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优生学之父——高尔顿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8.70KB
约3页
文档ID:39743690
优生学之父——高尔顿_第1页
1/3

1 优生学之父 ——弗朗西斯 · 高尔顿优生学的奠基人——高尔顿弗朗西斯 · 高尔顿( Sir Francis Galton )于 1822年 2 月 16 日出生于英国伯明翰市斯帕克布洛附近的拉杰斯的一一个显赫的银行家家庭,他的父亲是银行家, 父亲和祖父都是热爱自然的科学家他的母亲和达尔文的父亲是同父异母的兄妹, 他的外祖父正是达尔文的祖父, 所以高尔顿是达尔文的表弟高尔顿是家中9 个孩子里最小的一个孩子比他大12 岁的姐姐阿黛尔是幼年高尔顿的启蒙老师,他从小智力超常、聪颖过人,出生12 个月后,他便能认识所有的大写字母,18 个月后则能辨别大写和小写两种字母在他咿呀学语的时候就能背拉丁文到了两岁半左右,高尔顿已能阅读《蛛网捕蝇》之类的儿童读物 3 岁时他学会签名, 4 岁时他能写诗, 5 岁时已能背诵并理解苏格兰叙事诗《马米翁》, 6 岁时,他已精熟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7 岁时就能欣赏莎士比亚名著,对博物学产生兴趣,并按自己的方法对昆虫、矿物标本进行分类 显然是一位神童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曾根据有关文献的记载,用他自己设计的斯坦福 ——比纳标准对幼年的高尔顿的智力进行了估算,他认为高尔顿3-8 岁间的智力年龄几乎等于实际年龄的2 倍,其智商约为200。

8 岁时他被送进寄宿学校正式接受教育后,情况就不那么妙了极具自然好奇心和独立创造能力的小高尔顿被那里的布道、鞭打和所强调的死记硬背所困扰和压抑,行为突然变坏,常与同学打斗,频遭学校惩戒所以高尔顿对他这段学生生涯一点儿也不怀念 不过他对发现新事物的热情还是不减,虽然正规的学校教育让他很失望,但他对自己的学习和奋斗目标还是很有规划13 岁时就打算从事一项 “ 高尔顿飞行计划 ” 15 岁时他的父亲希望他学医, 因此安排他随一家英国医学机构到欧洲大陆作巡回医疗活动,回来之后开始在伯明翰市立医院做了两年内科见习医生,这里使他积累了许多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1839 年,17 岁的高尔顿来到伦敦国王学院学习医学、生理学、植物学和化学,并且成绩优秀但不久,他的兴趣就转移到数学和自然哲学上,于是1840 年他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也就是牛顿的母校, 希望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但成绩并不理想 1843 年他患上了神经衰弱, 而在此时他父亲也生病了, 1844 年获得剑桥大学学士学位后曾继续研习医学,但不久后父亲病逝 他也辍学而完全停止了医学研究, 决定过一种无拘无束的学者生活,这使他成为在自己书斋里完成科学创造的 “ 绅士科学家 ” 。

与童年时代的 “ 神童 ” 相比,高尔顿的高等教育杂乱无章也不太成功,有人认为正是这样为他日后成为维多利亚时代最博学的学者奠定了基础高尔顿的才能在他毕业之后很快显露了出来他虽然从未担任大学教授或其他专门职业,但爱好发明,多才多艺,学术兴趣超过同年代的许多学者,包括人类学、地理学、数学、力学、气象学、心理学和统计学等 他热衷于旅行与探险,先到欧洲、埃及和中东旅行,回国后接受一位骨相学友人建议,从1846-18502 年参加了皇家地理学会去非洲的旅行,深入非洲腹地考察, 绘制出地图上原先是空白一片的西南非的纳米比亚地区的地图,1853 年他出版了《南非探险记》,基于此被政府任命为军中地理教师并当选为皇家地理学会会员并由此获得了1853 年的皇家地理学会的最高勋章1856 年又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时年34岁1852 年高尔顿返回英国后不再远游和达尔文一样,由于远出考察患上了一种“ 神秘的疾病 ” (神经不稳症) 1857 年定居伦敦,正式开始了他的书斋式的科学研究活动 从事气象学和地理学的研究, 有测量并预测天气的兴趣, 并发明了气象图, 提出高气压带、 低气压带等术语, 他还饶有兴趣地测量了人们对科学讲座的厌倦程度。

1859 年表兄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引起了他对人类遗传的兴趣首先他发现人与人之间实际上存在着巨大个体差异,在当时一直强调寻找人类心理过程的共同特征的背景下,这可谓是一个有创建性的提法 他在伦敦南肯辛顿博物馆他的人类测量实验室内,利用仪器作人类学测量及心理测量测量项目有身高、体重、肺活量、拉力和握力、扣击的速率、听力、视力、色觉等,他有计划地测量并记录这些差异,以研究能力的个体差异 随后他又用问答法研究意象的个体差异 要求被试先确定一件事, 如早餐的情境, 然后被试回忆心目中出现餐桌上实物的意象,即食物的鲜明度、确定度等对答案整理后,他发现被试的意象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人以肌肉运动觉意象为主, 有的人以听觉意象为主, 有的人以视觉意象为主 他强调遗传是形成个体差异的原因他通过谱系调查,论证遗传因素与个体差异的关系高尔顿最感兴趣的一种个体差异就是智商他认为感觉的敏锐程度可以是智商的指标,因为人们就是通过感觉来认识世界的所以他开始想办法证明自己的想法1884 年,他创设了人类测量实验室,1901 年与其弟子皮尔逊创办了《生物统计》杂志,高尔顿的生物统计学思想经过他的学生皮尔逊、韦尔登的参与和发挥,一个颇有影响的生物统计学派在英国形成。

