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虽寿学问梳理作者影像:曹 操(1 5 5 年一2 2 0 年 3月 1 5 日 1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 国 谯 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2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歼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复原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当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志向,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宏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齐,开启并旺盛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宝,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耀在 书断中评其为“妙品”写作背景:龟虽寿为东汉曹操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是 曹 操 的 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终一章时曹操刚击败袁绍父子,充溢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作品富于哲理,阐发了诗人的人生看法建安十二年(公元2 0 7年),曹操北征乌桓大捷,班师回朝途中,天气寒冷且干旱,方圆二百里内没有可以饮用的水源,军队粮食也已经匮乏,不得已杀了数千匹马匹来作为军队的粮食,挖地三十多丈才得到水源。
军队途径碣石道(今昌黎碣石山流域)时,遇 到“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之景观,曹操命士卒山中觅水,安营扎寨,然后作了此诗诗歌注释:该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 0 7),这时曹操五十三岁这 首 诗 是 步出夏门行的最终一章诗中融哲理思索、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主动进取的人生看法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还有死亡的时候神龟,传闻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寿,长寿竟:终结,这里指死亡腾蛇”二句:腾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腾蛇,传闻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腾云驾雾腾 音 同“腾”骥(j i):良马,千里马W):马槽烈士:有远大志向的人暮年:晚年已:停止盈缩:原指人的寿星的长短改变,现指人寿命的长短盈,满,引申为长缩,亏,引申为短但:仅,只养怡:保养身心健康永:许久永年:长寿,活得长幸甚至哉:两句是合乐时加的,跟正文没关系,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性结尾诗句翻译:神龟的寿命虽然特别许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旧是一日驰骋千里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勉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确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我特别兴奋,要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诗歌鉴赏: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是曹操晚年写成的,阐述了诗人的人生看法诗中的哲理来自诗人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因而写得意兴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气;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详细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备的结合诗 中“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蕴含着一股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全诗的韵调跌宕起伏,开头四句娓娓说理,“犹 有“终为”两个词组下得镇静而“老骥”以下四句,语气转为激扬,笔挟风雷,使这位“时露霸气”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而最终数句则表现出一种深厚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全诗跌宕起伏,又机理缜密,闪烁出哲理的才智之光,并发出奋进之情,振响着乐观声调艺术风格朴实无华,格调高远,慷慨激扬,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酷爱生活的乐观精神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四句写了人寿命的长短不完全确定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这里可见诗人对天命持否定看法,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念的乐观主义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苍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对宏大志向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壮志豪情,与“明知不行为而为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庄子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说神龟纵活三千年,可还是难免一死呀!韩非子难势篇记载:“飞龙乘云,腌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同矣!”“腌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本事可谓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古来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长生之术的蛊惑,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醒悟的相识,这在谶纬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珍贵的更珍贵的是如何对待这有限的人生?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刚好行乐的悲调,慷慨高颂说到: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物下,但胸中仍旧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志向追求永不会停息啊!据 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时代重兵在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这首诗始于人生哲理的感叹,继发壮怀激烈的高唱,复而回到哲理的思辨曰:曹操对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的思维,他首先讲敬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主动进取,建功立业而写的。
最终再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反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支配假如常常留意保养,使之健康开心,也可以延年益寿的曹 操 所 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 要“壮心不已”一一要有永不停止的志向追求和主动进取精神,恒久乐观奋勉,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表达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从这方面来说,它又是一篇绝妙的养生论南朝钟蝶写了一部 诗品,品评诗人,区分第等,把曹操的诗置于下品可是,曹操的诗却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巨大力气,使后代多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自我检测:1.诗中用两个转折比方说明死之不行避开,揭露了神仙长生不老的虚妄的诗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成雾,终为土灰2.诗中阐述作者人生哲学生命长短不是由天确定,确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饱含朴实的辩证见解: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3.抒发诗人情怀,表明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的诗句: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4 o在 龟虽寿中,曹操表达对志向执着追求的句子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所云“养怡之福”指什么?曹 操 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 要“壮心不已”一一要有永不停止的志向追求和主动进取精神,恒久乐观奋勉,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6.“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气概?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物下,但胸中仍旧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L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是(B)A、龟虽寿(曹操)a、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作者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当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主动进取的精神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是全诗的核心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c、“志在千里”中 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作者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的须要,决心为此奋斗终生“老骥伏杨”“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是后人常用以励志之语d、“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四句呼应诗的开头,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人的主动进取的人生看法2.赏 析“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答:这句诗用比方修辞写出曹操虽然到了晚年,但有志干一番事业,一种对宏伟志向的追求的豪情 壮 志3.人们常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是如何看待暮年的?答: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 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志向追求和主动进取精神,恒久乐观奋勉,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4.龟虽寿表达了诗人何种思想感情?答:体观作者达观、主动的人生看法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5.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 步出夏门行中的一首,这是曹操赤壁兵败、志向受挫之后的诗作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采纳了诗歌常见的起兴手法c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说明诗人深受封建宿命思想的影响,思想消极D .龟虽寿 观沧海从整体看,都直抒胸臆,故 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结答案】B【解析】A 曹操赤壁兵败、志向受挫之后”错,应 为“平定乌桓叛乱、歼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踌躇满志而作C “说明深受封建宿命思想的影响,思想消极”错,应为“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酷爱生活的乐观精神”;D “直抒胸臆”错误,应 为“借景抒情”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实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6.请 赏 析 诗 句“老骥伏物,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答案】参考示例一:曹 操 以“老骥”自 比(1分),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主动进取的人生看法(1分,共 2分)参考示例二:用比兴的手法,引 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分),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主动进取的人生看法(1分,共 2分)。
解析】“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为千古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壮心不已”表达了要有永不停止的志向追求和主动进取精神,恒久乐观奋勉,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7、是一首极富哲理意味的咏怀诗,诗中表现了曹操乐观自信,坚韧进取的精神,对后人有很大的激励作用8、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这四句托物起兴,兴中有理,以神龟和腾蛇为喻,说明世上一切事物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的自然规律说明白人的生命有限9、曹操,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他 在 龟虽寿中与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意境相同的是 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 0、读完本诗后,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曹操?主动奋勉,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英雄1 1、老骥伏杨 现在是一个成语,它是什么意思?比方有志的人虽然年迈而仍有雄心壮志1 2、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具有辨证思维,请你说一下是什么先讲敬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主动进取、建功立业。
1 3、请你对 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思想意义及其所表达的中心进行一番品析反映了诗人主动进取的人生看法,表达了一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决心和永不停息的壮志意思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