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弧顶与圆弧底 圆弧顶与圆弧底是两种常见的反转形态,投资者及市 场分析人士均相当重视对其研判,在头肩形反转形态 中,股价起伏波动较大,反应多空双方争斗激烈,在突 破颈线后,形态成立.而圆弧顶及圆弧底形态是渐进的 过程,市场多空双方势均力敌,交替获胜,使股价维持 一段较长时间的盘局,最终才会出现向上或向下的反 转行情.(1) 圆弧顶 圆弧顶是指股价或股指呈现出圆顶走势,当股价到达 高点之后,涨势趋缓,随后逐渐下滑,是见顶图形,预示 后市即将下跌.整个形态完成耗时较长,常与其它形态 复合出现,市场在经过初期买方力量略强于卖方力量 的进二退一式的波段涨升后,买力减弱,而卖方力量却 不断加强,中期时,多空双方力量均衡,此时股价波幅 很小,后期卖方力量超过买方,股价回落,当向下突破 颈线时,将出现快速下跌,<1>形态分析在到达圆弧顶的顶点之前,股价呈弧形上升,虽不断创 出新高,但涨不了多少就回落,只是比前一个高点稍高 而矣,随后涨升到顶点附近时卖压加大,高点走平,出 现盘局,最后是每波回升点都略低于前点,把这些短期 高点连接起来,就形成了圆弧顶,在成交量方面是逐级 减少,表明追涨乏力,当突破颈线时,技术派会止损出 局,成交量会稍有放大.个股出现圆弧顶,则很可能是 庄家水煮青蛙式的出货.<2>市场含义 圆形顶是指多方在维持一段股价或指数的涨升之后, 买力逐步趋弱,难以维持,涨势缓和,而空方力量却有 所加强,双方力量均衡,此时股价保持平台整理状态, 一旦空方力量超过多方,股价开始回落,起初只是慢慢 改变,跌势并不明显,但随后空方完全控制住市场,跌 势转急,表明一轮跌势已经来临,先知先觉者往往在形 成圆弧顶前抛售出局,不过在向下突破圆弧顶颈线时, 出局也不算太迟.圆弧顶在不同的时间周期曲线图上 都常能见到.<3>要点提示[1] 有时当圆弧顶形成后,股价并不立刻下跌.而是反 复横向发展,形成徘徊区域,称作碗柄.一般来说碗柄 很快便会被突破,股价会继续朝着预期中的下跌方向 发展.但却提供给了投资者,在下跌之前的一个退出机 会.[2] 圆弧顶突破后的最小跌幅一般是圆弧颈线到圆弧 顶最高点之间的垂直距离[3] 圆弧顶的理论下跌目标位很难确定,一般只有通过 支撑位,百分比,黄金分割等方法来预测.[4] 成交量没有固定特征,一般呈逐级递减,在开始股 价上升时成交量增加,在升至顶部时显著减少,在股价 下滑时,成交量又开始稍放大,有时也出现巨大而不规 则的成交量,有时也会呈圆顶形状或 v 形.[5] 圆弧顶多出现于绩优股中,由于持股者心态稳定, 多空双方力量很难出现急剧变化,主力在高位慢慢派 发,k线易形成圆弧顶.<4>操作策略[1] 由于圆弧顶形态耗时较长,没有像其他图形有着明 显的卖出点,但其有足够的时间让投资者依照趋势线, 重要均线系统及其它指标在形成之前及早退出.[2] 圆弧顶最小跌幅为圆弧顶至颈线的垂直距离,在跌 破颈线 3%,向下突破确立后,可采取卖出策略.[3] 在圆弧底末期,股价跌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持股 者恐慌,会使跌幅加剧,常出现跳空缺口或大阴线,此 时是一个强烈的出货信号,应果断离场,[4] 圆弧顶成交量多呈现不规则状,一旦圆顶右侧量小 于左侧量甚为明显时,圆弧顶形成的机率就高.随时关 注,当感觉有风险时,可考虑提前卖出.