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线路控制网(CPⅢ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5.04KB
约3页
文档ID:434844609
线路控制网(CPⅢ_第1页
1/3

轨道工程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平面控制网(CPI、CPII)进行加密, 建立线路控制网(CPIII)和水准基点控制网轨道施工前,线下工程经铺轨条件评估合格后,应进行线路复测,按照相关 规定,建立基桩控制网(CPIII), CPIII控制点高程测量在平面测量完成后进行, 并起闭于二等水准基点基桩控制网(CPIII)测设基本工序流程见下图编制测量方案CPI或葩交接桩羽或葩控制网复测CPI控制点测设CPI控制网平差*CPI控制点埋设及标识CPI控制网复测编制测量报告CPIII控制点的布设应兼顾施工及运营维护,设点符合:一般设于线路外侧距 线路中线3〜4m处、间距为50〜60mCPIII基桩控制点测设完成后,检测控制点间夹角和控制点间距离,检测的内 容、方法与各项限差符合相关规定CPIII控制点满足各项限差要求后永久固定控制点埋设稳固、可靠、便于测 量的地方,并应防冻、防沉降和抗移动;控制点标识要清晰、齐全、便于准确识 别和使用;并绘制布设平面示意图和控制点表,做好点之记描述其位置、里程、 外移距本标段无砟道床安排多个作业面同时施工,故做好各施工作业面衔接测量距贯通作业面不小于200m范围内,使用在贯通作业面设置的共用中线及高程控 制点作为两作业面施工测量的共用控制桩。

1)CPIII平面网外业观测① 测量方法CPIII控制网采用自由设站边角交会的方法测量,从每个自由测站,将以前后 各2 x 3个CP III-点为测量目标,每次测量保证每个点测量3次,测量方法见 下图测站(自由站点)0 测量点 > 向CPIII点进行的测量(方向、角度和距离)——► CPIII自由设站边角交会测量CPIII控制点距离为60 m左右,且不大于80 m,观测CP III点的目标距离一 般为150 m左右,最大不超过180m每次测量开始前在全站仪初始行中输入起 始点信息并填写自由测站记录表,每一站测量 3 组完整的测回记录于每个测站 的:T温度、气压以及CPI、CPII点上的目标点的棱镜高测量,并将温度、气 压改正输入每个测站上对于线路有长短链时,注意区分重复里程及标记的编号② 与CPI、CPII控制点联测与上一级CPI、CP I控制点联测时应600米左右的间隔联测一个A、与上一级CPI、CPII控制点联测,一般情况下应通过至少2个或以上线路 上的自由测站,见下图CPI、CP II控制点CPIII与CPI、CPII控制点联测示意图B、 与上一级CPI、CPII控制点联测时,最少观测3个完整测回数据。

C、 由于CPIII网分区段测量,为了使相邻区段能够满足CPIII网络的测量高均 匀性和高精确度,每个相邻区段至少要有5到6对CPIII点(约为360米的重合) 一起测量,并且考虑平差,每个区域不小于4km③ CPIII网相邻测段及不同投影带的衔接测量A、 CPIII网相邻测段的衔接测量CPIII测量可根据施工需要分段测量,且分段测量长度不小于4km为解决相邻 测段的平顺衔接,保证CPIII网络的相对精度,各相邻测段衔接观测时该重复观 测不少于6对CPIII点,作为分段重叠观域以便进行测段衔接,重复观测的点对 应该按照CPIII测量技术要求进行,保证每个点至少被观测三次测段之间衔接时,前后测段独立平差坐标差值该满足W±3mm满足该条件 后,后一测段CPIII网平差时,采用本段联测的CPI、CPII控制点及重叠区域前一 测段的CPIII点坐标进行约束平差;高程数据处理时,前后测段独立平差高程差 值该满足W±3mm,满足该条件后,采用与平面坐标相同的方法进行平差B、 CPIII网不同投影带的衔接测量为解决相邻不同坐标系统的平顺衔接,保证CPIII网络的相对精度,不同坐标 系统衔接观测时重复观测不少于800mCPlII点,作为分段重叠观域以便进行测段 衔接,重复观测的点该按照CPIII测量技术要求进行,保证每个点至少被观测三 次。

坐标系统换带处CPIII平面网计算时,分别采用相邻两个投影带的CPI、CP II坐标进行约束平差,并分别提供相邻两个投影带两套CPIII网平面坐标成果 两套坐标成果都该满足CPIII相关测量精度要求,提供两套坐标的CPIII测段长度 不小于 800m⑵CPIII高程控制网测量CPIII控制点高程测量采用国家二等水准方法进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