1.12 成本 Cost 指用户购买及使用所付出的费用包括整车终端价格、 直接材料成本、车辆使用成本等1.13 功能/配置 Function/Features 指车辆结构配置、操控性、舒适性配 置、档次性配置等,该项指标为用户关心的车辆基本信息1.14 精细化 Craftsmanship 指汽车内外表面视觉、触觉等质量,主要指车辆内外表面间隙/阶差、外露联结方式及外露件圆角等,也指车辆相关操作部件触摸质量等1.15热适应性Thermal Compatibility指乘员热适应性(室内空调暖风)、 车辆热适应性(机舱热管理、除霜化冰以及低温冷起动性)1.16 安全性 Safety 指汽车防止或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能力,以及 减少在交通事故中乘员及行人的伤害程度本标准所指的汽车安全性包括主动安 全、被动安全以及灯光及信号安全,其中主动安全包括:制动性、ESP、ASR、TCS 等;被动安全包括乘员安全性、行人保护、低速碰撞指标等灯光及信号安全包 括:灯光及信号装置的配光性能、信号强度等1.17 环保性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指汽车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包括汽车尾气排放、回收再利用、驾驶室内空 气污染物控制及电磁兼容1.17.1 尾气排放指对汽车排放废气有毒有害物质控制、排气烟度控制、燃 油蒸发物控制等指标1.17.2 回收再利用指报废汽车的可回收、零部件及材料可再利用的能力, 包括汽车产品禁用限用物质的控制与标识、整车可回收性识别与标识、整车回收 利用率的指标控制等1.17.3 驾驶内空气污染物控制指车内零部件及材料的挥发性有机物和酮 醛类物质的识别与控制1.17.4 电磁兼容性 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 指汽车的电子电 器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不会因为周边的电磁环境而导致性能降低、功能丧 失或损坏,也不会在周边环境中产生过量的电磁能量,以致影响周边设备的正常 工作包含电磁干扰和电磁敏感性了解汽车设计中的关键设计要素及相关设计程序】 汽车的布置形式分为发动机横置前驱形式、前置后驱形式、中置后驱形式、 后置后驱形式等;总布置应分为三个阶段:方案设计(Hard point drawings);总布置 (package);全车总成与部件安装图(layou t)整车外型的布置,汽车的型式是指其轴数、驱动型式、布置型式以及车 身型式,汽车型式对整车使用性能、外形尺寸、质量、轴荷分配和制造成本等方 面影响很大,由于福田公司轻型载货汽车型式是两轴、后轮驱动、发动机为前置、 平头驾驶室、有单排、排半、双排三种驾驶室.一般整车外型尺寸在设计任务书 中明确,在整车总布置时满足设计要求.整车长度尺寸主要由轴距、前后悬决定, 当驾驶室确定则前悬基本确定,后悬根据N类车小于轴距的55%确定;整车高度主 要由轮胎大小、驾驶室及货箱保险架高度决定,在整车总布置时,保证轮胎有足够 的跳动空间,尽量降低驾驶室高度;整车宽度主要由驾驶室宽度、货箱宽度确定。
影响整车通过性能的参数布置,影响整车通过性能主要有轴距、轮距、 接近角、离去角、离地间隙等 ,轴距短些,车辆长度就短,整备质量就轻;最小转 弯直径亦小;纵向通过角大,通过性好确定轴距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要求,在保 证所设计车型的主要性能、装载面积和轴荷分配方面均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把轴 距设计的短些为宜轴距一般情况下通过对成熟同类车型及竞争车型比较,在概 念设计阶段就确定下来轮距的大小与汽车的结构和布置有关,主要取决于车总 宽度,轮距大对增大货箱及提高车身横向稳定性有利但轮距过大,使汽车总宽和 质量增大,所以必须与结构、布置所要求的总宽相适应前轮距 B1 主要取决于 车架前部的宽度、前悬架的宽度、前轮最大转向角和轮胎宽度、转向纵拉杆以及 与车架间的运动间隙等因素;后轮距B2则取决于车架后部的宽度A、弹簧宽度E、 弹簧与车架及车轮之间的间隙(D+C)和G以及轮胎宽度K等因素但在实际设计 中一般采用同类车型及竞争标杆车型类比确定整车宽度及轮距大小,通过布置选 定轮胎与货箱间隙、轮胎与板簧、板簧与车架间隙来确定车架外宽尺寸,即从外 向里确定尺寸前悬LF和后悬LR的长度一般在设计任务书(产品信函)中确定。
前悬取决于所设计的驾驶室总成及前保险杠的尺寸,前悬不宜过大,否则接近角 较小,不利于通过性后悬长度取决于货箱长度、轴距、整车长度和轴荷分配的 要求后悬轻卡不能超过轴距的55%,后悬过大,离去角小,上下坡时容易刮地,转弯不灵活货箱与驾驶室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距离根据货箱的固定方式、驾驶 室翻转、后围进气系统等不同通常为50~100mm,有时更大货箱与车架之间刚性 连接时,一般间距较小约50mm,如2490轴距奥铃、小解放1026车型;货箱与车架 之间有垫木靠 U 型螺栓夹紧连接时,货箱与驾驶室间隙较大,有时还考虑高位进 气管的布置,所以福田轻卡一般在80~120mm,如1028、1022小卡间隙为80mm,时 代轻卡系列为100~120mm;为保证一定的安全性,要求货箱保险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