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耳朵叫醒 让阳光照进心房晨读 7.2 一、文化常识古代学官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学官名。
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古代节日 【元旦】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二、古诗鉴赏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诗歌浅译:山园里一望无际的松林竹树,和天上的白云相连接隐居在这里,与世无争,也该知足了遇上了秋社的日子,拄上手杖到主持社日祭神的人家分回了一份祭肉,又恰逢床头的那瓮白酒刚刚酿成,正好痛快淋漓地喝一场 西风起了,山园里的梨、枣等果实都成熟了一群嘴馋贪吃的小孩子,手握着长长的竹竿,偷偷地扑打着树上的梨和枣别叫家人去惊动了小孩子们,让我在这儿静静地观察他们天真无邪的举动,也是一种乐趣呢诗歌赏析:上阕写闲居带湖的满足及安居乐业的农村生活景象,烘托静谧和谐的氛围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云雾缭绕,笼罩着生长茂盛、郁郁葱葱的松、竹,环境优美、生活舒适和谐,所以说“从今万事足”上句写景,说山园的松竹高大,和天上的白云相连,饱含着赞赏之情,使人想到的是林木葱笼,环境清幽,准确地把握住了隐居的特色如果舍此而去描绘楼台亭阁的宏丽,那就不足以显示是隐居了,而会变为庸俗的富家翁的自夸下句抒情,表现与世无争的知足思想这两句领起全篇,确定了全篇的基调一“足”字,表达了词人对居住环境、生活的满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是对“万事足”的补充说明,字里行间透露出生活的甜美温馨。
从一个侧面来写生活上的“足”上句说同邻里的关系融洽,共同分享欢乐拄杖”,表明年老估计词人这时,已是年过半百分社肉”,是当时仍存的古风,每当春社日和秋社日,四邻相聚,屠宰牲口以祭社神,然后分享祭社神的肉据下文,这里所说的应是秋社分肉下句说山园富有下阕摄取一个情趣盎然的生活镜头直接入词,更使此词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这既有很强的情节性,又具强烈的行动性、连续性下阕“书所见”,表现闲适的心情西风犁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藉“西风”点明时间是在秋天犁枣山园”,展现出庄园内的犁树和枣树上果实累累的景象,透露出词人对丰收的喜悦之情儿童偷把长竿”,是词人所见的一个场面,甚似特写镜头:一群儿童,正手握长长的竹竿在偷着扑打犁、枣偷”字极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这群馋嘴的儿童,一边扑打着犁、枣,一边东张西望地提防随时准备拔腿逃跑一个“偷”字,写出了贪嘴孩子的天真童趣和心虚胆怯、唯恐被人发现的神情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反映词人对偷梨、枣的儿童们的保护、欣赏的态度作者表现出的是一片万事足后的“闲”情,笔调轻快一“闲”字,是指在“万事从今足”的心态下,作者觉得“偷梨枣”的儿童顽皮、有趣,展现出作者的悠闲;轻快笔调之中,透露出对当前生活的喜悦之情。
一个“看”字,既有观看之意,又有看护之意,表现了诗人对“偷”梨和枣的儿童欣赏、爱护之情题目训练:1. 简要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偷”指孩子敛声屏气、蹑手蹑脚、东张西望扑打枣、梨的情态,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也表达了词人对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的喜爱之情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词中一“足”一“闲”尽显作者情感一“足”字,表达了词人对居住环境、生活的满足一“闲”字,是指在“万事从今足”的心态下,作者觉得“偷梨枣”的儿童顽皮、有趣,展现出作者的悠闲;轻快笔调之中,透露出对当生活的喜悦之情三、复习近日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