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考历史背诵资料

bin****8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8.53KB
约21页
文档ID:56690906
中考历史背诵资料_第1页
1/21

中考历史背诵资料中考历史背诵资料篇一:中考历史必背资料中考历史必背资料(终极版) 中国古代史 1、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汉族的前身——华夏族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初祖” 2、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通过民主推选首领,这种方法叫做“禅让制” 3、西周实行分封制 4 5、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 、度量衡;焚书坑儒;击匈奴,筑长城 7 8 910 11 12、唐玄宗前期,—— “开元盛世” (全盛时期)13、14 15、明朝——八股取士,1905 年——废除科举制16 17 18 19、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统一 20、一五计划期间,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西藏21 22、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 、南方战乱较少(2)南方自然条件较好 23 24、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25 26 27 28 293031 32 33 34 35 36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手工业——“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7 38、唐朝发明雕版印刷术,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940 4142 43 44454647484950 楼梦》51 52 53 54 5556、明朝的董其昌有“颜骨赵姿”之美。

5758 59 60 61、赵孟頫的画被称为“神品” ; 62 中国近代史 1184221895)——割台湾——赔款—设工厂—增设通商口 5、中国近代化探索:学技术(洋务运动)——学政治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思想(新文化运动)67 8、洋务运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9 10 11 黄埔军校 12、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民族、民权、民生,合称“三民主义” 13、1911 年 10 月 10100 周年 14、 使民主共和观念(思想功绩)深入民心 1516、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是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 17 18 19、 20 21、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和科学 2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 23 242526、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是南昌起义() (周恩来) 2728 年 4 月)29 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30、长征的经过: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甘肃会宁三军会师——长征结束31 3233 34、中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 35、日本军队进行了南京大屠杀,屠杀中国人达36 3738、 39、1945 40、 41、194742 43 44 手推车推出来的。

” 45 46 中国现代史 1、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标志: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2、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3、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统一 4、1950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5、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基本任务:1953—19576、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阳第一机床厂、东北工业基地、武汉长江大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等 7、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 宪法8 1956 年底)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9 10 11 1213 14——1966151966 年——1976 年 16 质下降、经济遭重大损失等 17 内容: 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181920、1978 年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分田包产到户) 21、1980 年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后来增设海南经济特区、新疆喀什经济特区 22、党的十二大(1982 年)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3、党的十三大(1987 年)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基本路线和“三步走” ; 24、1997 年,党的十五大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2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26、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 ,维护国家统一 27、1997 年 7 月 1 日 ,香港回归 1999 年 12 月20 日,澳门回归 28 29 30、1953 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原则 31、1955 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32、1971 年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3 3435 36、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世界历史 1 2 3 4 56 7 891011 12——多次打败反法同盟 13 14151617181920 (2)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3)提倡“文明开化” ,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21 2223 2425 26 2728、1916 29、1918 年,德国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它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灾难, 伤亡惨重 3031 32、 《九国公约》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 1921 篇二:XX 年中考历史完整复习资料中考必背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史部分 1.北京人、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 (1)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到约二十万年,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能够直立行走,手发展较快,变得灵活,脑也在缓慢进化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北京人用手使用工具劳动,把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他们还把树枝砍成木棒石器和木棒是人类最早的劳动工具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用火烧烤食物,还用火照明、防寒、吓跑野兽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步,增强了他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生活很艰苦这是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2)半坡遗址: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 6000 万年①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粟,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还种植白菜等,兼有饲养猪狗、渔猎等经济活动②已经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③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称为新石器时代④制作和使用陶器⑤半坡遗址反映了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特点 半坡人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3)河姆渡遗址:距今约七千年到五千年,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

①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种植水稻,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水稻的国家②能建造房屋,建筑结构比较复杂,技术要求很高的干栏式房屋,过定居生活③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称为新石器时代④制作和使用陶器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饮水比以前方便⑤河姆渡遗址反映了长江流域农耕文化的特点 (4)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异同: 相同点:①都位于大将大海流域;②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③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④都已会建房;⑤都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 不同点:①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河姆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②房屋的样式不同,半坡聚落房屋时半池穴式,河姆渡聚房屋时干栏式;③种植物不同,半坡聚落种植粟,河姆渡聚落种植水稻 (5)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那时候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受到尊敬这一时期,人们过着平等的生活,没有贵贱贫富和阶级的差别 (6)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的意义:摆脱了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改善了生存的环境,扩大了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2.黄帝的传说:大约 4000 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黄帝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明勇敢,取得了最后胜利。

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始祖” (1)尊黄帝为“人文始祖”的原因:我们尊黄帝为“人文始祖”是因为他开启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先河,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源头 (2)全球化时代中华儿女如何认识黄帝:今天,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正走向世界,黄帝则是中华民族进一步走向世界的精神旗帜,是中华文明继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中华儿女认同的文化标志 (3)大禹治水的方法: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3.夏朝建立和夏商周三代的更替 夏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由禹于约公元前 2070 年建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都城在阳城统治中心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 夏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桀,暴虐无道东方的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强大起来,打败了夏建立商朝(约公元前 17世纪初——公元前 11 世纪) 公元前 11 世纪中期,周武王得到姜尚等人的辅佐,强大起来前 1046 年,在牧野之战中,取得胜利商纣自焚,商朝灭亡武王伐纣,是我国古代的一次著名战争商纣也是我国古代一位暴君,曾炮 制“炮烙之刑” 4.西周分封制:周朝建立后,分封了大大小小 71 个小国,有的国君叫诸侯。

(1)目的:为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2)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 ,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 (3)诸侯的义务: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定期朝觐、纳贡和服役 (4)影响/意义/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巩固了统治,扩大了西周的影响,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5.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 (1)春秋争霸: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从公元前 770 年到前 476 年,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被称为“春秋五霸” 管仲改革,是齐桓首霸的基础,以“尊王攘夷”为号召,通过葵丘会盟成为首霸晋楚城濮大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使得晋文公成为霸主 (2)战国七雄: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因各诸侯国连年相互战争而得名三家分晋(指赵、魏、韩三国)和田氏代齐形成了齐、楚、秦、燕、赵、魏、韩并立的局面著名战例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其中前 260 年的长平之战空前激烈,最为有名 (3)战国时期政治、外交政策:“合纵连横” ①合纵:齐、楚、燕、赵、魏、韩等六国之间联合抗秦,代表人物:魏国的公孙衍 ②连横: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代表人物:秦国的张仪 6.商鞅变法 (1)目的:战国时期,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在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

秦国的商鞅变法是其中比较彻底的 (2)主要内容:(公元前 356 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实行变法) ①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五家为一“伍” ,十家为一“什” )②奖励生产③奖励军功④承认土地私有⑤推行县制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地方)⑥统一度量衡 (3)历史作用:(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经过商鞅变法,①秦国废除了奴隶制,发展了封建经济,②军队战斗力加强,秦国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③为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4)影响/结果:商鞅变法体现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沉重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属于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5)对今天改革的启示:①衡量改革是否成功不能以个人得失为标准,而应以改革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为标准所以,商鞅虽然被处死,但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改革还是成功的②在今天的改革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阻力,但是我们也应该像先人们一样,坚定改革的信念并推进改革的进程③个人的命运只有与国家民族的前途结合在一起,才能体现个人自身价值 7、百家争鸣、都江堰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墨家: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