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石化勘探院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8.61KB
约9页
文档ID:534493587
中石化勘探院_第1页
1/9

未开发储量价值量评价思路及方法张中华 1 李留仁 2(1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2 西安石油学院,陕西西安,710065)摘要:以注水开发油藏井网密度与单井增加可采储量特征分析为突破口,建立了未开发储量或新探明储量 品位特征值计算模型,论证了储量品位特征点的存在及其与主要地质参数的关系结合一定经济条件下新 钻井增加可采储量经济界限要求,建立了反映储量静态价值量分布及计算模型,提出了静态法评价储量品 位及价值的新方法关键词:品位特征值;经济界限;静态价值量;效益特征点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针对未开发储量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一直是广大石油科技工 作者探讨的问题,也发表了诸多很有价值的文章,这些方法主要包括比较成熟的现金流量法、 新井初产经济界线类方法和模糊评判类方法等,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储量的开发效益或品 位但是由于上述方法依然沿用“从产量预测入手”或从诸多地质参数的主次因素的数学关 联入手的评价思路,因而未能真正解决未开发储量自身价值量的问题从产量入手的评价方 法,实际上反映的是未开发储量模拟开发过程的动态效益,模糊评判类方法所用地质资料齐 全,侧重于地质参数因素的数学关联分析,力图从诸多影响或反映开发效果的地质参数归类 中形成一种综合的评判对比标准,目前也仅仅是对资源优劣做出相对的排序,排序指标或结 果还没有特别明显的物理特征,难以达到实用的程度[1-3]。

本研究认为,应该从另一个角度 来探讨未开发储量的评价问题,未开发储量(或新增探明储量)的评价应该侧重于两方面的 内容:一是储量的品位评价,可以分为地质品位、价值品位等;二是储量的价值评价,即在 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所具有的固定价值以此为思路,本文探讨了未开发储量的价值评价问题, 并建立了资源静态价值量评价方法1 评价方法概述未动用储量技术经济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未动用区块效益排序,为新区产能建设提供 依据就现有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而言,主要有四种:现金流量法、初产界限法、增量成本 法和模糊评判法,各种方法的特点及成熟度不同,其应用状况也不同现金流量法是目前各 分公司常用的评价方法,原理明确,并且可以计算出量化效益指标,是一种比较全面的评价 方法,但是该方法程序复杂、评价工作量大;初产界限法是一种以比较区块单井产能是否满 足经济初产要求的方法,操作简便,但评价内容不够全面,在区块资料较少的情况下较为常 用;增量成本法是国外石油公司使用的一种宏观评价方法,国内就此方法的应用做了一定的 作者简介:张中华,男,1964年 9月生,1989年获石油大学(北京)硕士学位,现为中国 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油田开发的科研工作。

E-mail: zhangzh@1研究,但是没有规范的应用;模糊评判法是一种判断多区块相对优劣的排序方法,由于无量 化技术经济指标,而且技术尚未完善、统一,还无法成为一种标准的评价方法,在实际评价 工作中很少应用(表 1)表 1 常用未动用储量主要评价方法求 要求 要明 说现金流量法定率数 资利参 花投款金 坤3.贷税 本暮松;6.数 成价私率参 项售品用 分销・〉商费Z 额 b期能M产 回吨 资万扮百乞资匕 V 投店资阡 投 ®量 尢初产界限法動油量 产试储 块块块 区区区1丁稳 冋不M的曲量 限亠〔 瓷1.动定3.模糊评判法一量储11.序、王 序 不■ '二 •1刃 2综合分析,现行评价方法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不适应油田开发形势的要求主要是评价方法比较繁杂,需要参数多,评价工作 量大,对所有区块进行系统评价所需周期长,不能实现快速评价和决策;另外由于管理体制 差别,各单位在对未动用区块开发指标测算和经济参数选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评价结果 难以对比,给投资决策带来困难2)评价结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是受基础资料的影响由于未动用区块规模较 小,资料录取少,信息量不够,在评价过程类比借用参数多,并重复引用,造成评价结果不 确定性大;二是受评价方法本身的影响。

现在大多采用的现金流量法要求预测开发工作量和 产油量、产液量、注水量等开发指标,而这些预测工作本身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 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3)反应储量自身品位价值的作用力较弱一是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品位评价指标; 二是用模拟开发过程效益反映储量价值,无法从储量品位及经济条件直接评价储量价值2 储量价值评价思路储量价值量评价方法是考虑到资源的客观存在性,从资源的价值量分析作为切入点建立 的一种价值评估方法从评价的原理上讲,对于一个预投入开发的未动用区块,钻井、地面 及系统配套建设、油气开采成本、原油销售价格等诸多经济因素决定了投资及投入的基本回 报要求,基于这种投资回报要求,可以形成一定油价下不同油藏的开发经济界限(单井增加可采储量经济界限) 另一方面,在对储量品位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构建品位特征模型,用量化的 品位指标与经济界限的对比,就可以建立储量价值模型经研究,反映储量品位的模型可以表述为单井增加可采储量与井网密度的关系、区块单井平均可采储量与井网密度的关系单井增加 可采储量经济界限作为一种随经济条件(油价) 变化的动态尺度,与储量品位模型有机结合,就 可以定量描述未动用区块的经济效益特征与井 网密度(投资)的关系,确定在什么经济条件(油 价)下区块是否具有经济开发价值。

