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春“心理学”专业《创造心理学》作业答案参考1. 吉尔福特首次提出了创造心理学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 ( )指个体内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总和A.智力B.人格C.能力D.性格参考答案:B3. 根据双阈限理论,在______阈限之下,被试认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刺激,在______阈限之上,被试的行为表现出对刺激的根据双阈限理论,在______阈限之下,被试认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刺激,在______阈限之上,被试的行为表现出对刺激的意义敏感 ) A.主观;主观 B.主观;客观 C.客观;主观 D.客观;客观B4. 列举两种检验效度的方法,并说明信度和效度哪一个更重要列举两种检验效度的方法,并说明信度和效度哪一个更重要效度是指测验能够测得的它所要测定的东西的程度有效的智力测验可以检测引智力的特质,预测人们在需要智力参与的情境下的表现 (1)检验效度的方法 ①结构效度:测验分数所能说明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将测验获得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相比较; ②效标效度:也称为效标关联效度,是将某一个人的测验成绩与他或她在其他标准(与测验相关的)上的成绩相比较,看两者的相关度。
(2)信度和效度相比,效度更重要,因为: ①信度是某一测验与其自身(在不同时间,或采用不同的项目测定)的相关程度,而效度是测验与外部标准(另一个测验、行为标准或评价者的评分等级)的相关程度; ②不可信的测验也没有效度,因为不可能预测自己的测验也不能预测其他; ③很可能具有较高信度的测验没有效度 因此,高信度是高效度的必要非充分条件,而高效度则是高信度的充分非必要条件,与信度相比,效度更加重要 5. 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 A.行为参照 B.省力 C.服从 D.强迫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 A.行为参照 B.省力 C.服从 D.强迫A6. 1-2岁,儿童为了玩具产生冲突数量有增无减,儿童攻击行为自然会越来越多 )1-2岁,儿童为了玩具产生冲突数量有增无减,儿童攻击行为自然会越来越多 )参考答案:错7. 定向反射本身也不断地由习得、有意、主动向本能、无意、被动的方向发展,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兴趣等在很大程度上可被视为定向反射在个体知识经验和心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的具体表现和深化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8. 简述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简述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一是自我认识,即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二是自我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三是自我监控,属于对自己的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和自我追求等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1)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儿童1周岁末,开始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并在与成人的交往中,按照自己的姓名、身体特征、行动和活动能力来看待自己,并做出一定的评价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2)社会自我 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他们从轻信成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独立评价,但他们的自我评价通常不涉及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自我的调节控制能力也较差,常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社会自我到少年期时基本成熟 (3)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自我意识他们的自我评价越来越客观、公正和全面,并具有社会道德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理想,追求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
9. 下列心理测验中,属于速度测验的有( ) A.文书能力测验中的校对测验 B.梅尔(Meier)艺术鉴赏测验中的审美下列心理测验中,属于速度测验的有( ) A.文书能力测验中的校对测验 B.梅尔(Meier)艺术鉴赏测验中的审美知觉测验 C.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中的装配测验 D.西肖尔(Seashore)音乐能力测验中的音高辨别测验AC梅尔艺术鉴赏测验中的审美知觉测验属于美术能力测验,西肖尔音乐能力测验中的音高辨别测验属于音乐能力测验10. 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包括( )A、脑神经B、脊髓C、脊神经D、自主神经系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包括( )A、脑神经B、脊髓C、脊神经D、自主神经系统本题答案:A, C, D11. 态度改变中,信息的指示性是指信息对( )提供帮助的程度A.表达观点B.解决问题C.打动目标对象D.态度改变中,信息的指示性是指信息对( )提供帮助的程度A.表达观点B.解决问题C.打动目标对象D.改变态度参考答案:B12. 音乐语言的幽默意识既可通过比拟、模拟和简单组合等初级形态的表现技巧来获得。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3. 前运算思维阶段与具体运算思维阶段最重要的区别是后者具有了什么能力:A.会推理B.形成稳定的概前运算思维阶段与具体运算思维阶段最重要的区别是后者具有了什么能力:A.会推理B.形成稳定的概念C.儿童利用表征思考D.守恒参考答案:D14. 分手之后应该先对自己做出检讨,而不是怨恨对方 )分手之后应该先对自己做出检讨,而不是怨恨对方 )正确答案:√15. 在现实的沟通过程中,有时候,沟通的一方只按照自己预定计划进行沟通,而另一方则根据别人的行为作为反馈来调在现实的沟通过程中,有时候,沟通的一方只按照自己预定计划进行沟通,而另一方则根据别人的行为作为反馈来调节自己的言行,这属于下列哪种沟通方式( ) A.假相倚沟通 B.非对称性相倚沟通 C.反应性相倚 D.彼此相倚B16. 男性在要求分手你时候感性多于理性 )男性在要求分手你时候感性多于理性 )正确答案:×17. 个体成长过程中某些同样的行为会随着发展有不同的表现,根据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理论,试以一具体行个体成长过程中某些同样的行为会随着发展有不同的表现,根据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理论,试以一具体行为为例加以分析。
首师大2006研)(1) 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 ①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具有很强的原始冲动力量,弗洛伊德称其为力比多(1ibido)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它遵循快乐原则 ②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问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 ③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它具有三个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 在人格结构里,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它们各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超我是道德理想我它们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美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状况;当三者互不相让,产生敌对关系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2) 以一具体行为加以分析 ①例如攻击性行为,弗洛伊德认为,人生来具有的死亡本能追求生命的终止,从事各种暴力和破坏性活动,是攻击性冲动产生的根源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受本我控制,遵循快乐原则儿童2岁左右产生物主意识,有了占有感,4岁左右,一些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指向引起他不快的人3~6岁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随年龄增长,攻击形式随年龄变化,身体攻击减少,言语攻击增多 ②儿童在5岁以后,攻击性行为开始减少攻击性行为开始受到自我的影响,因为父母和老师不容许攻击性行为,攻击他人会受到批评和惩罚,为了避免惩罚,儿童就服从自我的限制,遵循现实原则,减少了攻击性行为 ③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到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的影响,能够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这时儿童开始受到超我的影响,并严格要求自己,减少攻击性行为,对同伴及他人更宽容,但同时也会受到本我和自我的影响 18. 智力的高低通常用智力乘数来表示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9. 在对印象的研究中,安德森(N.H.Anderson)提出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这些模式包括( ) A.递减模式 B.增加模在对印象的研究中,安德森(N.H.Anderson)提出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这些模式包括( ) A.递减模式 B.增加模式 C.平均模式 D.一致性模式 E.加权平均模式BCE20. 当个体学习某项新技能时,练习曲线一般有五种共同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当个体学习某项新技能时,练习曲线一般有五种共同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进步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先后比较一致$高原现象$练习的起伏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