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市黄土岗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两改六落实”导学案第十一课 《春》导学案设计:高传仁 审订 七年级语文组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2.赏析精美语言,体味蕴含的情感3. 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教学重点】1.理清作者思路2.研读五幅图画,赏析精美语言,体会蕴含的情感教学难点】学习通过五官感觉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课前预习案【知识链接】朱自清,字佩弦,生于1898年,逝世于1948年,"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记录着朱自清先生的一生:在大学读书后期,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学教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这期间从事散文创作,做学问;1946年7月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使他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8月在北平逝世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一、激趣导入 当秋叶飘落的时候,当白雪纷飞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渴望春天因为春天带给人温暖,带给人希望,带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们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诗作文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和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引导学生分析,《绝句》是从“鸟”的角度,《泊船瓜洲》是从“春风”的角度来写春天绝句只有四句,往往是选取春天的一个或两三个景物来写 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出示课题),其中写春天的就多了有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的山、水、树、蜜蜂、蝴蝶等等 今天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绘春天的二、检查预习情况1.为下面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将其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 西藏( )头昏脑涨( )散( )文 黄晕( ) 薄( )荷 薄( )厚迷藏( )水涨( ) 散( )步 晕( )头转向 薄( )弱2、解释下列词语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朗润:明朗润泽卖弄:炫耀酝酿: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繁花:密密的开着的花赶趟儿:文中是各种果树也争先恐后地开花舒活:舒展,活动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烘托:画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者周围涂抹淡墨或浅的颜色,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更突出3、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进行课文的整体把握,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这些景物各有何特点?各段描写之间有何关联?请用简洁的语言,尽量完整的说出本文的行文脉络 全班集体研讨,各抒己见,互相补充,明确课文主要内容,并且依照课文的脉络,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大师笔下春天的主要内容 勾勒轮廓 春草图——草报春 春花图——花争春 盼春——绘春{春风图——风唱春}——颂春 春雨图——雨润春 迎春图——人迎春4、这三个部分按什么样的思路写的?这三部分的顺序的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春天尚未来临,热切的盼望她的到来,待到她降临人间之后,则尽情的欣赏这美好的大地回春的景象;最后以赞美作结,用三个比喻句颂扬春天,深化题旨。
课中学习案合作探究1、第一自然段写盼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讨论归纳:(1)“盼望着,盼望着”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2)、“东风来了,……近了”把物质当作人来写,叫拟人,宣告春天到来,表达喜春之情2、第二自然段是怎么写春天的?(这一段是宏观勾勒春天,先写“一切”画出春天的轮廓,用“朗润”写春山光泽,用“涨”写春水涣涣;有“红”写春日暖人,这三个“起来了”照应“刚睡醒”“张开了眼”3、这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运用拟人,勾勒出春天的勃勃生机4、齐读第一部分,朗读中体会盼春的心情5、绘春这一部分描绘了几幅画面?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春景图6、朗读春草图这一段,请学生思考,春草图中,作者怎样描绘小草的?归纳:(1)、用“偷偷”“钻”写春草的情态;(2)、用“嫩嫩的”写春草的质地;(3)、用“绿绿的”写春草的色泽;(4)、用“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春草的长势7、“偷偷地”“钻”用得好,说说好在哪儿?(“钻”既表现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又用“偷偷地”修饰,使其不知不觉出现,生动的表明春草的活力8、问:写“春草”为何又写“坐着、躺着……捉几回迷藏”?(通过小孩在兴致勃勃的嬉戏,侧面衬托春草勃发给人的欢乐。
