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项目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76KB
约7页
文档ID:392002400
1.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项目_第1页
1/7

. 附件12017年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项目(共90项)(基础教育类,40项)序号推荐成果名称成果主要完成人成果主要完成单位1234第5及其以后12第3及其以后1“幼儿园综合课程”33年的实践研究章丽曲新陵朱静晶黄菲朱建华市实验幼儿园2幼儿“经历学习”的深度建构叶岚璞陆艳芸蔡菡市实验幼儿园3基于幼儿行为观察的支持性课程吴亚英徐志国王辉汪田田袁小丽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4“养植”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计彩娟莉兰凌伟娟如燕市吴江区金家坝幼儿园5儿童的语文:小学语文教学变革的区域样本春文琪查晓红本亚王明珠省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师大学6构建“读写社区”的实践研究雷燕世建丁庆军蔡绪稳吉建和市实验小学7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的建构与教学实践探索双金朱萍林春朱志林吴静市东路小学8“言意共生”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树华小琴国庆培娟徐丹阳如皋市安定小学9数字化环境中语文教学式的研究和实践贾秋萍戴晓娥高红朱兰孟亦萍市同济中学10语文生命化课堂理念特征与实践深化研究震勇徐立刚涛王晓青、团思省新海高级中学11生态语文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蔡明朱治国芳祝荣泉徐艳霞蔡明生态教育团队家港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12创新·引领·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共同体打造与探索本亚步进逊才周杰成前师大学13基于数学史的小学数学教育实践研究辉蔡宏圣省启东实验小学14基于思维发展的小学数学开放题教学探索与实践传冈徐正洲市第二小学15教育哲学观下的中学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祁建新16初中数学实验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建构董林伟朝仁维坤朱建明喻平、谭顶良、马敏、琼省教育科学研究院17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外语课程多样化建设实施路径连凯尚媛媛爱云余卫星黄蓓外国语学校18中学政治(品德)“品位课堂”的实践探索靳忠王恒富梅冬贵芳义桥市邗江区美琪学校19小学品德教学策略与行为诊断金怡胡春娜马小英胡莉英喆工业园区星海小学20中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探索捍维云武兴华学忠祁建军高级中学21初中学段化学学业评价标准的实践研究剑春朱纷陆建源周波叶菁市教学研究室省中小学教研室市第五十四中学、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淮区教师发展中心22初中情智物理教学实践研究滕玉英徐卫华栋强黄华陆海均海门市东洲中学23多元化物理实验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与应用飞会吕彤徐正黄清省外国语学校市吴中区东山中学24基于科学本质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研究江敏保志明戴建良王延广徐守兵市金陵中学25依托“生物科学探究基地”,着力促进学科教学变革廷华龚雷雨洁燕波时晨市辅仁高级中学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6具有“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十年建构与探索万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7面向真实世界的普通高术课程实施体系研究与实践顾建军丹沁海林田武奎段青师大学省天一中学市教学研究室28综合实践活动区域课程建设徐燕萍市平江中学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9画育童心:睢宁儿童画60年的探索实践训哲武家兴申艳玲春梅王恂、秀丽、朱永、逊才睢宁县实验小学睢宁县睢城实验小学师大学30小学主题整合课程的实践研究朱爱华钱祖宏石春红沙建华章小英省如皋师学校附属小学31点燃儿童思维的场景学习实践研究传庚王红周小慧秋枫胡晓虎市三牌楼小学32小学全息学习的型建构和实践推进金一民顾惠芳春媚周振芳雄33传承、发展与创新:“式学校”文化育人式的探索与实践娜兄武王雯静琳娜巍、袁亦、王斐、朱嫣、庆华市平江实验学校科技大学34“乐学”教学体系的实践建构钱阳辉明霞乔炜彤彤省师学校附属小学35教学育人:普通高中学科组专业化建设唐江澎夏雷震佟柠江宁志文、兴航、梁国祥省锡山高级中学36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朱永新许新海荣伟俞冰艳秋大学市教育局37区域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的实践研究朱志平小福宋德龙朱洁如车言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38重构校园生活:普通高美育课程体系建构培明戴加成马维林印晓明正旭省南菁高级中学39“学讲行动”:地级市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样本市教育教学研究室40用成长记录平台解决综合素质评价难题的实践吕建董裕华秀峰勤建东(职业教育类,10项)序号推荐成果名称成果主要完成人成果主要完成单位1234第5及其以后12第3及其以后1中职电气专业网络学习空间创新设计与应用跃东晓华章余纪慧蓉卫省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上发电子2大师工作室引领下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