1904 年捐赠基金在伦敦创办优生学实验室高尔顿对统计学的最大贡献是相关性概念的提出和回归分析方法的建立所有有关这方面的结果后来都总结在《自然遗传》(1889)一书中他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普通能力和特殊能力主张的人,也将心理学领域引入了量化的概念 高尔顿用了调查的方法, 想知道是否杰出双亲的后代出现杰出人物后代的频率更高他的灵感可能来自他自己的家庭 (他的表哥达尔文就不用说了,还有他的祖父埃拉斯莫斯· 达尔文也是个杰出的人物,当时有名的哲学家、诗人,也是早期的进化论者)他在调查1768 -1868 年这 1OO 年间英国的首相、将军、文学家和科学家共977 名获得智力成熟的人的家谱后发现,其中有89 个父亲、129 个儿子、 114 个兄弟,共 332 名杰出人士而在一般老百姓中4000 人才产生一名杰出人士因此断言“ 普通能力 ” 是遗传的在调查30 家有艺术能力的家庭中,他发现这些家庭中的子女也有艺术能力的占64%;而 15O 家无艺术能力的家庭, 其子女中只有 21% 有艺术能力, 因此断言艺术能力 ——“ 特殊能力 ”也是遗传的他发现,遗传亲属关系程度的降低, 杰出亲属的比例也显著地下降。

3 他还用 80 对双生子的资料,以双生子比其他亲兄弟、亲姐妹在心理特点上更为相像的事例, 证明人的心理完全是遗传的 由此也使他第一个注意到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在估计遗传和环境因素在人的变异方面的相对作用的方法论的重要性调查和统计的结果让高尔顿满意,所以他就提出了他的优生学, 建议在具有更合意条件的男女之间进行婚配, 并建议政府对该行为予以鼓励, 以确保种族以高质量的后代为基础继续发展并再1883 年《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的研究》一书中首创“ 优生学 ” 这一术语虽然他的这种观点后来被纳粹利用作为推行种族灭绝的理论依据,但是人们至今也不会否认中间所蕴含的优生学思想高尔顿的天才和勤奋使他的贡献还远不止于此他还是心理学史上最早使用问卷的人这个活动的另一个及其重要的伴随产物就是使目前仍在讨论的人的发展中的天赋与教养的问题正式在心理学中得到关注他本来是想要确定自己的推断:科学家对科学的兴趣是由于他们的遗传禀赋所决定的,所以向他在英国皇家学会的两百多名科学家同事发放了问卷进行调查问题涉及政治背景、 宗教信仰、帽子尺寸和为什么对科学感兴趣等等尽管问卷很长很繁琐, 但大多数科学家都完成并返还了问卷 高尔顿着手对这些问卷进行分析发现,确实大多数科学家宣称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来自遗传,但高尔顿并没有匆忙下结论。

他还发现, 在科学家的数量方面, 苏格兰远大于英格兰 他认为这可能与两个地区不同的教育制度有关, 苏格兰的教育体制宽松自由, 而英格兰的对于学生的教育则刻板而又严厉高尔顿觉得他不能再只考虑天赋而不考虑环境对人的智力发展程度的影响了,这种深刻的体会也许还来自他的寄宿学校生活经历于是他出版了《英国科学家:他们的天赋与教养》一书,来阐明这个问题,提出潜能虽然是遗传得来,但必须在适当环境中得到培养 尽管高尔顿发明并使用的问卷还很粗糙,使用的问卷和数据分析法在现在的科学家看来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已经是具有极重要意义的发明,并且,从此之后问卷法就成了心理学研究当中重要的工具高尔顿虽非出身于心理学, 但一般公认, 他对心理学早期发展的影响力,比同时期任何一位心理学家都要巨大而深远由于他在多个领域所作出的巨大成就,使其得到世界公认并获得许多奖励与荣誉,1909 年受爵士封号对高尔顿的科学评价一直存在着争议,但主要是围绕优生学而展开的 应当说,高尔顿的优生学理论,其出发点并不坏恰恰相反,他不过是追求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完美因为 “ 优生” 一词,通俗地讲就是 “ 生一个健康的孩子 ” ,这是保证人类种族和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首要条件。

当然,高尔顿在研究这一问题时, 低估了人与社会的复杂性, 过分夸大了生物学原理的适用范围,他本人也带有一定的阶级偏见和种族意识的影响但是,高尔顿的优生学尽管存在这样那样不足,仍不失为科学史上的一个正确理论1911 年 1 月 17 日卒于伦敦附近的萨里第二年,第一届国际优生学会议在伦敦召开,高尔顿的理想终于发展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科学和社会活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