9、“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写了什么?(写人在草上的感受,表达喜爱之情10、朗读春花图,并思考:作者如何描绘春花图的? 归纳:(1)、“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写花朵多;(2)、“红的像火,……像雪”写花色艳;(3)、“花里带着甜味儿”写花味甜;(4)、“闭了眼……杏儿、梨儿”由眼前的春花联想到秋实;(5)、写蜂闹蝶舞侧面衬托春花的竞相开放,万紫千红,香味浓郁;(6)、“野花遍地是”写野花多;“散在草丛里……眨呀眨的”不仅写出野花的多,而且描绘出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明丽色彩11、朗读“春风图”12、观察景物必须“五官开放”即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感受景物的特征问:“春风图”从哪些方面写出春风的特征?归纳:(1)句从触觉写出春风的柔和;(2)句从嗅觉写出春风的芳香;(3)(4)句从视觉、听觉写出春风的和悦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的有声有味、有情有感13、朗读“春雨图”思考:“春雨图”抓住了春雨的什么特征描写?(1)、“雨是最寻常的,……三两天”写出春雨的经常;(2)、“像牛毛……密密地斜织着”写出春雨的细密;(3)、“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写出春雨的轻盈;(4)、“树叶儿……逼你的眼”写出春雨的润物。
14、朗读“迎春图”思考:文章怎样描写“迎春图”(由景及人,春到人欢,与开关呼应15、朗读末尾三段思考:末尾三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运用比喻,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美”、“力”小结: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回春、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在五幅春景图中,作者描述春天景物的特征,表达美好的感受文章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对描绘景物特点、抒发感情有突出的作用课后巩固案一、为下面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将其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 1.①水涨起来了( A ) ②高梁涨红了脸( B ) ③物价上涨( A ) A.zhǎng B.zhng 2.①捉迷藏 ( B ) ②宝藏( A ) ③矿藏( B ) A.zng B.cng 3.①灯笼( A ) ②全笼着一层薄烟( B ) ③笼罩( B ) ④鸟笼( A ) A.lng B.lǒng 4.①应和( B ) ②随声附和( B ) ③风和日丽( A ) A.h B.h 5.①也赶趟似的( B ) ②好似( A ) ③相似( A ) A.s B.sh 二、运用重叠字、重叠词,可增强语言的生动性,请模仿文中的词语填空。
(偷偷地)钻出来 轻(悄悄) (舒活舒活)筋骨 (轻轻地)抽出来 慢(腾腾) (清理清理)仓库 (美美地)吃一顿 白(花花) (修理修理)机器 (重重地)一击 亮(晶晶) (鼓舞鼓舞)士气 (苦苦地)哀求 昏(沉沉) (抖数抖数)精神 三、指出下列句子各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并说出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1.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排比) 作用:写草地上儿童的嬉戏,揭示春草勃发给人带来的欢乐 2.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拟人) 作用:赋予春天以感情和生命,把无形的春天写得具体、生动了 3.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 (比喻) 作用:写出野花多,闪闪发光,轻轻摆动,色彩明丽的特点 4."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引用) 作用:强调春天给予人们奋发向上的勇气,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辛勤劳动的力量 四、春风本是无形、无味、无色的,但作者却将春风描绘得有形有味,有声有色,请从原文中找出这些语句填在横线上 作者首先从触觉的角度用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写出了春风轻柔温暖的特点,将无形的春风写成是可感触的,是有形的,这一句是"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其次从嗅觉的角度将无味的春风写成是有气味的,这一句是风里带来些……酝酿 再其次从视觉、听觉的角度,用繁花嫩叶一词写出了春风轻拂下的色彩;又通过写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的鸟鸣和牧童的笛声,写出春风中和谐悦耳的声音 八、阅读"春雨图"一段,然后填空 1."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一句写出春雨(多)的特征 2."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写出春雨(密)、(亮)、(细)的特点 3.这段中("像牛毛……一层薄烟")一句是直接描写描写(树叶,小草,雨中的行人,种作的农民)是间接描写,这是从春雨润物和人们的活动两方面着笔的,赞美了春雨在默默无声中带给大地以无限的恩泽 九、阅读8、9、10三段,回答问题 1.这三段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排比、比喻、拟人) 2.这三段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的排列顺序形象地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进程 3.最后一句"领着我们上前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感情 教学反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