培养的实践研究臧其林施伟萍周敏兰曼健、海锋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3国际校企合作的汽修专业“BEST”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创新周褚新浩吴小玲钱锦海泉、雪金陵中等专业学校4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体系研发与实施志军方健华东江朱方新丛开源、传兵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省中等专业学校5“四我·五位·7S”校企深度合作培育学生素养的创新实践王稼伟成洁曾海娟劲平过磊、庆胜、朱晓林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一汽解放汽车柴油机厂威孚高科集团股份6积极教育视域下的“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永惠寅庆堂常征周亚娟、曾光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清华大学心理学系7知技并重、因类施策、多元发展——省提高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创新实践庄西真雨平林伟臧志军王稼伟、汉荣、宗宝、周如俊、志平、永清、明成理工学院省教育考试院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通州中等专业学校、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灌南中等专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8职业学校魅育的整体构建与实践梅纪萍周浒跃兵汤元军储德发9“国钧人才观”引领下“双核驱动、双轨融合”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维俭黄小璜戴卫银耿淬邱逸峰、鲁永进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10面向人人、多重选择、差异教学——中职区别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孔祥富建康程林正珏叶昌宝省句容中等专业学校(高等教育类,40项)序号推荐成果名称成果主要完成人成果主要完成单位1234第5及其以后12第3及其以后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集群建设洪银兴扬安同良坤荣从来大学2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的“三维六域”教师教育类课程群的开发与实施丁锦宏邓宏宝许映建王珏志泉、祖祥、建平、王灿明大学3尚师德厚基础善融合强能力学前教育研究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构建顾荣芳虞永平郭良菁邱学青俊、王海英、永英、杜悦艳、晶波师大学4汉语言文学师生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徐林祥柳宏立兵韦冬余昀大学5创新创业导向的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研究生工作站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汤龙毅书亮朱阿兴在宏、JosefStrobl师大学6化学专业大学生科创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与实践贾叙东朱成建露洪侯文华育佳、剑荣、束羽大学7“工程精英”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理工大学的探索与实践廖文和黄爱华杜伟车文荃王浩平、周双喜、夏立、鞠晨鸣、胡访、裴钰鑫理工大学8多元协同培养机电融合卓越创新人才秋菊化春键可王利强武美萍、海卫、毅江南大学9工程力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高存法邓宗白唐静静星史治宇、建平、丽、严刚、金栋平、先斌航空航天大学10基于“5C”理念强化能力培养推进电子信息类专业工程教育改革郭宇锋芫健程勇王伟、恒新、肖建、经素、科学、陆音邮电大学11基于工程创新研究的能源动力类大学生实践教学改革钟文琪肖睿朱小良王明春周克毅、归柯庭、小松、吕锡武、华、九法、司风琪、舒宏东南大学12金属材料工程“全素质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程晓农娟袁志钟邵红红强大学13面向产业急需的本硕博一体化交叉复合型微电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伟锋徐申仲雪飞时龙兴智群、汤勇明、立涛、吴建辉、军、凌明、单伟伟东南大学14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纳米专业创新人才“三融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述汤王穗东季晶阳庄、廖良生、旭辉、JohnMcleod、IgorBello、DavidSeath大学15校地联合、产教融合、知行耦合面向地方产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方海林世伦陆勇倪自银爱东、洪林、青、蔡小平、振海工学院16学生全面覆盖校企全程协同纺织工程专业“卓工计划”的实践与创新高卫东王鸿博春萍徐阳高明、梁惠娥、黄锋林、如如、周云龙、丛洪莲江南大学17学做融创通合一体──建筑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系统改革与实践王建国冬青鲍莉世界薇、朱雷、彤、向锋、夏兵、嵩、傅秀章东南大学18重创新要素、强全链培养,着力提升自动化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吴晓蓓王海梅吴益飞银伢胜、郭健、戚国庆、蓉华、郭毓、庆伟理工大学19“本研衔接、寓教于研”培养作物科学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的研究与实践董维春丁艳锋王源超朱艳高学文、黄骥、洪德林、洪晓月、俊龙、阿英、叶永浩、晓光农业大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