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质量管理》作业一-000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1.从影响质量的因素追踪至结果的审查方式是( )A.逆向追溯B.顺向跟踪C.部门审核D.过程审核答案:B2.通过在产品上施加一定的环境应力,以剔除由不良元器件、零部件或工艺缺陷引起的产品早期故障的一种方法或工序是( )A.可靠性鉴定试验B.环境应力筛选C.可靠性验收试验D.可靠性增长试验答案:B3.在质量管理中,对于“如何控制质量因素的取值使质量指标达到要求?”、“不同的质量特性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等问题,所使用的分析方法是( )A.参数估计B.假设检验C.相关与回归分析D.区间估计答案:C4.在零不合格过程判异准则中,属于判异准则Ⅲ的是( )A.若连续检查 个产品,存在不合格品,则判断过程异常B.若连续检查 个产品,不合格品数目多于一个,则判断过程异常C.若连续检查 个产品,不合格品数目多于二个,则判断过程异常D.若连续检查 个产品,不合格品数目多于三个,则判断过程异常答案:C5.在对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进行选择时,一个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检验环境B.检验技术C.检验成本D.检验难易答案:C6.抽样检验具有节约检验工作量和检验费用,缩短检验周期,减少检验人员和设备的优点。
但其不足表现在( )A.选取样本困难B.选取抽样方法困难C.具有一定错判的风险D.检验过程要求严格答案:C7.在抽样检验中,消费者所承担的不合格批被判定为合格批的风险称为( )A.消费者风险B.检验性风险C.误差性风险D.随机抽检风险答案:A8.质量标准鼓励采用( )方法管理组织A.计划B.过程C.控制D.监督答案:B9.为使产品保持规定状态所需采取的措施是产品的( )A.维护B.抢修C.预防性维修D.修复性维修答案:A10.安排和编制最佳日程计划,有效地实现进度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是( )A.排列图B.网络图C.分层图D.矩阵图答案:B二、多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45 分)11.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包括( )A.全面的质量管理B.全过程的质量管理C.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D.科学的管理答案:ABCD12.为了增加使用者的信心,休哈特控制图判断异常的准则主要是针对( )风险A.αB.βC.生产者风险D.消费者风险答案:BD13.ISO9000的定义,“质量管理是指导和控制一个组织的与质量有关的相互协调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 )A.质量方针B.质量策划C.质量控制D.持续改进答案:ABCD14.全面质量管理的代表人物包括( )A.戴明B.费希尔C.费根堡姆D.朱兰答案:CD15.在全面质量管理第一阶段P阶段的工作主要有( )A.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B.按照所制定的计划和措施去实施C.找出原因中的关键点D.总结经验、巩固成绩答案:AC16.美国贝尔实验室在质量管理方面的重大发展是由( )提出的。
A.休哈特B.戴明C.朱兰D.道奇答案:AD17.获得ISO9000证书的益处包括( )A.符合法规或政府条例的要求B.提高知名度C.增加无形资产D.有效地避免产品责任答案:ABCD18.以下属于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有( )A.以顾客为关注焦点B.领导作用C.内部管理D.持续改进答案:ABD19.PDCA循环的特点包括( )A.大环套小环,互相促进B.不断循环上升C.推动PDCA循环的关键在于第一阶段D.推动PDCA循环的关键在于第四阶段答案:ABC20.属于特殊检验级别选用的有( )A.单位产品价格较昂贵B.贵重产品的破坏性试验C.检验费用特别大D.产品生产过程比较稳定,质量波动较小答案:BC21.质量管理的战略目标应涉及的项目包括( )A.产品基本性能B.竞争性能C.质量改进D.不良质量成本答案:ABCD22.控制图判断异常的条件包括( )A.连续3点中至少有两点接近控制界限B.中心线一侧连续出现5个点子C.点子集中在中心线附近D.点子呈周期性变化答案:ACD23.质量成本包括以下成本要素( )A.返工损失费B.检验设备折旧费C.质量体系认证费用D.索赔损失费答案:ABCD24.质量检验的类型按加工过程的阶段可分为( )A.全数检验B.进货检验C.工序检验D.生产操作检验答案:BC25.质量总成本曲线的控制区是( )。
A.故障成本>70%B.预防成本<10%C.损失成本=50%D.预防成本=10%答案:CD三、判断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26.质量的持续改进不需要有纠正和预防措施,但要保证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答案:错误27.如果某个项目达到了ISO9001的要求,那么必然同时满足ISO9002和ISO9003的要求 )答案:正确28.质量就是美好的东西,它们昂贵耀眼,不但具有相当的价值或重量,而且代表着身份和地位 )答案:错误29.质量控制包括设计控制、过程控制、包装贮存和搬运以及售后服务等的控制 )答案:正确30.ISO国际标准编号的格式是:ISO+标准号+[杠+分标准号]+冒号+发布年号,例如:ISO9000-1:1994 )答案:正确31.因果图又称为鱼骨图 )答案:正确32.个体中与规定要求不符和的任何一项称为缺陷 )答案:正确33.如果质量比人家差,价格比人家低就可以 )答案:错误34.质量是无形的抽象名词,无法评估或测试 )答案:错误35.缺陷根据严重性一般可以分为三类:致命不合格品、严重不合格品、轻微不合格品 )答案:错误36.事后检验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质量。
