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老河口市滨江地带规划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51.15KB
约35页
文档ID:9455083
老河口市滨江地带规划_第1页
1/35

老河口市滨江地带规划——“穿越历史的轴线”(正式成果)设 计 号:2006-162委托单位:老河口市金剑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二 OO 七年三月老河口市滨江地带规划(正 式 成 果 )设计单位名称(公章): 单 位 资 质 等 级与 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甲级编号:021070证 书 编 号:工 程 设 计 证 书:甲级编号:180110-sj 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 主 管 副 院 长(签字): 总 工 程 师(签字): 设 计 部 部 长(签字): 项 目 负 责 人(签字): 老河口市滨江地带规划(正式成果)设 计 号:2006—162 老河口市滨江地带规划1前 言滨水地区是人类文化的发源地,是城市中富有活力的生态与景观地区,具有丰富的城市景观和历史文脉价值。

近年来,城市滨水区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观,日益受到重视由水利部和湖北省投资20亿元兴建的汉江王甫洲水利枢纽工程于1998年实现了大江截流,随着电站的蓄水发电,老河口境内的汉江变成了面积达42平方公里、碧波荡漾的人工湖──梨花湖老河口市滨江岸线先后经历的第一、二期的整治建设,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高度评价,为老河口市人民提供了一处绝好的城市空间为进一步塑造美丽的滨江城市形象,带动滨江地段的开发建设,我院受老河口市人民政府委托,编制了本次规划说明书目录第一章 项目现状概况 第二章 现状分析评价第三章 规划总则第四章 整体设计构思与创意第五章 景区规划第六章 交通组织规划第七章 景观设计第八章 亲水设计 第九章 滨江地带城市设计第十章 市政公用工程设施规划第十一章 景观照明规划第十二章 植物配置第十三章 分期建设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第十五章 规划实施措施1图纸目录总体部分:1、 区位图(总体规划)2、 土地利用现状图3、 景观资源评价图4、 港口现状评价图5、 总平面规划图6、 功能分区规划图7、 道路交通分析图8、 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图9、 沿江立面规划示意图10、 亲水设计图11、 分期建设规划图望江楼景区:1、 土地利用现状图2、 现状建筑质量评价图3、 现状建筑风貌评价图4、 现状建筑层数分布图5、 总平面规划图6、 尺寸标注图7、 总平面效果图8、 总体鸟瞰图9、 景观轴线透视图10、 给排水规划图11、 电力电信燃气规划图太平街历史街区:1、 土地利用现状图2、 现状建筑质量评价图3、 现状建筑风貌评价图4、 现状建筑层数分布图5、 土地利用规划图6、 总平面规划图7、 功能结构图8、 保护范围规划图9、 给排水规划图10、 电力电信燃气规划图11、 太平街两厢建筑立面效果图12、 太平街东入口节点效果图2第一章 项目现状概况一、区域概况1、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老河口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东岸,因地处汉江故道口而得名,总面积1032 平方公里,人口 50.94 万。

古有"襄郧要道、秦楚通衢" 之称,明、清年间,出现"商贾辐辏,烟火万家"、" 天下十八口,数了汉口数河口" 的繁荣景象老河口市交通快捷便利老河口机场可全天候起降波音 747 等大型客机,现已开通老河口至北京、佛山等地航线207国道、汉十公路、汉丹、襄渝铁路途经老河口水上航运上达陕西,下通长江,形成立体交通网络2、历史人文景观底蕴深厚老河口有 3000 多年的古文明史,有许多名人雅士典故和人文景观这里是春秋名将伍子胥故里,汉相萧何的封地,北宋文豪欧阳修曾在此任县令,明代科学家沈括曾在此隐居著书立说;抗战时期国民党第五战区长官李宗仁司令部设在老河口五年之久,荟萃了老舍、姚雪垠、藏克家、张光年以及国际友人路易.金昌满、金炜等名人这里遗留有近代西方传教士修建的天主教堂、基督教堂、李宗仁先生题词并修建的"中山公园" 有欧阳修、恽代英、李宗仁等名人故居有鄂西北最大的穆斯林清真寺3、自然资源丰富老河口风光旖旎,周围名胜颇多历史上著名的“酂城高古” 、 “固封夕照” 、 “汉水秋清”等酂阳八景曾使历代文人骚客流连忘返道教胜地武当山、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出山之前隐居的地方――古隆中和南阳卧龙岗,以及车城十堰和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都离老河口不远。

