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档阳性和阴性病症量表P1妄想:无事实依据,和现实不符,特异的信念评分依据:会谈中思维自然的表达,及由基层保健工作或家属供应的七思维对社会交往和行为造成的影响分级标准1无定义不适用该病人2很轻病症可疑,可能是正常范围的上限3轻度存在一或两个不明确、不详细、并非顽固坚持的妄想,妄想不阻碍思索,社会交往或行为4中度存在一个多变的,未完全成型的不稳定的妄想组合,或几个完全成型的妄想,有时阻碍思索、社会交往或行为5偏重存在很多完全成型的且顽固坚持的妄想,有时阻碍思索、社会交往或行为6重度存在一系列稳定的,详细的妄想,可能系统化,顽固坚持,且明显阻碍思索、社会交往和行为7极重度存在一系列高度系统化或数量众多的稳定的妄想,并支配病人生活的主要方面,以至常引起不恰当和不负责任的行动,甚至可能因此危及病人或他人的平安有6个工程的评定和妄想有关:P1,P5,P6,G1,G9P1着眼于妄想的数量和系统性P2概念紊乱:思维过程紊乱,其特征为思维的目的性、连贯性破坏,如赘述、离题、联想散漫、不连贯、显著的不合逻辑,或思维阻隔评分依据:会谈中视察认知语言表达过程分级标准1无定义不适用该病人2很轻病症可疑,可能是正常范围的上限3轻度思维显赘述,离题或逻辑障碍。
思维的目的性有些障碍,在压力下显得有些联想散漫4中度当交谈短暂和有序时尚可集中思维,当交谈较困难或有稍微压力时就变得散漫或离题5偏重普遍存在构思困难,在无压力时也经常显得离题、不连贯或联想散漫6重度思维紧要出轨及自相冲突,导致面型的离题和思维中断,几乎是持续出现7极重度思维中断到支持破裂的程度,明显的联想散漫,导致完全无法交谈,如“语词杂拌”或沉默“压力”指在追问下或对问题加以澄清时P3幻觉行为:语言表达或行为说明其知觉并非通过客观刺激产生,可以听觉、视觉、嗅觉或躯体感觉的形式出现评分依据:会谈中语言表达和躯体表现,也可由基层保健工作者或家属供应分级标准1无定义不适用该病人2很轻病症可疑,可能是正常范围的上限3轻度一或两种清楚但不经常出现的幻觉,或假设干模糊异样的知觉,不引起思维或行为的扭曲4中度幻觉频繁出现但并不持续,病人的思维和行为仅受稍微的影响5偏重幻觉频繁出现,可能涉及一种以上感觉系统,导致思维扭曲和/或阻碍行为,病人可能对这些体验赐予妄想性的说明并出现心情反响,偶也出现语言反响6重度幻觉几乎持续存在,以致紧要阻碍思维和行为,病人对这些幻觉信以为真,常见的心情和语言反响导致功能障碍7极重度病人对幻觉几乎聚精会神,幻觉实质上支配病人的思维和行为,幻觉被赐予固定的妄想性说明,并引起语言和行为反响,包括对吩咐性幻听的听从主要评定幻觉的频度,涉及的感觉系统以及对病人的影响。
P4兴奋:活动过度,表此时此刻动作行为加速,对刺激的反响增加,高度警觉或过度的心情不稳评分依据:会谈中动作行为的表现,也可由基层保健工作者或家属供应分级标准1无定义不适用该病人2很轻病症可疑,可能是正常范围的上限3轻度会谈中轻度的激越、警觉增高,或轻度的激烈,但没有明显兴奋或心情不稳的发作,讲话有稍微的紧迫感4中度会谈中表现出明显的激越或激烈,影响语言和一般动作或偶有短暂爆发5偏重视察到明显的活动过度或常见的动作行为爆发,造成病人在任何时候都难以保持坐姿超过数分钟6重度会谈中明显兴奋,留意力受限,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个人功能,诸如饮食和睡眠7极重度明显的兴奋紧要阻碍饮食和睡眠,无法进展人际交往,言语和动作行为的加速可能导致言语不连贯和衰竭此项仅指活动增加,