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物产养育我》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家乡物产养育我》是第四单元的第二课,它包含两个主题,分别是“我的家乡产什么”和“家乡物产惹人爱”教材主要以图画的形式呈现了这样的情景:孩子们跟随家长在集市上购买特产,博览会上展出各地的特色产品,各地盛产丰富多彩的物产,旨在让孩子们了解并且知道家乡的特产,明白这些特产都是人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得来的其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二、学情分析: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适应了小学的生活,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所以在了解了家乡的特产以及这些特产的来历后,自然能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并且能在教师介绍祖国各地的丰富物产的同时.产生自豪感,从而立志建设家乡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知道家乡的特产,能介绍这些特产的优点并且能分类 (2)会做调查报告,并对家乡物产作统计 2.情感与态度:认识家乡特产的同时感受家乡的与众不同,产生强烈的热爱家乡的情感 3.行为与习惯:能够熟记家乡特产及特点,并为他人作介绍 4.过程与方法:在游戏等活动过程中,知道家乡物产丰富,做好调查报告 四、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搜集家乡特产,并分类整理。
2. 难点:(1)了解祖国各地的特产 (2)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幻灯片、一些特产 学生准备:课前了解家乡的特产 六、 教学过程 (一) 我的家乡产什么 1.教师出示课本第54页图片 师:在这个集市上,你看到了什么呢? 学生纷纷回答 生1:看到摊位上写着“本地特产” 生2:看到人们在买东西,如手:亡围巾、土鸡蛋、糖人等 教师小结:家乡的物产真是非常丰富呀1 2.师:那么,我们的家乡有什么特产呢? 生思考,讨论 师出示调查统计表,学生完成调查报告 3.师出示博览会的图片,并讲解每一个展品的名称、用途、制作流程等 师:在博览会上,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班内汇报结果 (二) 家乡物产惹人爱 1. 出示童谣 家乡什么多?水多 千条渠,万条河, 鱼满筐,虾满箩 莲藕甜了心窝窝! 出示问题: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呢? 学生:水乡 2.出示教材第56页上方水乡风光图 师:在那里,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里的山水养育了几代人你们从图上可以看到什么呢?你们会有什么感觉? 学生纷纷回答。
生1:我看到人们在船上摘莲子 生2:我看到人们特别高兴,肯定是捕捉到很多鱼 生3:我看到那里水那么多,感觉水里肯定有很多的虾、螃蟹呢! 生4:我感觉他们肯定唱着歌,高高兴兴地回家 2. 出示教材第56页下方三幅图 (1) 洛宁县淡竹栽培历史悠久,素有“竹乡”之称洛宁竹编在全国享有盛名,采用完全手工制作的传统工艺,融传统工艺与现代美学为一体,精巧雅致,清新自然,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都市家庭、高级宾馆、礼堂饭店以及馈赠亲友的高档工艺品 (2) 藏袍是藏族人民的平常衣着,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显著的特征 (3) 竹筒饭是傣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景颇族等众多民族经常做的一种风味饭食,有普通竹筒饭和香竹糯米饭两种傣族喜欢吃香竹糯米饭,其他民族喜欢吃普通竹筒饭 出示问题:我们的家乡有什么特产呢?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 4.出示“千人糕”童谣 一块干人糕, 看似很平常 谁先播下种? 谁又插下秧? 谁在勤耕耘? 谁去收割忙? 谁来碾成米? 谁来下厨房? 经过多少手? 给我一口香 出示问题:为什么叫“千人糕”呢? 学生讨论。
生1:因为它凝结了很多人的劳动成果 生2:因为我们想让人们爱惜粮食 生3: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师:一块千人糕,原来是这么多人的劳动成果啊!你最喜爱的家乡物产是什么?它也像千人糕一样,需要许多人的劳动吗? 学生分组介绍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介绍家乡的物产,知道这些物产的特点、制作流程,从而感受到家乡的富饶和美丽,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