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自行车变速器使用原理及调节与保养

油条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6.79KB
约4页
文档ID:12650113
自行车变速器使用原理及调节与保养_第1页
1/4

变速器 原理 前齿盘越大,后齿盘越小,脚蹬时感到费力( 前进的距离变长)前齿盘越小,后齿盘越大,脚蹬时感到轻松(前进的距离变短) 骑行不管是任何条件下都能保持一定的速度(自行车快速前进,或者是慢速前进,都能保持一定的踩蹬步速和力矩,就要变速器 你假若不要加大自已的力度,只加大齿轮比来快速骑行,那是不可能的事(^-^)实际骑行过程中很快发现这一点的加大齿轮比(高力矩、低旋动)来骑行时,达不到最适当的骑行(放出最适当的能量的力矩和旋转的组合)这将会增加膝盖的负担和成为引起各种障碍的原因通常的使用方法 在普通的路上骑行时,前齿盘(左边的变速杆)固定在中间( 或者最大齿盘※1) 只用后齿盘(由右边的变速杆操作)比较容易理解最小的前齿盘则上坡时使用后齿盘的齿轮比要由踩蹬的旋转数来决定〔前齿盘(中轴)1 分钟的旋转数〕那么旋转数多少较适合呢?要根据脚力、技巧、心肺机能不同而各异一般 70~80rpm 较合适●加快速度时,开始时以较低的齿盘(后边的较大的齿盘 )起跑,随着速度的加快换为高的挡次(后面的小齿盘)●上坡时速度会降低,降低齿轮比来保持一定的踩蹬力度。

后边的较小的齿盘 6、7、8) ●顺风时会加快速度,提升齿轮比来保持一定的踩蹬力度后边的较小的齿盘 1、2、3)山路上变速器的调节方法 山路有上坡、下坡靠后齿盘无法应付路段的变化情况需要改变前齿盘只改变前齿盘时,齿轮比相差太大,因此后齿盘也随着一起改变,以便减少差距(踩蹬的力度) ●降低前齿盘时,提升后齿盘 ● 提升前齿盘时,降低后齿盘城市路面常用大轮 2,小轮 4、5、6、7 、 8 普通↓车少时或郊外骑行大轮 3,小轮 5、6、7 、8 快速↓提升齿轮比上坡看坡度大小大轮 1,小轮 1、2、3、4 上坡↓ 降低齿轮比左右变速杆要同时起动经过练习容易操作的前部外和后部内 前部内和后部外的组合 ●前为外侧( 大齿盘) + 后为内侧((大齿盘)●前为内侧( 小齿盘) + 后为外侧((小齿盘)有些人认为上述组合不好,原因是这种组合使链条倾斜,降低链条的传递能力,损耗链条。

有时候链条和邻近的齿盘接触而引起磨损注解 ※1:变速的选择应该根据自已的状况选择例如 常用前变速的中间的齿盘(center),或者常用最大的齿盘(outer)假若体力和脚力为 30km/h 时也许用 outer 适合?体力和脚力为 20km/h 时也许用 center 适合?通过后变速来补偿的范围内,选择好适合于自已的变速※2:70~80rpm 是一般的标准,有些人 70rpm 较适合,有些人旋转 90rpm 以上重要的不是提升力矩来踩蹬,而是顺畅而轻快的旋转(^-^)不要伤到膝盖,肌肉也不要过于疲劳尽量使用肌肉,有效率而疲劳较少的踩蹬才是好的踩蹬变速器的简单说明 ●握把的右边(可能刻有 1~9 文字记号 )的变速杆是,后变速器换挡用的●握把的左边(可能刻有 1~3 文字记号)的变速杆是,前变速器换挡用的自行车的变速器,前 3 齿盘、后 9 齿盘的组合可变速为 27在此以山地车为例说明使用方法旋动脚蹬时,前齿盘旋转,通过链条把力量转递到后齿盘,车轮就前进前齿盘的大小(齿数)和后齿盘的大小(齿数) 决定旋动脚蹬时的力度变速系统其实就是指拨,前拨,后拨,变速线管组成指拨是控制器,前拨控制链条在牙盘上 3 个齿盘上的位置,后拨控制链条在飞轮上的位置,通过调整链条在牙盘和飞轮上的位置,改变齿比,产生变速效果。

齿比改变后,骑行者腿部踩踏用力的感觉会发生变化,这个变化使用力更大或者减小 很多新人认为,要想骑的快,就要用力踩,所以常常看到用非常大的齿比骑行(前面用大盘,后面用小飞轮)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骑行速度是 2 个因素影响的,1 是踏频,2 是力量2 者缺一不可 踏频是指腿部在 1 分钟内踩动的次数合理的踏频是每分钟90 左右,环法车手一般大组骑行就是这个频率,越野骑行的时候频率还会比这个略高点点如果想骑的更快,那么加大频率是首要的,冲刺的时候专业选手可以踩出 140 这样恐怖的踏频 而很多新 TX,就没有踏频这个概念,想骑的更快,就直接用上了 3*7,3*8 这样的超大齿比因为自己腿部力量不够,根本不能踩出 90 的踏频来所以速度也就最多 30多,而且平均速度很难保持,骑同样的速度,会比正确踏频的人先疲劳我用 2*8 这个齿比骑出了平路瞬间最高 52 的速度,但叫我用 3*9 我是绝对骑不出来的 所以,正确的踏频,对我们业余爱好者来说是最关键的踩踏技术看了上面踏频的内容,可能会有人说,如果我保持 90 的踏频,但我感觉踩的感觉有点空,太轻了,我想骑的更快点,怎么办? 其实,你这时候就需要变换齿比啦,说明你的力量可以适应更大的齿比了。