在进行多区 块评价时,通过计算不同区块经济效益特征曲线 (或值),就可以对不同储量区块或整体状况做 出总体评价(见图 1)3 储量品位特征图1价值量评价思路图单井加可储量济-界根据前苏联学者谢尔卡乔夫的研究,水驱开发油藏井网密度与采收率的关系:1—aE = E - e fRDRE d Da———a Er二—油藏最终采收率率小数小数; E】——油油藏水水效率,小效率小数;—井网指指数:小数 f—―井网网密度井井/平方方米里上式说明,对于一定性质的油藏,当井网密度无限大时,水驱采收率将接近于油藏的驱 油效率值;而在井完密度极小(井距极大、井数极少)时水驱采收率接近于零因此,通常 意义上讲, (1)式计算的采收率称为井网采收率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利用谢尔卡乔夫公式分析了国内144个油藏或开发单元的资料,按流 度大小的不同得出了5种类型的最终采收率与井网密度的关系(见表2)0 . 0697112 .843E = 0.38835Rkauo— 0 . 302815令:通过表 2,进一步研究驱油效率、流度、井网密度和采收率的关系,可以得出驱油效率 与流度、井网指数与流度的相互关系式,并建立了适合我国水驱油藏特点的井网密度与采收 率的关系方程:0 .06971a = 0.38835-0.302815b = 12.843表 2 我国油藏按流度分类时采收率与井网密度的关系式类别油藏或开发单元数流度10-3 灿 m2/(mPa. s)统计相关式I13300-600十-0.02012E ” = 0.6031 e fII27100-300十-0.02354E = 0.5508 e fIII6730-100R十-00.02635E = 0.5227 e fIV195-30R十一 0.05423E = 0.4832 e fV18<5R十 一0.10148E = 0.4015 e f■R与谢尔卡乔夫公式对比,a、b分别相当于油藏的平均水驱油效率和井网指数。

由此可以看出油藏的流度是影响驱油效率和井网指数的直接因素根据上述关系,由公式(2)表示的区块平均单井可采储量随井网密度的变化关系和单井增加可采储量的随井网密度的变化关系如下:Q)A NpjANp1=V - ab -f2(6)式中:V——储量丰度,万吨/平方千米A N 区块平均单井可米储量,万吨/井pjAN ——单井增加可米储量,万吨/井p公式(5)、 (6)关系曲线见图2 从图 2关系可以看出:对于一个油藏来说,随着井网密度的增加,单井增加可米储量及平均单井可采储量都存在一个最大值点A和B分别对应井网密度fA和fAB已经证明单井增加可采储量变化曲线与单井平均可采储量变化曲线的交点B就是单井平均可采储量的最大值点,并且单井增加可采储量最大值点对应的井网密度等于平均单井可4-3-3-ZZLL0- >吨万量增或{量储采可井单0. 0 门 0. 0 0f f0 5 A 1 0 B 1 5 2 0 2 5 3 0 3 5 405 03 35 O2 2a a5 ao 51 oa ao5 0 50 5 05数小{率收采网井图2井网密度与单井增加可采储量关系曲线 井网密度(f)采储量最大值点井网密度的二分之一,即f=2fA=b。

区块平均单井可采储量和单井增加可采BA储量最大值如下:MaxpjVa1beMaxCN )= 4 - V •-pb1e2公式(7)、(8)表示了储量的品位特征点,不同的储量品位,如丰度、流度则导致特征 点 A、B 点值的高或低公式(7)、(8)计算值反映了未开发储量或新探明储量因地质参数 不同所固有的单井获取最大可采储量的能力,因此可以作为表征储量地质品位的指标应用 这一指标,结合区块井深、单井投资等就可以求得表征单位井深或万元投资新增可采储量等 储量品位特征曲线,从而可多角度进行区块比选对于图2,从油田开发上理解,对应平均单井可采储量最大值时的井网密度f就是技术B上最优的井网密度单井增加可采储量最大值时对应的井网密度 f 是油田在开发过程中单A井从低效益增加到最大效益时的井网密度对于单井而言从打第一口井开始直到井网密度达到fA时,单井增加可采储量达到最大A值,单井效益达到最大值,但是由于区块平均单井可采储量仍然较低,区块效益低在单井 增加可采储量经济界限要求低于单井增加可采储量最大值时,仅仅说明有部分井(即对应单 井增加可采储量高于界限的井网密度范围井)具有经济效益,区块不一定有经济效益,因此 单井增加可采储量最大值点就是‘单井经济效益临界点'。

对于区块而言,平均单井可采储量最大值点时油藏单井经济效益平均达到最大值当单 井可采储量经济界限高于区块平均单井可采储量最大值时,区块整体无效,因此平均单井可 采储量最大值点就是‘区块经济效益临界点'4 储量价值特征用新钻井经济界限法评价未动用储量区块,实际上就是用一定经济条件下所应达到的经 济界限(单井增加可采储量)与油藏实际的变化规律相比较来判断的油藏自身地质条件所 决定的规律是不变的,而经济条件所要求的单井增加可采储量是随经济条件(油价)变化的, 于是就存在一定的条件下无效益开发的储量在经济条件变好(油价升高)时具有经济开发价 值以一个区块为例分析当单井增加可采储量界限变化时,储量经济效益特征的变化趋势单井增加可采储量等于其经济界限时单井效益为零;单井增加可采储量高于经济界限时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