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渡口区S105线吊二嘴至八一村段路面改造工程设计总说明

liy****00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05MB
约51页
文档ID:147450199
大渡口区S105线吊二嘴至八一村段路面改造工程设计总说明_第1页
1/51

大渡口区S105线吊二嘴至八一村段路面改造工程 设计总说明 S-02设 计 总 说 明 52/52 第一篇 概述1.1 项目概况大渡口区S105线吊二嘴至八一村段路面改造工程是省道S105线渝泸路位于大渡口区境内的一段,是吊二嘴码头与外界连接的主干道,担负着沿线的繁重交通运输任务,也是沿线居民出行的主要通道该段公路改造于2008年,K0+000~K3+330段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宽度为8.2米,路面宽度为7.0米,双向2车道三级公路;K3+330~K4+281段及K9+223~K9+997段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宽度为22.0米,路面宽度为16.0米,双向4车道二级公路;匝道右幅K5+700~K6+060段及左幅K5+700~K6+020段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宽度为11.0米,路面宽度为8.0米,单向2车道二级公路。

该路建成初期,吊二嘴码头砂石运载车辆较多,导致旧路多数路段病害严重,影响了车辆的行驶质量,而经常性不间断维修,影响了行车安全为了改善运输环境,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急需对旧路路面进行改造K4+281~K9+223段于2018年进行大修改造该公路的改造,能加快沿线乡镇的快速建设,改善道路运输条件,提高区域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对于沿线城镇乃至整个大渡口区的物资集散具有重要意义1.2设计依据(1)《大渡口区S105线吊二嘴至八一村段路面改造工程勘察设计合同》2) 拟整治道路的勘测资料、检测及评价结果1.3 设计采用的技术标准、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2017;(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2011; (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17;(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6)《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J073.2-2001;(7)《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 JTG 5421-2018;(8)《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 5210-2018;(9)《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JTG H10-2009;(1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15;(1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12)《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G/T D33-2012;(1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14)《公路挡土墙设计及施工技术细则》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08.03;(15)《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JTG H30-2015;(1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17;(17)《公路工程预算定额》 JTG/T 3832-2018 ;1.4既有道路的等级、标准、建管养情况和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1.4.1 既有道路等级、标准 表1-1 旧路K0+000~K4+281及K9+223~K9+997段技术状况表起 讫 点路段长度(米)等级路基宽度(米)路面宽度(米)面层类型车道状况备 注K0+000~K3+3303330三级8.2m7.0m水泥双向2车道K3+330~K4+281951二级22.0m16.0m沥青双向4车道两侧为人行道K5+700~K6+060360二级11.0m8.0m沥青单向2车道右幅K5+700~K6+020320二级11.0m8.0m沥青单向2车道左幅K9+223~K9+997774二级22.0m16.0m沥青双向4车道两侧为人行道合计57351.4.2 建管养及使用情况本项目是省道S105线渝泸路位于大渡口区境内的一段,是吊二嘴码头与外界连接的主干道,担负着沿线的繁重交通运输任务,也是沿线居民出行的主要通道,担负着繁重交通运输任务。

该段公路改造于2008年,K0+000~K3+330段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宽度为8.2米,路面宽度为7.0米,双向2车道,旧路为设计时速30km/h三级公路标准;K3+330~K4+281段及K9+223~K9+997段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宽度为22.0米,路面宽度为16.0米,双向4车道,旧路为设计时速60km/h二级公路标准;匝道右幅K5+700~K6+060段及左幅K5+700~K6+020段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宽度为11.0米,路面宽度为8.0米,单向2车道,旧路为设计时速60km/h二级公路该公路由重庆市公路养护管理段管养,道路使用已超10年时间,建成使用期间,吊二嘴码头砂石运载车辆较多,导致路面破损较严重,该公路不定期进行了多次小修挖补处治,并于2012进行路面大修整治,同时吊二嘴码头已停止使用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沉陷、破碎板等病害及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车辙、沉陷等病害1.4.3 存在的主要问题该路建成初期,吊二嘴码头砂石运载车辆较多,沿线交通量逐年增加,承载较大的运输压力在重载交通运行下,路面结构严重老化,路面出现了龟裂、裂缝、车辙、沉陷、破碎板等病害,对行车安全造成较大影响。