变速后,腿部力量感觉到加大,但还是能保持90 的踏频,那骑行的速度就明显提高了那我们怎么才能骑的更快,又能保持更长时间呢?这时候踏频和力量就要兼顾啦举例:爬山,我和大强一起骑,我们 2 个人的踏频一样,但大强用的齿比是 2*8,我因为腿部力量和心肺能力不如大强,这个档位我踩不动,我只有用 2*6,所以最后大强上垭口只用了 21 分钟,我用了 25 分钟他 AVS 平均时速可以 25 多,我只有 20 左右 业余爱好者其实应该先练习保持合理的踏频,再提高腿部力量保持踏频就需要多用变速,奥运选手的变速使用非常频繁,为的就是保持最佳的踩踏效率我们不是运动员,我们的骑行是为了健身,为了更有趣,所以我们也要多用变速来调整齿比,让肌肉不疲劳,更舒服这时候 9 速系统相对 8 速,7 速系统的优势就体现了,9 速不是说比 8 速多了一个飞轮那么简单的,9 速因为飞轮数量更多,所以齿比上可以更加细腻,这样在变速调整的时候可以更方便的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齿比,更不容易出现退个挡轻松过了,进个挡有感觉踩起来累公路车非常讲究踏频,所以现在公路车入门套件都使用了 10 速运动自行车上的变速和一般民用车上的不同,很耐用,设计的很稳定,正常使用,能用很多年,放心的用变速吧,发挥它应有的功效。

变速车能改变齿速比,就是让脚踩一圈时带动车轮转动的圈数变多或变少以来减轻加速时需要腿部的力量,还有提高速度变速时手指与脚的技巧 变速时,为了减少对传动系统的磨损,以及提高顺滑度,通常脚下先猛踩几下,然后双腿只是跟着车轮转而不施力,此时手指按下变速拨杆或者转动变速把手当然在爬坡坡度很大时,你会发现这招是行不通的若你的变速器比较高档,那么直接动手就好了,同样可以十分顺利的的进行变速,毕竟是钢铁的东西,偶尔一下的暴力使用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若你的变速器比较低端,那么你不妨停下车来修休息一下,把后轮悬空变好速了再上车,否则你可能会发现在你手部动作完成后,链条嘎嗒响了半天变速也没有完成牙盘与飞轮的搭配:尽量确保链条与车辆中心线平行就可以了 硬背一下: 前 1-后 1234; 前 2-后 4567; 前 3-后 6789回转数的计 算方式就是以 10 秒钟为一个单位,计算在 10 秒钟以内,一只脚踩踏了几圈 ,所得的权术再乘以六便得到自己每分钟的回转数了. 有许多车友在平路的柏油路面上骑乘, 每分钟的回转数大约只有 60 转, 这样的回转数其实对于一般休闲的民众, 腿部肌肉 的负担其实相当大,对本身齿盘与飞轮的损耗也不小,在此建议各位车友,骑乘柏油 平路时,每分钟的回转数最好在 90 转左右,而爬坡时维持在 70 转左右 .每种地形都有 其适合的回转数,若回转数太高, 容易造成呼吸调节(急促)不顺, 臀部因为过度的摆 动而感到痛楚. 若回转数太低, 腿部容易造成抽筋拉伤的伤害,对于齿盘与飞轮的损 害也很大.建议先将转速提高,以较低的齿轮比来带出持续的速度 .当发现自己 的力量转速无法维持的时候,可以利用变速来维持一定的转速,千万不要将变速车 当成单速车一样骑乘,建议车友们从低齿轮比,高回转数上面来体验自行车运动的 本质 ,减少不必要的身体伤害! 建议回转数: 职业级公路车选手 一般车友一般平路 110 ~90 爬坡 70 ~ 75 爬坡骑乘的小秘诀,骑乘爬坡时,后面飞轮最好还预留可变轻 一至两片的变速空间, 这样面对突然的小陡坡或是想在斜坡上超越他人时,还有可 以变速的空间. 小技巧 :一个利用速度来区隔变 速的方法, 若是您的 时速在 10 公里以下,○1就利用最小的齿盘来骑乘,若是 时速在 10~30 公里之间, 则利用中齿盘,如果时速在○230~60 公里以上, 则利用大齿盘骑乘, 而 飞轮方面则由各位车友斟酌使用!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