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新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观后感心得 最新抗美援朝成功70周年观后感心得【篇1】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9月,美国等国以“联合国军”的名义在仁川登陆,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朝鲜半岛北方,快速向中朝边疆推动虽然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巩固政权、复原经济的紧迫任务,但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恳求,中共中心多次召开会议,经过反复权衡,在10月上旬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艰难决策在这场异样残酷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创建了人类斗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核在长津湖、龙源里、松骨峰、大同江、上甘岭……志愿军战士们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寒冷,在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中纵横驰骋、浴血奋战,以劣势装备进行殊死搏斗,面对敌人飞机的密集轰炸,志愿军坚守阵地,决不后退一步 在朝鲜上空,志愿军空军面对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空中力气,两国空军作战实力悬殊一群年轻的共和国雄鹰,凭借英勇坚韧、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敏捷机动的战术战法,不断在实战中书写传奇,取得令世人震惊的辉煌战绩,打破了美国空军不行战胜的神话。
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中涌现出多数英雄人物:罗盛教、黄继光、邱少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最可爱的人正是这些人民英雄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将世界头号强国击退,同时也锻造了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自强品行和必胜信念 美军在回忆文章中写到:中国士兵是坚韧的敌人,他们虽然没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携带制造粗劣的手榴弹,爆炸力不及美军的一半,粮食是用米和杂粮磨成的粉……但是,他们恒久向前作战,奋不顾身……战后,美军对志愿军做出这样的评价:这是世界上唯一一支能用步卒围歼机械化部队的军队,步卒战术堪称巅峰,这是只有中国才能做到的奇迹 国防高校教授刘光明这样阐释抗美援朝精神的丰富内涵:抗美援朝战斗取得宏大成功,靠的'是中华儿女英勇坚韧、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场战斗不仅是武器装备的对抗,更是钢铁意志的对决 纪念斗争是为了珍爱和平,纪念英雄是为了守护正义70年来,宏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穿越时空,始终放射着绚烂的光线抗美援朝斗争的成功告知我们,一个敢于亮剑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世界上赢得尊严英雄们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正如耸立在民族复兴航程中的灯塔与坐标,呼唤着中华儿女在逐梦路上奋勇前行。
牢记历史,缅怀英雄,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坚持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直面挑战,勇于创新,在新的起点上,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最新抗美援朝成功70周年观后感心得【篇2】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27日美帝国主义派兵入侵朝鲜,并侵占中国领土台湾9月15日,美军集中七万余人在仁川登陆,并疯狂北犯 以美国为首的侵略军不顾我国政府的一再警告,于10月1日悍然越过“三八线”,并接着向中朝边疆鸭绿江和图们江进犯,同时以空军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疆城镇和乡村,我国平安受到严峻威逼 在这严峻的关头,党中心和领导毅然决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明决策,快速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于1950年10月19日开赴朝鲜,与朝鲜人民军一起,抗击以美国为首的`16个国家的军队组成的所谓“联合国军”及其所指挥的南朝鲜军 与此同时,我国人民热情响应党中心和领导的号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 抗美援朝作战,历时两年零九个月从1950年10月25日起,以运动战为主,连续进行了五次战役,把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赶回“三八线”,迫使对方转入战略防卫,接受停战谈判。
从1951年6月中旬起,以阵地战为主,挫败了对方多次局部进攻,并粉碎了对方“绞杀战”、细菌战和侧后登陆安排同时,也主动地实行了多次凌厉的攻势 至1953年7月,经过金城战役的殊死较量,对方在遭遇重创之后,不得不同朝中方面签署停战协定至此,抗美援朝斗争成功结束 抗美援朝斗争是异样激烈而又残酷的,我志愿军面对美军的飞机、大炮和坦克等现代化武器装备,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英勇善战,最终战胜了敌人,完成了任务,打出了国威、军威,是当代“最可爱的人” 最新抗美援朝成功70周年观后感心得【篇3】 今日,我观看了一个云队课,主题是致敬抗美援朝,讲的是1950年美国对中国开战,一些关于那时的装备,英雄,物资等背后的故事 的屏幕上,主持人正在和一个女孩站在纪念抗美援朝纪念馆里,在那里,他们看到当时我们中国志愿军用的装备,可谓琳琅满目,但让人泄气的是这些武器只有不到一两件是中国人制造的,大多数都是英国,日本,美国等地方制造的,全都是从战场上捡回来的他们还看到了一些记录和图片,那时大约进入冬天,他们跨越河流,包要在头上顶着,裤子要挽起来,鞋也要脱掉,那时大约零下三十摄氏度。