(2) 圆弧底 顾名思义是指呈圆弧状的一种底部反转上攻形态,也 称碗形,股价多处于低位区域,与潜伏底相似之处在于 交投清淡,耗时几个月甚至更久,体现弱势行情典型特 征,是投资者在跌市中,信心极度匮乏在技术走势上的 体现,由于价格经过长期下跌之后,很多投资者高位深 度套牢,亏损巨大,只好改变操作策略,长期持仓不动, 被动等待解套.空方的能量也基本释放完毕,但由于前 期下跌杀伤力强,短时间内买方也难以汇集买气,无法 快速拖离底部上涨,只有长期停留在底部休整,以时间换空间,慢慢恢复元气,价格陷入胶着,震幅很小,此时便会形成圆弧底形态,<1>形态分析圆弧底股价呈弧形上升,价格变动简单且连续,先是缓 缓下滑,虽不断创出新低,但跌不了多少就弹升,比前 一个低点稍低,随后在回落到弧底附近时,多空平蘅, 低点走平,出现盘局,最后是每波回落点都略高于前点 把这些短期低点连接起来,就形成了圆弧底,成交量变 化与股价同步,先是逐渐减少,随后伴随股价回升,成 交量渐次增加,也呈圆弧状,由于圆弧底形成耗时较长 多空换手充分,所以当带量突破颈线位,形成向上有效 突破后,股价迅速上扬,涨升迅猛,往往很少回档整理, <2>市场含义圆弧底清晰显示了多空双方力量此长彼消,平缓变化 及主力吸纳的全过程,股价先是从高位一路缓慢下跌 并持续一段时间,空方实力渐次减弱,主动性抛盘减少 但此时买方也畏缩不前,于是出现了成交量随着股价 下跌而持续下降,多空双方都已接近精疲力竭,股价跌 幅越来越小,直至向水平方向拓展,成交极度萎缩.其 后当股价跌至圆弧底的弧底时,开始有主力机构或先 知先觉者入场悄悄收集,且由于股价低廉,又不断吸引 买盘使股价攀升,形成了碗形或碟形较典型的股价走 势,多方力量渐趋增强,股价及成交量缓缓上升.最后 当收集完成时,买方势力完全控制住市场,股价极快涨 升,短期升幅相当惊人.圆弧底的成交量曲线也呈圆弧 状,即在底部成交量最小,在股价上升时成交量会逐步 增加,这种形态一般意味着其后一个大的升势即将开 始,投资者可在成交量放大明显时买进.<3>要点提示 [1]有时当圆弧底部形成后,股价并不随即上涨,而是 先走出一个来回窄幅拉锯的平台--锅柄,也称进货平 台,此处买进较佳.[2]在圆弧底形成中,由于多空双方皆不愿意积极参与 成交量极小,价格显得异常沉闷,这段时间显得很漫长 所以不要过早介入,可选择在突破颈线时买入[3] 圆弧底形态通常是机构庄家吸货区域,由于其炒作 周期长,故在完成圆弧底形态后,其涨升的幅度也是很 大的,投资者如在圆弧底形态内买进,则要注意在启动 前的震仓洗盘.因为在涨升初期,会吸引大量散户买进 给机构庄家后期拉抬增加负担,清扫出局一批浮动筹 码与短线客后,机构才会大幅拉抬股价格,在上涨途中 还会不断地利用旗形,楔形等多种整理形态调整上升 角度,延续涨升,所以圆弧底形态从某种角度上也可说 是黎明前的黑暗,在形态内价格貌似平静如水,实际上 是在酝酿着一波滔天巨浪.[4] 圆弧底的最终上涨高度往往是弧底最低点到颈线 距离的3至4倍,但是圆弧底如果距离前期的成交密集 区太近,尽管底部形成的时间足够长了,后市上涨高度 也有限,因为原有的股票持有者没有经历一个极度绝 望的过程,导致底部的换手率不高,限制了未来的涨升 空间[5] 圆弧底常见于低价股中,呈现一种平底延伸状,通 常需要数月才能完成.在圆弧底形成期间,有时还常伴 随蝶形底.[6] 在所有的底部技术形态中,圆弧底形成的概率较低 这是因为形成圆弧底的条件严格,首先它要求股价处 于低价区,其次低价区的平均价格应该至少低于最高 价的 50%以上,距离前期成交密集区要尽可能的远.最 后在形成圆弧底之前,股价应该是处于连续下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