易激惹,即行为方面的表现,不包括言语和思维的兴奋,即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全部的言语增多和思维联想加速P5夸大:夸大己见及不现实的优势信念,包括一些妄想,如非凡的实力、财产、学问、名望、权力和道德正义评分依据:会谈中思维的自然表达,及由基层保健工作者或家属供应的这些想法对其行为的影响分级标准1无定义不适用该病人2很轻病症可疑,可能是正常范围的上限3轻度显出有些自大或自夸,但没有明确的夸大妄想4中度明确地和不切实际地感到自己比他人优越,有一些尚未定型的关于特殊地位或实力的妄想,但并未照此行动5偏重表达出明确的关于非凡实力、地位或权力的妄想,影响病人的看法,但不影响行为6重度表达出有明确的优势妄想,涉及到一个以上的工程〔财产、学问、名望等〕,显著影响人际交往,并可能付诸行动7极重度思维、人际交往和行为受多重妄想的支配,这些妄想包括惊人的实力、财产、学问、名望、权力和/或道德水平,可能具有怪异的性质P6猜疑/被害:不现实或夸大的被害观念,表此时此刻防卫、不信任看法、多疑的高度戒备或是认为他人对其有损害的特别明显的妄想评分依据:会谈中思维的自然表达,及由基层保健工作者或家属供应的这些想法对病人行为的影响。
分级标准1无定义不适用该病人2很轻病症可疑,可能是正常范围的上限3轻度表现出防卫或甚至公开的不信任看法,但思维,交往和行为很少受到影响4中度明确地显示出不信任感,并阻碍会谈和、行为,但没有被害妄想的证据,或者,可能存在构造松散的被害妄想,但这些似乎不影响病人的看法或人际关系5偏重病人表现出明显的不信任感,以致紧要影响人际关系,或者还存在明确的被害妄想,对人际关系和行为造成必须程度的影响6重度明确的泛化的被害妄想,可能是系统化的,显著的阻碍人际关系7极重度一整套系统性被害妄想支配病人的思维,社会交往和行为P7敌对性:语言或非语言表达出气愤和怨恨,包括讥讽、被动攻击行为、辱骂和攻击评分依据:会谈中视察其人际行为,及由基层保健工作者或家属供应分级标准1无定义不适用该病人2很轻病症可疑,可能是正常范围的上限3轻度间接地或有限地表示气愤,如讥讽、不敬重,表达敌意及有时易激惹4中度存在明显敌对看法,经常表现易激惹及干脆表达气愤和怨恨5偏重病人高度易激惹,有时有辱骂或威逼6重度不合作和辱骂或威逼显著地影响会谈,且紧要影响社会交往,病人可能具有暴力和破坏性,但没有对他人进展人身攻击7极重度明显的气愤造成极度不合作,无法和他人将往或对他人进展人身攻击此项包括由被害妄想引起的敌意,敌对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人N1情感迟钝:心情反响减弱,以面部表情、感觉调整及体态语言的削减为特征评分依据:会谈中视察情感基调和心情反响躯体表现分级标准1无定义不适用该病人2很轻病症可疑,可能是正常范围的上限3轻度面部表情和体态语言似乎显得呆板、强求、做作,或缺少变更4中度面部表情和体态语言的削减使病人看上去迟钝5偏重情感总体上显得“平淡”,面部表情仅有时有所变更,缺少体态语言6重度大局部时辰表现明显的情感平淡和缺乏心情表达,可能存在无法调控的极端情感发泄,如兴奋、气愤或不恰当的无法限制的发笑7极重度完全缺乏面部的表情和体态语言,病人似乎持续的显示出木讷的表情或毫无表情指情感的非语言表达,不仅视察面部表情,还有姿态动作。