二、荆楚文化背景在一体多元的中华文化中,荆楚文化自春秋战国时期起,便焕发出璀烂夺目的光芒在荆楚文化发展的时空隧道中有以下几处引人注目并具有代表意义的亮点:1、楚文化――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尽显浪漫气质2、秦汉三国文化——秦汉时期的湖北地区是重要的文化中心,也是魏、蜀、吴三国激烈争夺的“ 四战之地”,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的联合与斗争惊心动魄3、水文化――荆楚,水乡泽国也诞生于斯的文化,具有水的柔性,水的灵性,水的奔放与浩瀚4、近代璀璨人文――老河口的近代历史留下诸多名人的烙印:李宗仁、老舍、姚雪垠、藏克家、张光年、路易.金昌满、金炜等等三、现状用地分析本次规划范围包括三部分:滨江地带景观设计、望江楼景区详细规划(滨江大道以东) 、太平街历史街区详细规划,总规划用地面积 83.47 公顷1、滨江地带:以滨江大道为载体,北至万福街,南至环二路,岸线总长约 5000 米,规划用地面积 54.73 公顷该范围涵盖了中心城区的所有滨江岸线,以及南面城市发展区域的滨江岸线岸线宽度不一,最宽处有 140 米,最窄处仅为 4 米北段的望江楼遗址即将申报为省级历史保护建筑,建筑风格为明清建筑汉江大桥以北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宽度较窄,现状没有大的单位,多为低层私人住宅。

以南区域为老河口市城郊结合地,大型的厂矿企业和运砂场占据了大部分的岸线范围内涉及到的单位包括水厂取水口、航运家属院、花鸟宠物市场、砂石场、水泥预制厂等现状用地中城市建设用地 40.95 公顷,占总用地的 74.82%,水域和其他用地 13.78公顷,占总用地的 25.18%城市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比例较大,为 10.94 公顷,占总用地的 20.0%;居住用地 10.39 公顷,占总用地的 18.98%现状用地汇总表序号 类别名称 代码 面积(公顷) 占总用地比例备注1 总用地 54.73 100.002 城市建设用地 40.95 74.82水域和其它用地 E 13.78 25.18水域 E1 1.18 2.16耕地 E2 12.53 22.893其中 村镇建设用地 E6 0.07 0.133现状城市建设用地情况一览表序号 用地 代码 面积(公顷) 占建设用地比例(%) 备注居住用地 R 10.39 25.371其中 二类居住用地 R2 10.39 25.37公共设施用地 C 1.65 4.03行政办公用地 C1 0.87 2.122 其中 商业金融用地 C2 0.78 1.90工业用地 M 10.94 26.71一类工业用地 M1 0.53 1.293 其中 三类工业用地 M3 10.41 25.424 仓储用地 W 0.67 1.64道路广场用地 S 11.56 28.235其中 道路用地 S1 11.56 28.23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U 2.83 6.916其他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U9 2.83 6.91绿地 G 2.91 7.11公共绿地 G1 1.22 2.987 其中 防护绿地 G2 1.69 4.138 小计 40.95 100.002、望江楼景区:东以北京路为界,南至秋丰路,西至汉江,北至万福街,规划用地面积为 19.16 公顷,其中滨江大道以西用地 3.91 公顷,滨江大道以东用地 12.04 公顷。