)答案:错误37.质量是企业品牌的基石 )答案:正确38.质量是指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答案:正确39.SQC强调全过程、全员的观点 )答案:错误40.质量体系指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答案:正确以下内容可以删除:(一)非标准劳动关系产生的原因非标准劳动关系是从标准劳动关系发展而来标准劳动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劳动契约关系,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并一直延续至今自20世纪60年代始,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各国的产业结构和知识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进而要求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流动性增强,灵活就业、弹性就业需求增大因为,在工业、机械制造业占主导的产业结构模式下,固定用工制度、长期就业合同是主流的用工和就业形式,但随着商业、服务业的不断扩大,简单、统一的传统就业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劳动关系双方主体的自身需求,取而代之的应是形式灵活、富于弹性的就业形式,非标准劳动关系也就应运而生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通过灵活多样的用工形式来雇佣非核心员工,弹性用工能够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追逐利益最大化企业想要更好的迎接全球化带来的巨大的挑战,人力资源的运用必须要有弹性,也就是劳动弹性化。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更多的人认为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人们不再愿意从事那种传统的束缚于单位的就业形式,而更愿意寻找一种适合自己意愿的、满足自己爱好的、更加自由的就业方式,从而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和空间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实现个人的价值,近年来兴起的SOHO一族就是典型例证SOHO是Small Office Home Office(小办公室、居家办公室)的缩写,它是指个人以自己的家或小型场所为办公室而从事工作的小型事业体(个体户)SOHO代表了一种自由的新型就业方式,其工作场所不固定,工作时间自由,收入高低也不确定,特别适合与高新科技、信息技术相关工作的劳动者,如软件程序员、网络工程师、记者、编辑、自由撰稿人、音乐制作人、广告工作者、咨询师等 (二)非标准劳动关系面对的挑战我国的非标准劳动关系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就业形式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更多的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产物由于国有企业改革,我国的城镇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而传统的僵化的固定就业模式刚性太大,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非标准劳动关系对于降低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方便劳动者自由选择劳动时间、缓解就业压力、扩大就业机会等作用越来越突出,正成为就业的重要渠道,使劳动关系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格局。
非标准劳动关系突破了标准劳动关系的内涵,对原有的劳动关系法律调整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非标准劳动关系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的标准劳动关系法律调整体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非标准劳动关系调整的需求非标准劳动关系对传统法律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法律适用和劳动主体方面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律主要以标准劳动关系为主,很多非标准劳动关系被排斥在基本法律调整的范围之外 此外,我国《劳动法》主要覆盖的是传统行业的劳动者,范围狭窄非标准劳动关系就业人员中有些是在《劳动法》或者《劳动合同法》调整范围之内,如劳动者派遣关系中的劳动者等,但还有很多人被排斥在这两部法律的调整之外,如家政人员等我国非标准劳动关系调整的现状要求劳动主体适用范围必须扩大 2.劳动关系的建立方面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只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才能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个体经营者,但不能是个人但是在非标准劳动关系领域,用人的一方有可能是个人、家庭和自营经济实体等不属于《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因此这种法律关系不受劳动法的调整因此,很长时间以来,非标准劳动关系就业人员与用人方之间仅被视为具有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发生民事权益问题,按民事诉讼的程序处理。
实际上,无论是标准劳动关系就业还是非标准劳动关系就业,都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从事为国家和社会承认的社会工作,并以此获得用以维持本人及家庭生活的劳动报酬或者经营收入因此,将非标准劳动关系放在劳动关系调整之外不符合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也容易导致非标准劳动关系就业人员丧失本该享有的劳动权利 3.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的处理劳动关系中对劳动者的保护比较全面,它包括了劳动过程中的各项权利,除法定的劳动标准外,还包括无过错责任的工伤保护原则和接触劳动关系的补偿原则等而雇佣关系中的劳动者的权利仅受私法的调整,按照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来处理,如出现劳动中的人身伤害,只能根据过错程度来分担责任但实际上,雇佣关系跟劳动关系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因为两种关系中间的劳动者都不拥有生产资料且劳动的目的都是生产过程和获得劳动报酬,而且雇佣关系和劳动关系一样,具有从属性,雇员接受雇主的指挥、管理和监督,雇主为雇员提供合理的劳动条件和安全保障因此,如果直接用雇佣关系的原则来调整一些非标准劳动关系不符合我国劳动者权益保护这一劳动法宗旨 4.社会保障方面在我国,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保护的核心所在,非标准劳动关系的社会保障问题是一项宪法权利。
但是,目前我国法律对于社会保险制度的规范,都是按照标准就业的特点设计运作的,包括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