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 的组成部分蒙古游牧人民族传 统的住房古称穹 庐,又称毡帐、 用于游牧自匈 奴时代 起就已出现,一 直沿用至今蒙古 包呈圆形,四周 侧壁分成数块, 每块高 13米左右,用条木编围砌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 游动式又分为可 拆卸和 不可拆卸两种, 前者以牲畜驮运, 后者以牛车克等 族牧民游牧时也 居住蒙 古包蒙古包主要由架木 、苫毡、绳带三大部分组 成制作不用 水泥、土坯 、 砖瓦, 原料非木即毛, 可谓建筑史上的奇 观,游牧民族的 一大贡献1.蒙古包的架木: 蒙古包的架木包括套瑙、 乌尼、哈那、门 槛 1) 套瑙蒙古包的套瑙分联 结式和插椽式两种 要求木质要好 ,一般用檀木或 榆木制 作两种套瑙的 区别在于:联结式 套瑙的横木是分 开的,插椽式套 瑙不分 联结式套瑙有 三个圈,外面的圈上有许 多伸出的小木条 ,用来连接乌尼 这种套瑙和乌尼 是连在一起的 因为能 一分为二,骆驼 运起来十分方便 2) 乌尼乌尼通译为椽子, 是蒙古包的肩,上 联套瑙,下接哈 纳其长短大小 粗细要 整齐划一,木质 要求一样,长短由 套瑙来决定,其 数量,也要随套 瑙改变这样蒙古包才 能肩齐,能圆 乌尼为细长的木 棍,椭圆或圆形。
上端要 插入或联结套瑙 ,头一定要光滑稍 弯曲,否则造出 的毡包容易偏斜 倾倒 下端有绳扣,以 便于哈那头套在一 起粗细以哈那 决定,一般卡在 哈那头 的丫性叉子中,上端正好 平齐为准乌尼一般由松 木或红柳木制作 3) 哈那哈那承套瑙、乌尼 ,定毡包大小,最 少有四个,数量 多少由套瑙大小 决定 哈那有三个神奇 的特性:其一,是它的伸缩 性高低大小可以 相对调节,不像 套瑙、乌尼那样 尺寸固 定一般习惯上 说多少个头、多少 个皮钉的哈那, 不说几尺几寸 皮钉一 般有十个皮钉, 十一个皮钉等等( 指一个哈那) 皮钉越多,哈那 竖起来 越高,往长拉的 可能性越小;皮钉 越少,哈那竖起 来越低,往长拉 的可能 性越大头一般 有十四、十五、十 六个不等增加 一个头,网眼就 要增加 ,同时哈那的宽 度就要加大这一 特点,给扩大或 缩小蒙古包提供 了可能 性做哈那的时 候,是把长短粗细 相同的柳棍,以 等距离互相交叉 排列起来,形成许多平 行四边形的小网眼 ,在交叉点用皮 钉(以驼皮最好 ) 钉住 这样蒙古包可大 可小、可高可矮 蒙古包要高建的 话,哈那的网眼 就窄, 包的直径就小; 要矮建的话,哈那 的网眼就宽,包 的直径就大。
雨 季要搭 得高一些,风季 要搭得低一些 蒙古人四季游 牧,不用为选蒙古 包的地基犯愁, 这样的房子是无 论如何 不能比拟的由 于哈那这一特性, 决定了它装卸、 运载、搭盖都很 方便其二,是巨大的支 撑力哈那交叉出 来的丫形支口, 在上面承接乌尼 的叫头 ,在下面接触地 面的叫腿,两旁与 别的哈那绑口叫 口哈那头均匀 地承受 了乌尼传来的重 力以后,通过每一 个网眼分散和均 摊下来,传到哈 那腿上这就是 为什么指头粗的 柳棍,能承受二三千斤压 力的奥妙所在了其三,是外形美观 哈那的木头用红 柳,轻而不折, 打眼不裂,受潮 不走形 ,粗细一样,高 矮相等,网眼大小 一致这样做成 的毡包不仅符合 力学要 求,外形也匀称 美观哈那的弯度要特别 注意掌握一般都 有专门的工具, 头要向里弯,面 要向外 凸出,腿要向里 撇,上半部比下半 部要挺拔正直一 些这样才能稳 定乌尼 ,使包形浑圆, 便于用三道围绳箍 住4)门立哈那立起来以后, 把网眼大小调节好 ,哈那的高度就 是门框的高度 门由框定因此蒙古包的门 不能太高,人得弯 着腰进,在弯腰的同 时,也表达 了对蒙 古包内主人的尊 敬,相当于给主人鞠 躬。
毡门要吊在 外面5)支柱蒙古包上了八个哈那要顶支 柱蒙古包太大了,重量增加,大风天会 使套瑙的一部分弯 曲连接式套瑙多遇这种情况八---十个哈纳的蒙古包 要用四根柱子蒙古包里,都有 一个圈围火撑的木头框,在其四角打洞, 用来插放柱脚柱子 的另一头,支在套瑙上加绑 的木头上柱 子有圆、方、 六面体、八面体等柱子上的花 纹有龙、凤、水、云多种图案王爷一般 才能用龙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