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与新加坡的区别亚洲的发达国家里,比较典型的要属日本和新加坡了因为它们都比较完整,而且有典型的民族特征,但经过精心甄别,还是会发现其中之异一、风景(图:富士山附近)日本地跨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所以它的北海道气候像我国的东北,九州(南部)气候像我国的苏杭一带而新加坡地处热带,接近赤道,终年呈现热带雨林气候 二者在地貌和植被类型就可以看出明显差别另外,日本有明显的起伏地形,河流、平原、丘陵和高山等均可看到,而新加坡只是一个岛国,(图:新加坡热带动物园)人为的地貌比较多,据当地一位 70 多岁的老人说,新加坡的很多树木都是从印尼和马来进口的二、市容日本有比较明确的城乡差别,虽然这差别要远远小于我国他们的乡村虽然以田地为代表,但每户院中都会整齐地停放着丰田车,(图:日本郊区)院墙是石块垒沏而成,这些石块虽然大小不一,却排列有序,石缝中都会人为是栽花,与院中的木屋相应,显得十分温馨 新加坡的祖屋较多,有点像我国的青岛和大连,想必那也是殖民地的遗留物而两国的绿化程度都相当高,空地儿都会有草坪,却少有蚊蝇图:新加坡街巷) 日本的城市马路上以日本本国车型为主,丰田最多,其次是本田和尼桑、马自达和富士。
图:东京街区)我数了一次,在跑过的四十辆车当中,丰田 24 辆,本田 7 辆,尼桑 6 辆,马自达 5 辆,富士 3 辆,剩下 5 辆是欧美车 (图:新加坡居士林)两国寺院都比较多,而且香火很盛,听经的人远远多于磕头的人,当然,讲法的和尚也会天天有,他们有的会带着善男信女做功课,有的会集中一些世俗之人听经闻法特别是在新加坡的居士林,就像一所佛教大学一样,有教室,有食堂,有图书馆,也有客厅……说到干净,可能是没有沙尘暴的缘故,每个城市几乎都不见尘土飞扬的场面,甚至于见不到灰尘,当然各个角落也几乎见不到垃圾日本的小巷很美,像上海的弄堂,却少有人走过,因此也许会发生戴望舒《雨巷》中的情节 三、人文大阪、神户、京都、东京等城市虽然有不同的风格,然而市容都差不多,虽谈不上美,但人文气氛显得比较规范,这同新加坡一样,比如在商场或地铁的滚梯上,站立都统一站在左边,把右边腾出来让给走动者又比如在地铁或是公车上,“特殊座位 ”一般都闲着,年轻人一般不会去坐,当然也不会看到抢座的现象图:新加坡街头车给人让路) 车给人让路,这一点是非常典型的市容特征对面的人行绿灯不绿,绝大多数人是不会移动脚步的,即使那时并没有车通过。
上车排队不是纪律,也不必由谁组织管理,他们会自发地如此,好象不如此就不正常静悄悄,是两国的共同特征,在公共场所没有人会旁若无人地大声讲话,在大排档会有嘈杂声,但决不影响你与朋友的交谈在马路上,反正我是没听到汽车鸣笛日本街头看不到抢车现象,新加坡偶尔会有,不过,他们只是抢路,并不抢车加仨儿,(图:新加坡街头好车不少)因为据当地人说,新加坡各个时间的车费都不同,所以人们出行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不排除有些人赶时间的可能性新加坡的老人分两种,一种是当地老人,他们像我国的老人一样,平时喜欢在街头巷尾下棋、聊天儿他们的出租车司机中也有老人,据说他们可以干到 70 多岁,只不过每年需要两次的体检和车检查但日本的老人基本上闲不住,开车是不在话下,就算下了车,他们也帮着游客搬行李 (图:大阪某日本餐馆)在宾馆,他们甚至成了主要劳动力,如果你出于敬老去帮他们,他们会摆摆手请你走开,因为他们觉得那是他们自己的事而且,善意的帮忙也许意味着他们已经老而无用有一位日本老人说,把一些更重要的岗位让给年轻人去做,自己只是干些力所能及的,因此,日本人的劳动观念的确很强,比较起来,他们要比新加坡人更勤奋,更有危机感和责任感。
