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学最新版必背《中药学》第一单元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导言 考什么?一一各论比例高,功能主治如何讲?一一突出重点,引导学习如何学?抓住重点,博闻强记总论 中药和中药学的概念: 中药是中国传统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中药的认识和应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其品种繁多,发展至 今已达12800余种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 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第一单元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重点解析《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中华本草》作者、药物数量、成书年代、学术贡献1.《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各论载药 整种,以 上、中、下三品分类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中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为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本草经集注》陶弘景著,南北朝,载药 堡种虫兽、liiJ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大量药物采收、鉴别、 炮制、制剂、“诸病通用药”、“服药食忌”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玉石、草木、 果、菜、米食等反映了魏系统、全面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内容,晋南北朝的主要药学成就, 作的编写模式。
草》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又称《唐本草》书成于公元65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 《科德药方书》早亟年1以《本草经集注》为祖本,继承并多有创新,新 增药物120种,共850种;书中除本草正文外,还增加 了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 专著的先例~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 表作唐慎微,在《嘉祐本草》、《图经本草》的基础 上,广泛采集医家常见和民间习用的验方单方,又从经 史百家文献中整理出大量有关医药学资料编写此书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定稿于公元11以前全 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5. 《本草纲目》公元1578年,共五十二卷,卷首附图1100余幅, 载药1892种自然属性,分为十六部,六十类,不分三品该书不但集中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将 本草学的发展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而且在生物、化 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等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 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思考:为何称为“纲目”6. 《本草纲目拾遗》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
作者: 赵学敏专为补遗、正误《本草纲目》而作,载药921种, 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716种;总结了 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而且还 保存了大量今已散佚的方药书籍的部分内容,具有很高 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7. 《中华本草》 当代本草代表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全书共34卷前30卷为中药, 整种后4卷为民族药专卷,包括藏药、蒙药、维 药、傣药各1卷全面总结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传统药学成就,集中 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发展的综合性本草中国最经典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I新修本草I证类本草I本草纲目(拾遗)I中华本草第二单元中药的性能何谓中药性能?又称药性,即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 与特征的高度概括何谓药性理论?即有关药性的理论,包括四气、 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药物之因此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作用,是因其各具 独特的性能,前人也称之为偏性也就是说,以药物 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等中药的性能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 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第一节四气一、四气的含义IIIIII四气,也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 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性质,是 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平性,是指药物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二、四气的确定依据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 概括出来的,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反故四气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 基准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 性,如石膏,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 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 性,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四肢厥冷、脉沉无力 等寒证具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三、四气的所示效用III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 清热、泻火、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