老河口所处汉江区段是汉水中游汉江平原尾梢至高山峡谷的过渡区域,历史上就曾是鄂西北的繁华重镇其交通主要形式为水路,并形成了以望江楼为核心,沿汉水走向的老街为陆路重点的城市形态其中望江楼至太平街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仍是城市的主要商业区望江楼景区范围内包括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光化土管所、市地税一、二、三、四分局、建行分理处、市福利铁屑厂等企业,多为七、八十年代后的建筑,质量陈旧、环境较差,无法承担商业中心复兴的重任如何结合滨江大道以西的望江楼遗址和南面的太平街遗址,建设一个具有历史文化沉积、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的商业中心,是本次规划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现状用地情况一览表(滨江大道以东地区)序号 用地性质 代号面积(公顷) 比例(%) 备注民在住用地 R 3.59 29.821 其中 二类居住用地 R2 3.59 中小学用地 4.53 公顷公共设施用地 C 2.67 22.18行政办公用地 C1 0.69商业金融业用地 C2 0.46文化娱乐用地 C3 0医院卫生用地 C5 02 其中教育科研用地 C6 1.52工业用地 M 0.43 3.57一类工业用地 M1 0二类工业用地 M2 0.433 其中三类工业用地 M3 04 仓储用地 W 058 对外交通用地 T 0道路广场用地 S 3.59 24.25道路用地 S1 3.59广场用地 S2 06 其中社会停车场库用地 S3 0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U 2.43 20.18供应设施用地 U1 2.43交通设施用地 U2 0环卫设施用地 U4 07 其中其它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U9 0绿地 G 0.26公共绿地 G1 0.268 其中 防护绿地 G2 0水域及其他用地 E 6.199其 水域 E1 2.514中 滩涂 E7 3.689 总计 19.16 100.003、太平街历史街区:东以协调区规划支路为界,南至乐盛街,西至滨江大道,北至秋丰路,规划用地面积为 9.58 公顷。

太平街为东西向,道路宽 6. 6 米,长 196 米,历史上共有 38 家店行分布在道路的南、北两侧,如天生行、鸿昌行、万昌行、豫西盐行等多座清代建筑,为硬山阁楼式砖木穿枋结构的多组四合院式建筑,两侧置马头墙杂货行为民国初期建筑,保存基本完整主要商行包括:(1)天生行位于太平街的中段南侧,座南朝北,原为二进四合院,现存前院,面阔五间,宽 16. 4,进深 9. 3 米,六排梁架,两坡水邻街一面的木板门已毁,后改筑成砖墙南边为五间正厅,两坡水,进深 9 米金柱、檐柱较大,直径一般为 40 一 45 厘米,东西两侧各有三间厢房,长 9 米,进深 5 米,单坡水,中间为一天井,青石条铺面,四周为二层阁楼,梁、架保存较好,部分阁扇窗已毁2)豫西盐行位于太平街的东端南侧,座南朝北,原有五进院,现存前三进院落,第三进院落保存较好,前两进院保存较差面阔三间,宽 12. 4,进深 5. 9 米,四排穿枋式梁架,两坡水中间为一过厅,左、右次间后檐阁扇门窗已毁,后接小天井,进深 2. 3 米,小天井中间为一石砌门门南边接第二进院,东、西两侧各有三间厢房,宽 11. 5米,单坡水,部分已毁,中为一天井.南接第三进院,第三进院的北边为三间正房,进深 7.6 米,两坡水,南边为三间正房,进深 8 米,两坡水,中间为过厅,在过厅的南边后檐墙中间有一石砌门,东西两侧各有 3 间厢房,进深 4 米,单坡水,中间为天井,青石条铺面,四周为二层阁楼,保存较好.二楼檐柱下置雕花木磉墩,南边檐廊上置卷棚,四周有木栏杆。

3)鸿昌行位于太平街的西端路北,座北朝南,原为三进四合院现存第一、二进院梁架保存较好,面阔三间,宽 10. 3、进深 6.4 米,邻街一面的木板墙已毁,后改筑成砖墙,中间为过厅,后接天井,。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