应除外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病症N2心情退缩:对生活事务缺乏爱好、参和和情感投入评分依据:由基层保健工作者或家属供应,以会谈中视察到的人际行为分级标准1无定义不适用该病人2很轻病症可疑,可能是正常范围的上限3轻度常缺乏主动性,有时显得四周事务缺乏爱好4中度病人总体上对环境和环境变更有心情隔膜,但赐予鼓舞仍可参和5偏重病人对环境中的人和事务有明显的心情疏远,反抗任何参和的努力,病人显得疏远、和顺、和漫无目的,但至少可以进展短暂的交谈,留意个人需求,有时须要帮助6重度明显的缺乏爱好和心情投入,导致和他人只能进展有限的交谈,时时无视个人功能,因此病人须要帮助和监视7极重度极度的爱好和心情投入的缺乏导致病人几乎完全退缩,无法交谈,并无视个人需求社交少,活动需催促的评分,可以N2、N4和G16出现,但三项的含义不同N4主要指社交活动的不参和,社会活动量的削减;G16主要指因胆怯 、恐惊或敌对引起的社交削减,而非阴性病症表现;N2除社交外,尚包括个人事务或个人感爱好的事;缘由为不感爱好,评定时,如遇社交活动削减者,先在N4打分,再就其缘由分析,评N2或G16.N3〔情感〕沟通障碍:缺乏人际交往中的感情投入、交谈时的坦率及亲近感、爱好或对会谈者的投入,表此时此刻人际关系疏远及语言和非语言沟通的削减。
评分依据:会谈中的人际行为分级标准1无定义不适用该病人2很轻病症可疑,可能是正常范围的上限3轻度交谈以呆板、惊慌或音调不自然为特征,可能缺乏心情深度或停留在非个人的、理智性的水平4中度病人显出典型的冷淡,人际关系相当疏远、病人可能机械的答复下列问题,表现不耐烦或无爱好5偏重明显的不投入并阻碍到会谈的词汇表达量,病人可能避开眼神的接触或面部表情的沟通6重度病人显得高度冷漠,有明显的人际疏远,答复下列问题敷衍,很少有投入会谈的非语言迹象,时时避开眼神的接触和面部表情的沟通7极重度病人完全不投入会谈,显得完全冷漠,会谈中始终回避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指在检查交谈时,无法实现正常的情感沟通,似乎在病人和检查者间存在一道无形的隔膜N4被动/冷淡〔社交退缩〕:因被动、冷淡、缺乏精力或意志力使社会交往的爱好和主动性下降,这导致人际投入的削减及对日常活动的无视评分依据:基层保健工作者或家属供应的病人社会行为的状况分级标准1无定义不适用该病人2很轻病症可疑,可能是正常范围的上限3轻度显示对社会活动偶有爱好,但主动性较差,通常只有在他人先主动表示时才会参和4中度被动地参和大局部的社会活动,但以无爱好或机械的方式出现,倾向于退缩到不惹眼的地方5偏重仅被动参和少数社会活动,且显得毫无爱好或主动性,通常只花很少时间和他人相处6重度趋于冷淡和孤立,极少参和社会活动,有时无视个人需求,很少有自发的社会接触7极重度极度的冷淡,和世隔绝,无视个人需求N5抽象思维困难:抽象—象征思维模式受损,表此时此刻分类、概括及解决问题时超越详细自我中心的过程出现困难。
评分依据:会谈中答复相像性问题和谚语说明类问题,及运用详细抽象模式的状况分级标准1无定义不适用该病人2很轻病症可疑,可能是正常范围的上限3轻度对较难的谚语倾向于照字面或赐予个人化的说明,对极抽象和关联偏远的概念有些困难4中度经常运用详细化的思维模式,对大多数谚语和某些分类有困难,倾向于被动功能性方面和显著特征所迷惑5偏重以详细化的思维模式为主,对大多数谚语和很多分类有困难6重度无法领悟任何谚语或譬如的抽象意义,仅能对最简洁的相像事例作公式化的分类,思维空洞贫乏,或固定在功能性方面、显著特征和个人特质的说明7极重度只会运用详细化的思维模式显示对谚语、一般暗喻或明喻及最简洁的分类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