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的CT表现与术前分期价值 膀胱癌的CT表现与术前分期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膀胱癌的CT表现,探讨CT扫描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及术前分期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3例临床可凝膀胱癌患者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CT表现并进行术前分期结果 膀胱癌的CT表现为膀胱壁局部增厚或突向腔内肿块,形态多样,常表现为乳头状、菜花状和不规那么形,增强扫描明显强化本组CT分期与病理相符合25例,准确率为73.3%结论 CT对膀胱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术前分期对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但对早期病变分期受到一定限制,对膀胱壁内浸润程度判断不够满意 关键词:膀胱肿瘤;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CT扫描是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本文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21年6月~2021年8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3例,分析其CT表现,探讨CT扫描及术前分期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3例,男29例,女4例,年龄34~85岁,平均年龄67.7岁临床病症以无痛性血尿、排尿困难为主,少数有尿急、尿痛及下腹胀痛全部例均作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经膀胱镜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
其中移行细癌32例,高分化鳞癌1例 1.2方法 采用西门子Emotion DUO双排螺旋CT机,扫描层厚3~5mm,重建层厚2~3mm扫描前12h禁食,扫描前30min饮清水800~1000ml,膀胱胀满时开始扫描,全部病例均行增强扫描 2 结果 2.1检查结果 本组33例,单发27例,多发6例,病变发生于侧壁14例,后壁6例,三角区2例,前壁3例,顶壁1例多发者为侧壁及后壁4例,侧壁及前壁1例膀胱内多发肿块1例,膀胱壁广泛性增厚1例肿块合并出血5例,伴钙化3例,侵犯前列腺3例肿块0.50.7cm~4.06.0cm 2.2 CT表现 膀胱癌的CT主要表现为突向腔内的结节或肿块,小者呈结节状或乳头状,少数见蒂与膀胱壁向连大者呈菜花状或不规那么形局部膀胱壁增厚,本组膀胱壁增厚4例,其中1例高分化鳞癌为广泛性增厚本组3例见斑块样钙化增强后全部病例均呈现明显强化肿块累及输尿管致肾盂积水3例,出血形成膀胱内凝血块3例 2.3 CT分期 本组T1期为膀胱内结节或肿块,壁光滑,无增厚T2期为膀胱壁增厚,但无局部僵硬感T3A期为膀胱壁增厚、僵硬,但外缘尚光滑T3B期为膀胱壁增厚,界面模糊,不规那么,周围脂肪层中呈现软组织结节影。
T4期中局部淋巴结转移3例,累及盆壁2例,侵及精囊腺2例,侵及前列腺3例,肝脏转移2例本组CT与病理对照准确率为73.3% 图1a 图1b 图1c 图2a 图2b 图2c 图3a 图3b 图3c 图1左侧壁膀胱癌,平扫呈乳头状,增强明显强化图2多灶性膀胱癌〕,平扫呈菜花状及不规那么结节状,增强明显强化图3膀胱癌并斑块状及点状钙化 3 讨论 3.1临床特征 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来源于膀胱粘膜上皮,占所有恶性肿瘤的4%,占75岁以上男性死因的第5位,其中90%为移行细胞癌,5%~10%为鳞癌,腺癌仅占2%【1】本组平均年龄67.7岁,50岁以下3例,50~60岁5例,其余均大于60岁,与文献报道根本相符30例中29例均为移行细胞癌,鳞癌仅1例膀胱癌可发生于膀胱的任何部位,约60%发生于侧后壁,20%见于三角区,顶部和前壁各占10%,其中25%为多灶性【2】本组发生于侧壁14例,后壁6例,三角区2例,前壁3例,多发者也以侧壁为主 3.2 CT表现及分期意义 膀胱癌大多为单发,少数为多发,本组单发27例,多发6例CT表现为膀胱壁局部增厚或突入腔内的肿块,其形态多样,小者呈乳头状,可有蒂,轮廓清楚。
较大者呈菜花状或不规那么形,边缘不光滑,可伴出血及坏死少数呈浸润性生长可使膀胱壁广泛性增厚,本组1例高分化鳞癌即表现为膀胱壁广泛性增厚局部肿瘤可出现钙化,本组3例表现为斑块样及条状钙化肿瘤平扫时密度与正常膀胱壁相近,增强时均有明显强化CT对肿瘤侵犯膀胱壁的程度判断存在一定限度,约8%的病例CT分期偏低,而病理上癌肿的浸润范围和深度要比CT广,CT分期准确率为64%~90%[1,3]本组T1期-T3A期病例与病理对照准确率为73.3%与文献报道根本相符合当肿瘤向壁外侵犯时,膀胱轮廓不清楚,膀胱周围脂肪层模糊,可出现软组织结节,肿瘤可累及周围组织器官,如输尿管、精囊及前列腺本组侵犯输尿管2例,致肾盂及梗阻以上输尿管中度积水侵犯前列腺3例,表现为前列腺增大,病变侵犯区异常强化侵犯精囊腺2例,致精囊腺增大,膀胱精囊角消失女性患者,膀胱癌可侵犯子宫体,宫颈及阴道壁【4】CT增强有利于显示盆腔肿大淋巴结本组能肯定有淋巴结肿大者3例文献报道MRI对膀胱癌的分期明显优于CT,MRI虽不能区分T1期和T2期,但可区分T2期与T3A期,对壁外侵犯及邻近器官侵犯也优于CT膀胱癌术后随访可发现复发,如复发病变较小,CT难与手术后纤维瘢痕组织鉴别,而MRI对鉴别复发与纤维瘢痕组织更有帮助。
3.3膀胱癌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①内翻乳头状瘤:较少见,肿瘤突向腔内,边缘光滑,有漂浮感,膀胱壁连线完整,增强有明显强化;②慢性膀胱炎:膀胱壁弥漫性增厚的膀胱癌需与慢性膀胱炎鉴别,后者多为均匀性增厚,膀胱体积常缩小;③膀胱内凝血块:有时凝血块易误诊为膀胱癌,变动体位和复查CT,其形态、位置及大小常有慢性变化,增强扫描也有利于鉴别;④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突入膀胱底部易造成膀胱内假肿瘤征,但肿块影,上下径小于横径,说明肿块位于腔外,膀胱侧壁正常前列腺癌可侵犯膀胱底,而膀胱癌也可侵犯前列腺,通常前列腺癌肿块主要位于膀胱底下方 综上所述,CT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可清楚显示肿瘤形态、大小、密度、边缘及整个膀胱的改变,能更好地显示肿瘤的邻近侵犯,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CT分期对临床治疗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86-590. 【2】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587. 【3】魏巍巍,许维亮,甘洁,等.膀胱癌的CT诊断与分期评价[J].现代医学,2007,6:236. 【4】钟月芳,应碧伟,章家铭,等.膀胱癌的CT表现及其与临床分期价值[J].浙江临床医学2021,10:2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