这下,他们足够证明白自己,他们坚持不懈,饿了没有饭吃,只吃炒面,吃雪!渴了没有水喝,就光喝茶尿!即使受了那么多的苦,那么多的累,他们也坚韧不屈,鸭绿江大桥被一次次地炸毁,但我们也一次次地修复,而且证明中国人还有团结精神,有口号,大家一起坚守信念,这些都是我们成功的缘由 此外,还有很多英雄的雕像,故事,比如不顾自身安危,为战友挡下子弹的黄继光,还有为了完成潜藏任务而被燃烧弹击中烧死的.邱少云,还有孤身奋战,当队友全部牺牲时奋不顾身用火箭弹炸毁敌人暗堡而差点送命的孙家禄 看完这个云队课我想对那些英雄们说:感谢你们,假如没有你们,就没有今日的祖国,我不但要好好学习,还要向你们学习视死如归,坚持不懈的好品质 结语:70年,岁月长河中的一簇浪花,70年,历史画卷上的一个逗点,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保家卫国战,历经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珍贵的生命,最终赢得了抗美援朝斗争的宏大成功,传承抗美援朝精神,接着奋勇前进! 最新抗美援朝成功70周年观后感心得【篇4】 今日学校组织我们观看团中心推动的“致敬抗美援朝”云团课、队课早听说是要带我们去观看抗美援朝时拍下的宝贵照片,我心中充溢了激烈和新奇。
活动中,我看到了许很多多关于抗美援朝的历史图片这些图片记录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情,讴歌了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中国志愿者的英雄壮举和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革命主义精神让我们充分了解了这段历史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架青年志愿者的飞机,那些志愿者曾经就是乘坐着这架飞机来到朝鲜反抗美军的,因此,这架飞机也存在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在朝鲜牺牲的.十几万名烈士,他们是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罗盛教等多数先烈的鲜血,洗染了成功的军旗,浩荡的铁流里,我望见了他们伟岸的身躯是他们,在为民族争解放,为人民争自由的战斗里,建立了宏大的功勋我们不能遗忘那段历史,更不能遗忘斗争中牺牲的先烈,解放军的丰功伟绩将恒久铭刻在我们心中 听着直播老师讲着抗美援朝英雄们的种种,我的心里总会涌起一股股崇拜之情,同时为自己遇到困难就退缩就感到非常惭愧作为一名21世纪的接班人,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难题总是简单退缩,而抗美援朝英雄们为了世界的和平,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赴汤蹈火,为国捐躯相比之下我遇到的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再说,正是因为多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才换来我们今日的华蜜生活。
假如我们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那么明天怎么去为祖国做贡献呢? 有句话说的好:“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我们应当以先烈们的精神为动力,坚毅英勇,勤奋学习,刻苦钻研,驾驭科学学问,练就过硬的本事,做跨新世纪的接班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裕、漂亮! 最新抗美援朝成功70周年观后感心得【篇5】 今日,我观看了《致敬抗美援朝》的直播主要是讲抗美援朝时期那些英雄的故事 首先讲的是他们运用的物品前面看到几个展示柜,里面摆着一些破破烂烂的衣服之后还看到了一个展示柜,里面全是尘土后面全是枪,基本上每个都被火烧过 还有一个枪是单独放的听说,虽然那把枪很一般,但是运用它的人不是一般的人他叫黄继光,当时,他不顾一切地冲进枪林弹雨中,用胸口堵在敌人的枪口上,用生命为战友们夺取成功赢得了珍贵时间他在上战场之前曾给他妈妈写过一封信:“妈妈,我可能会在之后的斗争中牺牲因为,只要有打仗就有牺牲不过假如我死了,那您也别难过您应当感到傲慢和骄傲因为,我将会成为下一个英雄你想,假如你敢不顾一切地冲进枪林弹雨中,还用胸口堵住敌人的枪口,那得要有多大的志气和胆识啊!所以,这就说明了那把枪为什么要单独放了。
因为它所含的意义重大! 还有一个宏大的英雄,叫邱少云当时,他和战友趴在草丛里埋伏着,突然,敌人的一颗燃烧弹丢在他身边,草丛燃烧了起来,他却一动也不敢动一下因为一动就会暴露目标,战友们就会受到更大的损害甚至有全军覆没的危急最终,为了保全战友及部队,他硬是忍住大火烧烤的难受纹丝不动被活活的烧死了假如是别人,那确定做不到这种程度所以,我觉得他为了顾全大局而牺牲自己的做法太宏大了! 同学们,用不着繁琐的举例,你已经可以了解到我们的战士,是怎样的一种人这种人是什么一种品行,他们的灵魂是多么的漂亮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和善爱好和平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傲慢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傲慢,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骄傲! 现在,大家都提倡“从小学先锋,长大做英雄”有些地方,要训练别人模拟在战场上的情景只见他们拿着枪,从小小的洞里面钻了出去,然后又从一面墙上跳了过去,接着再用手抓住杆子往前走,就似乎抓住藤蔓一样看来,在打仗上少不了这些动作的 从小学先锋,长大做英雄致敬抗美援朝,致敬英雄们! 最新抗美援朝成功70周年观后感心得【篇6】 朝鲜斗争,1950年6月起先,经验三年,最终1953年7月,朝鲜与韩国以“三八线”为界结束。
中国军人在朝鲜斗争中表现了英勇、坚毅,战胜美国,使全世界重新相识了新中国《决战朝鲜(上下)》全面展示了朝鲜斗争,从决策到斗争过程,直到最终的结束作者李峰,湖北省作协会员,专研于文史军事领域,著有《决战长空》、《中国海魂》等本书主要记述了朝鲜斗争,从起先到结束的全部过程,同时侧重于中国军人加入朝鲜斗争的表现抗美援朝中,中国军人呈现了他们的尊严,英勇、坚毅等多种高尚的品质在现代设备、武器等条件与敌人无法比拟的状况下,我们依旧完成任务,取得了成功 在内容上,《决战朝鲜》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上册的前三章,看清国际、国内的情势1950年,新中国处于建国的初期,整个国家千疮百孔,一片废墟,经济上一塌糊涂,国内土匪猖獗,蒋介石还占着台湾岛中国纠结出兵与否,最终还是无论从道义上还是从保卫中国的角度上,确定出兵其次部分,抗美援朝的'整个斗争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战略反攻、运动战;其次阶段是相持阶段、阵地战,斗争总是残酷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共计战斗损失三十九万余人第三部分,斗争的结尾,李奇微在回忆录中曾写道,“中国人是坚毅而凶恶的斗士较之朝鲜人,他们是更加文明的敌人1953年7月,朝鲜斗争结束。
在写作上,作者诠释了朝鲜斗争的整个过程,同时在写出了关于朝鲜斗争各国领导人决策的“心怀鬼胎”,不为人知的“隐私”另外,书中有插图,还原了当时斗争的真实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