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初二上册地理知识点③修建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治黄的关键性工程 附:京杭水道: 起、终点 地位 长度 经过省、市 沟通水系 航运量 北京到杭州 世界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水道 1800千米 京、津、冀、鲁、苏、浙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浙江、江苏境内的水道段,仍是重要的运输线,年运输量在内河航运中仅次于长江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3.1 自然资源概况 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供应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特征: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的质量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我国自然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自然资源由于受大某些成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肯定的规律性,但他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是不匀称的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新疆、内蒙古等地由于深处内陆,水气少,云雾少,光照强,太阳辐射总量较多,而青藏高原除上述缘由外,海拔高,空气淡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弱,二者共同作用,使之成为太阳辐射量的地区年太阳辐射量最小的地区是四川盆地,该地区处在东南及西南暖湿气流交汇的地区,年降水量多,云雾量大,造成该地区太阳总辐射量少 3.2 中国的土地资源 6月25日 世界土地日,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最根本的自然资源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根本国情 类型齐全: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我国草地面积广达、居世界前列,为进展畜牧业供应了较好的资源条件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一亿公顷 区域差异明显: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明显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我国的自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 我国土地资源的质量的区域差异 地区 土地资源区域差异 自然缘由 东 部 季风区 北方地区 集中了全国90%的耕地和林地,土地生产力高 以旱地为主 雨热同期,土壤肥沃 平原宽阔,耕地多,但热量较少,降水较少 南方地区 以水田为主 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富 西北内陆区 以草地和荒漠为主 光照充分,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缺乏 青藏高原区 土地生产力较低 光照充分,但热量缺乏 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实行的措施 土地类型 存在问题 主要缘由 实行的措施 耕地 耕地面积削减 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进展占用了一局部耕地,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现象严峻 一方面切实爱护耕地,另一方面适当开开荒地。
林地 滥伐森林,面积削减 治理与利用不尽合理 严禁滥伐,盗伐森林 草地 1/3的草地患病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 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再加上治理不善 划区轮牧 3.3 中国的水资源 3月22日 世界水日 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 时间安排不均及解决措施: 具有夏秋多、冬春少 解决措施 修建水库 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地区分布悬殊及解决措施 解决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