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检测题(90 分钟 100 分)一、 (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4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拱桥(gōng) 彩虹(hóng) 高粱(liáng) 纨绔(kù)B.恢复(huī) 不朽(xiǔ) 河堤(dī) 沏茶(qī)C.强劲(jìng) 赡养(shàn) 蛊惑(gǔ) 煞风景(shà)D.丘壑(hè) 蔷薇(qiáng) 油漆(xī) 诘责(jié)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桥墩 序幕 雕刻 就地取材B.口吻 衬托 矫健 前瞻后顾C.回廊 寂寞 芭蕉 别出新裁D.殿试 肃穆 啜泣 迥然不同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删去后不影响句意的一句是( ) (3 分)A.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B.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C.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D.《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 ,大约建成于公元 282 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4.下列句子,排列序号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①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②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③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④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A.②③①④ B. ②③④①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5.下列有关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苏州园林》围绕一个中心,分层次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点,条理清晰。B.《故宫博物院》由北到南逐次 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C.《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介绍石拱桥知识的说明文。D.《桥之美》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 的 小 品 文 , 意 在 发 掘 桥 在 不 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二、 (本大题共 13 小题,共 36 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 分)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2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6.通读选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 (2 分)7.第 1 段用“单调”来形容开窗对着白色墙壁的感觉,为什么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就能去掉这种感觉?(2 分)8.选文第 3 段文字都采用了何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9.第 3 段中的加点词语“极少”和“大多”能否去掉?为什么?(3 分)(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3 分)①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②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而且要具有画意窗外花树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乃模拟枯木竹石图重姿态,不讲品种,和盆栽一样,能“入画” 拙政园的枫杨、网师园的古柏,都是一园之胜,左右大局,如果这些饶有画意的古木去了,一园景色顿减。
树木品种又多有特色,如苏州留园原多白皮松,怡园多松、梅,沧浪亭满种箬竹,各具风貌可是近年来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品种搞乱了,各园个性渐少,似要引以为戒宋人郭熙说得好: “山水以山为血脉,以草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 ”草尚如此,何况树木呢?我总觉得一个地方的园林应该有那个地方的植物特色,并且土生土长的树木存活率大,成长得快,几年可茂然成林③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立峰是一种抽象雕刻品,美人峰细看才像九狮山亦然鸳鸯厅的前后梁架,形式不同,不说不明白,一说才恍然大悟,竟寓鸳鸯之意奈何今天有许多好心肠的人,唯恐游者不了解,水池中装了人工大鱼,熊猫馆前站着泥塑熊猫,如做着大广告,与含蓄两字背道而驰,失去了中国园林的精神所在,真太煞风景鱼要隐现方妙,熊猫馆以竹林引胜,渐入佳境,游者反多增趣味过去有些园名,如寒碧山庄、梅园、网师园,都可顾名思义,园内的特色是白皮松、梅、水尽人皆知的西湖十景,更是佳例亭榭之额真是赏景的说明书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人临其境,即无荷风,亦觉风在其中,发人遐思④远山无脚,远树无根,远舟无身(只见帆),这是画理,亦造园之理园林的每个观赏点,看来皆是一幅幅不同的画,要深远而有层次。
“常倚曲阑贪看水,不安 四壁怕遮山具体点说:建亭须略低山巅,植树不宜峰尖,山露脚而不露顶,露顶而不露脚,大树见梢不见根,见根不见梢之类但是运用上却细致而费推敲,小至一树的修剪,片石的移动,都要影响风景的构图真是一枝之差,全园败景拙政园玉兰堂后的古树枯死,今虽补植,终失旧貌至此深深体会到,造园困难,管园亦不易一个好的园林管理者,他不但要考查园的历史,更应知道园的艺术特征,等于一个优秀的护士对病人作周密细致的了解选自《说园》 ,有删改10.文章开篇说中国园林是“一个综合艺术品” ,文章从哪几个角度说明了它“富有诗情画3意”?(3 分)11.②③段中的画线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 分)12.精读第②段,回答问题 (4 分)(1)用原文回答: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有哪些特点?(2)作者为什么认为“一个地方的园林应该有那个地方的植物特色”?13.自选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的画线句 (3 分)(三)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13 分)春访苏州桥周成轩柳丝儿拂绿大地的时候,我想起“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的诗句,兴致勃勃地来到苏州 苏州河道纵横城内外,大小古桥点缀其间从唐代到清末,苏州桥始终在 300 座以上。