结合对旧路的破损及排水设施等调查后,因旧路目前行车状况较差,故需对本路进行大修整治1.4.4 建设的必要性该路为大渡口区吊二嘴码头与外界连接的重要通道,路面结构严重老化,出现了大量的病害,行车舒适性较差,增加了车辆的运营费用和行程时间,已经影响到道路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不利于大渡口区的城市形象建设,制约了大渡口区城市发展的需求近年来,随着全面小康战略目标的不断推进,大渡口区对外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为了加速大渡口区经济的发展,缓解大渡口区交通运输压力,对S105线吊二嘴至八一村段公路进行路面大修是必要的本项目起点位于吊二嘴,途经建路村,终点位于八一村处,全长5.735公里而现阶段水泥混凝土路面有大量的裂缝、板角断裂、坑槽、破碎板等病害,沥青混凝土路面有大量的不规则裂缝、纵横裂缝、车辙、沉陷等病害,行车安全性、舒适性差,不利于该路段担任大渡口区主要集散道路的运输服务为了改善运输环境,提高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提高区域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把道路打造成“畅”、“安”、“舒”、“美”的运输环境,对该路进行路面改造非常有必要1.5测设内容及经过1.5.1 勘察设计内容根据设计合同要求,公路改造不改变既有道路的平面、纵坡、横断面宽度,平、纵、横指标维持旧路原技术标准不变,改造内容仅对路基、路面、排水和交安设施进行全面整治,对于危岩、滑坡等地质灾害、旧桥的结构和安全隐患不在本设计范围内。

1.5.2 测设经过2019年8月,我公司对所承担的改造路段进行测量和调查,采用GPS进行道路平面测量及拟合,逐段丈量里程、逐段调查的方法完成路面、路基、桥涵、安全设施的调查,于2019年9月完成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调查内容如下:(1)既有公路设计及施工情况调查;(2)现状路基、路面破损情况调查及其成因分析;(3)交通量抽样调查;(4)旧路弯沉及其他力学指标检测;(5)测量既有道路平面图;(6)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图预算文件编制1.6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1.6.1设计原则根据业主要求和节约投资,按以下原则进行设计:(1)公路改造的纵坡不作调整,路面标高由加铺层厚度确定;(2)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投资3)动态设计,施工期间根据路面铣刨开挖后实际情况,实时调整设计方案1.6.2设计标准及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K0+000~K3+330段:(1)公路等级:三级2)设计速度:30Km/h3)公路的平、纵、横指标维持旧路技术标准不变K3+330~K4+281段、K9+223~K9+997段及匝道右幅K5+700~K6+060段、左幅K5+700~K6+020段:(1)公路等级:二级2)设计速度:60Km/h。

3)公路的平、纵、横指标维持旧路技术标准不变1.7 建设条件及沿线自然地理概况1.7.1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大渡口区属于川东平行岭谷区,地貌类型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的影响,背斜一般隆起成山,向斜长期剥蚀后形成丘陵整个区域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逐渐由高向低变化,西部属中梁山脉,以低山为主,最高点海拔为650米,中部和东南部以中丘、浅丘、平坝和沿河阶地为主,最低点位于区内长江出境处海拔为150米,相对高差500米2)气象大渡口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8.7℃,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6-8℃,夏季平均气温在27-29℃,常年日照总时数1000-1200小时,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3)水文大渡口区境内河流均属长江水系,流域面积大于10公里(除长江外)有三条,分别为跳蹬河、桃花溪和伏牛溪长江干流绕区境而过,境内流程32公里4)地震据1:20万区域地质资料、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8月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大渡口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小于0.05g,地震设防烈度属Ⅵ度区具震级小、破坏程度低、发生地震的次数少等特点5)不良地质条件由侏罗系下沙溪庙组、新田沟组和自流井组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的中厚层砂岩组成,砂岩坚硬,力学强度高,节理裂隙较发育,第四系坡积物覆盖一般在0.10~1.50m左右。

岩石风化:砂岩在裸露地表后,大气降水入渗岩石中;但由于岩石的整体性好,其风化深度在0.50m左右1.7.2筑路材料供应、运输情况及对项目的影响大渡口区当地建筑材料丰富,且本项目紧邻城区,项目所需碎石、水泥、片石、砂、沥青均可在城区附近购买,运距约10公里项目沿线水系发育,可以满足工程用水需要1.8 交通组成特点及对项目的影响(1)本项目是大渡口区境内的主要集散道路,担负着沿线乡镇的交通运输任务2)近几年来,随着周边地区的经济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重载交通量逐渐加大,满载或超载的运输车辆日益增多,对路况要求较高1.9 利用和废弃原有公路情况公路改造充分利用旧路,不改变原有道路的线形、纵坡及路面宽度,只对路基、路面、沿线交安设施及排水进行整治 1.10 原有路基、路面、桥涵及其他构造物的利用情况通过调查,沿线无桥梁,既有涵洞结构完好,无明显损坏痕迹,在路面改造中利用;对旧路检查井及雨水口进行修复由于路面的破坏导致路基长期渗水,造成了旧路路基局部破坏,轻微沉陷,本次设计对软弱路基进行换填等软基处治1.11 其他说明(1)本次路面改造工程对旧路平纵面进行了拟合,以便掌握既有道路平纵面线形现状2)经调查,公路沿线有多处污水管线、电信光纤管线与路线交叉,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