行色匆匆也是两国市民的共同特征,但如果你想问路,他们都会热情地协助你,路过者如果知道方向,也会主动停下来指导,这一点非常像我们北京人,而且有些北京当地人的热情程度,还会超过他们图:东京新宿)两国的吸烟者都不会在公共场所大放烟气,他们都十分自觉地集中到吸烟区,或自己找一个比较开放的角落 无论在公车还是在地铁,新加坡的男生大都带着耳机,据说他们都在听音乐就算是情侣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们会把耳机平分给彼此,分享流行歌曲新加坡的街头情侣多于日本街头,日本的年轻人喜欢几个人在一起说笑,看不出他们谁和谁是一对儿,在上岛的樱花树下,有几个女生一边喝着酒,一边向路人打招呼,他们是那么随意,虽然彼此并不认识,然而只要坐下来一起喝一杯,也许就认识了,就成朋友了,或者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可这种事在新加坡不太可能发生日本的民族比较单一,所以街头和乡村少见不同肤色的老外,新加坡却是由几个民族构成,其中华人占一半以上,其次是马来人,印度人等,所以各种肤色及服装都随处可见四、女孩子(图:日本女孩儿)两国的女孩子都是街上一景,日本的女生当中会有奇装异服者,无论是头发或是装束,新加坡在这方面显得规矩得多,不过由于长年气温比较高,(图:日本女孩儿) 女生们都穿着短裙、短裤。
说到漂亮,日本女生可能更会打扮,而且长得也差不太多,老实讲,无论是新加坡还是日本,女生们的基本体型都比不过中国人,起码不如北京、上海的女孩子,可她们爱笑,特别是日本的女生,十分像女人,说话时会脸红,不住地点头,可能表示赞同,也可能只是出于礼貌,但面部表情都会呈现出热情与理解,(图:新加坡女孩儿)腼腆中还带着少许羞涩与清纯新加坡的女孩子不太一样,她们几个人在一起时也许会有说有笑,一旦有外人打听路或拍照,她们当时就会呈现出不同状态,有时会尴尬,有时会婉言谢绝,然后匆匆走开这可能与该国长期的法制严管有一定关系图:新加坡女孩儿) 说到教育,两国都十分重视,但新加坡强调英语和汉语的学习,日本不那么强调外来语,他们以母语为荣日本更重视生员的“本地消化”,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人才不必非到外镀过金后才“值钱” 可新加坡不然,许多学校,特别是民办大学都在为欧美高校做前期语言和专业培训(如南洋理工大学等),相当于我国的中专或职高,他们许多学校把我国三年的高中废除了,替而代之的是英语和更专业的学科,因为只要英语和专业过关,起码是澳洲的部分学院就可以接收可有一点两国的共同的,就是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不管怎样,两个国家的一切人文传统均出自中国,他们都中国传统文化都有着相同程度的敬仰。
有一次,我在日本的大阪看到一家饭馆的书架上摆放着一整套日语版的《三国志》,便与饭馆老板交流起来,当然我们是用写汉字的方式,“谈”了许多之后,才知道那是因为当时日本正在热映《赤壁》;越“谈” 越深入时涉及到孔子,那老板当时的眼神里透着光(当然不是智慧之光),那是一种兴奋与崇拜他不住地点头,本来就躬着的身体又欠下半截图:新加坡鱼尾狮公园) 新加坡有孔子学院,据说每当中国大陆这边有讲国学的学者到该国孔子学院去讲学,李光耀都会抽空亲自会见佛教更是两国的国教,台湾的高僧(比如净空法师和慧律法师等)去时,他们的 “众生”都会前呼后拥,不仅是听课时座无虚席,就算是平时的日程,当地人也会安排得极为周到,足见他们对智者的热衷,对智慧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