元初,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游历苏州时赞誉苏州为“东方的威尼斯”苏州成为经济发达、商业繁荣的“江南都会”,都是因为有了交通便利的苏州桥苏州才子佳人如云,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形容苏州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来到苏州东南十几里处,就是名字奇特的玳玳河,有名的宝带桥横卧其上,它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向我讲述过去的事情该桥始建于唐元和年间,但不知在何年桥毁坏了现在的这座桥重修于明代正统七年怀着虔诚之心,我走上这座 72 孔的长桥,仿佛走在遥远而迷茫的唐风明雨里,用手触摸 27 孔与 28 孔之间的那座 3 米高的石塔,一种古朴的气息从无言的塔身上传递出来,走过长长的宝带桥,我频频回首,留恋这条飘动在绿色原野上的玉带 在众多的苏州桥中,最富诗情画意的当数枫桥了枫桥本是苏州常见的一座单孔石桥,可是,桥以诗“贵”,自从唐代诗人张继的诗《枫桥夜泊》一出,吟咏枫桥的诗歌无数,于是“诗里枫桥独有名” 坐在桥旁的石栏上,我想象着千年前的那位一袭青衣的孤独诗人,他坐在船上独斟独饮,面对美妙的枫桥夜色,满怀羁旅的客愁半夜时分,从不远处寒山寺传来阵阵的钟声,使他灵感顿生,回到船舱里,急就那首传唱千古的名篇。
走过枫桥,我走进心仪已久的寒山寺,站在诗人张继坐像前满怀崇敬诗人已去一千多年,可我们并不觉得他走得遥远,他分明就活在那首情味隽永的唐诗余韵里一千多年来,多少桥灰飞烟灭,而这座原本很普通的枫桥, 因为这首诗,而终于保留下来潋滟的春光中,旅人游而忘返,陶醉不已除了名桥,在我住的小旅馆附近,还有一座无名小桥黄昏时我游桥归来,总见她披了金色的纱衣伫立在水上她的名字叫朱雀桥,我想了半天才想起那句诗是“朱雀桥边野4草花”,这里并没有“旧时王谢堂前燕 ”,但她仍然是有故事的,只不过我来不及打探了当我流连其他异彩纷呈的苏州桥时不禁喟叹,苏州何止有园林艺术,而且还是造桥的王国看那些玉环似的石拱桥,桥身曲线优美柔和,桥下清流可掬大大小小的单拱桥,大者高耸如驼峰,气势非凡﹔小者玲珑典雅,古朴盈然平添无限姿趣的多孔桥,倒映在水中如一串珠链般的圆环还有那曲折回桥,蜿蜒水面,令人回环顾盼,如痴如醉,廊桥带着屋顶,架于两楼之间,朱栏碧槛,宛如仙境……最使人惊绝的是拱形石桥“引静桥”,仅容一人只身通过,造型独特,雕刻精细,可谓鬼斧神工苏州桥,让我读出来的是美和历史14.文章开头引用诗句有何用意?(2 分)1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4 分)(1)从唐代到清末,苏州桥始终在 300 座以上。
2)一千多年来,多少桥灰飞烟灭,而这座原本很普通的枫桥,因为这首诗,而终于保留下来16.作者为什么“频频回首,留恋这条飘动在绿色原野上的玉带”?(2 分)17.作者写“枫桥”,开始说其“最富诗情画意”,而后又说其“原本很普通” ,前后是否矛盾?(3 分)18.“苏州桥,让我读出来的是美和历史”,“美”和“历史”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试分别列举一例并加以说明2 分)三、 (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0 分)(一)综合性学习(5 分) 你们班想开展一次调查家乡古建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果你是本次调查活动的负责人,请完成下列任务19.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 分)20.请你为本次活动确定几种活动方式 (至少写出三种) (3 分)(二)名著阅读(5 分)21.《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________和________ (2 分)22.鲁迅的《二十四孝图》一文,对古时的所谓“孝”持有怎样的态度?(3 分)四、 (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0 分)23.根据要求作文以“桥”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少于 600 字5参考答案1.B(A.“拱”读 gǒng;C.“煞”读 shā;D.“漆”读 qī。
)2.C(新—心 )3.C(A.“比较”一词删去后少了限定的程度;B.“几乎”一词删去后范围变大了,不符合实际;D.删去“有记载的”就变成无根据的猜测了 )4.A[句子排序主要根据语句间的逻辑联系和前后照应方面判断一、注意上下文的句式要相互对应;二、注意总起与分承的照应;三、注意句子结构的照应;四、注意词语的照应 在具体做此类题时,首先,要确定首句或尾句,再排列中间句;也可以从局部入手,再向整体扩展其次,要根据相关的词语判断出文段所采用的具体顺序若是有明显的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便是时间顺序若是有明显的表示空间方位或处所的词语,便是以空间顺序为主(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远到近、由内到外等) 如果不是时间顺序,也不是空间顺序,便可判断可能是逻辑顺序(总分、因果、主次、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一般到特殊等) 再次,要抓住语言标志:如代词的指代内容,连词(包括关联词)的连接对象,一些特征性词句(如“总之” “因此” “这样” ) ,表示顺序的词语、前后对应的词句等等]5.B(《故宫博物院》是由南向北进行介绍的 )6.从局部概括说明苏州园林注意图画美的特征 (说明文中概括选文大意,我们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通读全文,寻找重点句。
二是从选文中寻找重点词语三是找文章的过渡句选文中第 1 段就说了“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后面的内容也是围绕此句话展开的,可见此句话就是本选文的重点句我们总结选文主要内容时,可从此重点句入手概括 )7.有色彩,减少单调感;有图画,增添观赏乐趣 (此题需要我们根据文意加以总结我们在总结答案时,可围绕“图画美” 、避免单调的“白色墙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