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模式研究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2.16KB
约7页
文档ID:252244865
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模式研究_第1页
1/7

          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模式研究                    口牟艳娟 谷正杰 郭晶晶摘要:当前,研究生就业日益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是摆在研究生就业方面的一个重要难题本文试图从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研究,为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研究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作者简介:牟艳娟,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谷正杰,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郭晶晶,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广西桂林541004)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专项研究课题“广西高校研究生就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0910596R04)的研究成果之一C641 :A :1007-5968(2011)11-0078-02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研究生招生数量的扩大,研究生就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研究生就业及就业教育不能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不能和用人单位的要求相适应。

而同时,研究生在就业中也出现了社会化程度低、职业能力不强、团结协作能力缺乏、就业心理素质不稳定等就业问题因此,加强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模式研究成为解决研究生就业问题的重中之重一、当前研究生就业竞争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实践能力的缺乏在精英教育思想指引下,研究生不断增强知识储备及专业知识学习,丰富知识体验,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现实是,用人单位更青睐于毕业后能直接胜任或经[来自www.lW5u.Com]简单培训就符合岗位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研究生能力的现实状况和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状况矛盾,导致研究生难以顺利就业,竞争力也不能提升此外,研究生实践能力的缺乏还和现阶段的教育制度有关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制度还停留在早期的固定阶段,即办学制度过多关注于培养学生的知识体系,忽视实践锻炼能力的培养;重视应试能力的提高,忽视综合素质的发展这种培养制度下的研究生实践能力欠佳2.学习能力不足,创新精神欠缺在现实社会中的学习能力实际上是一种适应能力,即适应企业的文化,适应工作职位的要求,适应工作人际的协调,适应工作管理的需要根据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就业力调查的结果显示:实习期内企业家最关注应聘者的学习能力占51%。

然而,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更多注重于培养学生适应考试的能力,和企业、社会真正需要的适应能力存在差距在注重应试能力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还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教育,不能形[来自wwW.lw5U.com]成主动参与和自发学习的过程,所以形成研究生毕业之后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学习能力不强同时,研究生也大多缺乏创新精神,不是研究生固守成规,而是研究生在思想中没有创新观念,而这恰恰是现阶段研究生所欠缺的部分3.专业知识与社会脱节长期以来,高校对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制定和社会需求的人才多样性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高校注重大而全,而社会需求专而精学校培养的人才,社会不需要;社会需要的人才,学校不培养或者是培养不出研究生培养目标设置不合理,导致研究生教育、研究生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都与社会需要存在很大差距这样状况下的研究生就业将显现出研究生专业知识的滞后以及专业知识的社会脱节4.心理调适能力低下,心态差长期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都是“精英教育”,在这种思想下的研究生,在心态方面普遍存在着“贵族心理”和“特权意识”,认为研究生毕业后就应该从事高知识、高经济回报、高社会地位的三高职业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渐“贫民化”,研究生的亮丽光环也将不在,如果此时研究生还是不能转变就业心理,一心要求“三高”职业,那么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自我心态的极度矛盾——心理调适低下、就业心态失衡,这也只能造成研究生就业处于消极被动地等待就业机会,而非积极主动地寻找、获得就业岗位。

二、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模式探究1.加强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培育和就业竞争力提升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实现研究生就业,走入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在研究生招生之初,学校就可以根据企业、用人单位的需要,采用订单式培养,由学校和企业、用人单位共同负责研究生的教学、实践和就业比如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别与广西荔蒲县政府、广西平乐县政府以及广西全州县政府设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公共管理实践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培育应用型人才在研一时,政府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中挑选出一部分合适人选,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公共管理方面的专业培训,学校根据政府要求,设置专门的课程,如管理学、领导科学与公共管理、当代中国问题研究等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研二时,政府对学生进行实际能力的培训,选派学生到政府部门中实习,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和促进知识的运用,锻炼和改进研究生处理问题的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研三时,实践检验,选派优秀人员到相应的单位挂职锻炼,锻炼实际应用能力政府则通过公务员考试或者选调生考试招入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校企联合办学,给研究生提供众多的实习锻炼机会,补充研究生所欠缺的实践经验。

2.强化“三助”,增强实践能力助研、助管和助教”是研究生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研究生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应对就业挑战的内容之一首先,通过“助研”,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和主持的研究项目,促使研究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将所学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促进研究生知识和实践的统一,并学习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锻炼、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其次,通过“助管”来加深研究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锻炼其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理问题,协调各方面资源,在实践中检验知识、提升自身素质的能力第三,通过“助教”,使研究生在教与学的转换中不断锤炼自己,提升治学水平、教学水平,增强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等3.注重职业规划、职业资格培训职业规划教育能使研究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和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的不足通过职业规划、职业资格培训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职业分析,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培养职业需要的能力结构”…职业规划和职业资格培训要从研究生入学起就开展研一开设职业规划教育,培养研究生对于职业的认知和定向,了解自己的专业和设想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并对未来设想进行不断的整合修改研二开设各种资格培训,比如注册会计师、司法考试、心理咨询师等等,使研究生学会专业技能,并在学习和生活中参与社会实践,检验所学知识和技能,根据现实需求和自身实际调整规划设计。

研三开设职业选择课程,如:如何面试、如何增强自己的交际能力和适应能力等教授选择合适自身的职业、面试的技巧以及处理、应变能力等,使研究生确定职业选择,进行各种资格总结,并对自己的规划和实际的社会需求相对比,查看存在哪些不足,就业是否准备充分等,查漏补缺,最终顺利实现就业4.重视自主创业教育创业能力是研究生就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体现自主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引导和树立创业意识,其实施要有目的和有计划进行为此,学校可以通过不同时段开设不同的有关创业课程比如在研究生第一年的时候,可以邀请成功人士讲授自身创业经验,或者开设专门的创业课程,如“创业管理入门”“新企业创立”“成长型企业管理”等来培育研究生的创业精神,培养其对创业的兴趣和了解创业知识、政策在研二,研究生有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职业设计时,可以通过举办创业设计、创业论坛来锻炼研究生的自主创业精神和加强研究生对创业的兴趣,并通过专业课程——“市场营销学”“风险投资”“人力资源管理”“创业融资”等,训练创业能力,争取能够形成创业团体研三时,可以通过创业团队训练、创业大赛、创业实践.角色扮演、头脑风暴、商业模拟来检验创业能力,最终使研究生具备自主创业能力。

5.加强教育创新与改革首先,优化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研究生教育的重点要从专业知识的传授、研究逐步向专业知识和研究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重转变要解除对研究生专业设置的限制,优化课程设计,使考察的目的和评价都转向为研究生的学习能力、理解和反思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比如在设置研究生课程时,硬性地规定研究生必须达到多少实践学分,或者直接开设实践、培训课程,锻炼研究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其次,注重导师在“导”的方面的效应第一是导师要给自己的研究生确立指导,使研究生在入学时就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就业心理准备,消除研究生的依赖心理第二是要求导师在就业方面为研究生提供帮助导师应提供有关就业方面的信息以及参与实践、研究的机会,为学生发展就业能力提供帮助,不仅为学生出谋划策,而且尽可能为他们推荐各种就业机会”再次,教学中融入能力的培养第一是培养研究生自主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的习惯;第二是要求研究生注重细节,学会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是要求研究生能够依据自己的实际制订符合实际要求的中长期计划并根据实施的阶段不同而有所调整参考文献:[1]陈根.大学生就业力的现状分析与提升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2]施莉,从就业能力的视角看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J].教育探索,2009,(1).责任编辑 朱婧婧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