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快慢 长度及时间的测量考纲要求备考指津1.能用实例解释运动及静止的相对性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能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近几年中考考查的重点:能粗略估测时间、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时间;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预计在今后的中考中,物体运动情况的判断及参照物的判定、速度的相关计算、正确使用刻度尺将是中考的热点问题考点1 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在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必须选择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考点2 运动的快慢(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的多少3)公式:v=,公式中的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4)单位: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1 m/s=3.6 km/h。
5)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是一个恒定不变的量,与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无关6)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用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平均运动快慢,它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该段路程所用时间之比,即=,式中s表示总路程,t表示总时间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有关平均速度只是大体上反映物体在一段路程中或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情况考点3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km=103 m 1 dm=10-1 m1 cm=10-2 m 1 mm=10-3 m 1 μm=10-6 m 1 nm=10-9 m(2)正确使用刻度尺①使用刻度尺前,应观察: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刻度尺的量程;刻度尺的分度值②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刻度尺必须与被测线平行,不能歪斜;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零刻度线磨损了的刻度尺,可以从其他刻度线测起;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结果包括数值和单位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的产生:误差的产生与测量方法、测量的工具、测量的人有关减小误差的方法:a.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误差只能减小,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也应该避免4)时间的测量①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其他单位有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 h=60 min;1 min=60 s;1 s=103 ms;1 ms=103 μs②测量时间所用的工具:钟表、停表等1.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上,空姐热情地为旅客服务为了便于描述空姐的运动情况,应选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A.飞机场 B.沿航线的山川和树木 C.飞机 D.空中的云彩2.在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在前50 m一定用了6.25 s B.小明每秒通过的路程都是8 m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3.起重机将货物在5 s内匀速提升了15 m,货物的速度大小为____m/s,合__km/h。
4.下面哪个过程经历的时间差不多是1 s( )A.眼睛眨一下 B.人的心脏跳动一次C.人呼吸一次 D.人将地上的重物抓起并举过头顶5.某同学想测量学校操场的长度,请你帮助他从下面提供的刻度尺中选出合适的测量工具( )A长为30 cm,分度值为1 mm的钢尺 B.长为1 m,分度值为0.5 cm的刻度尺C.长为3 m,分度值为1 cm的刻度尺 D.长为50 m,分度值为1 dm的皮卷尺6.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图象类速度信息题解法探究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然后根据获取的信息解决有关速度问题,是本单元中经常见到的一种题型,我们通过例题分析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例1】 在某些交通繁忙的路口,交警部门有时会安装监视器对违章车辆进行拍照,若一辆车长8 m的汽车因闯红灯被固定在路边的照相机连续拍照两次,照片如图所示若拍摄时间间隔为1 s,则闯红灯时,该车的速度大约为______m/s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到拍摄间隔的1 s内,汽车由指示灯杆的右端运动到了杆的左端。
我们以车头为参考点,则汽车在这1 s内通过的路程恰好约为一个车身长,即8 m所以根据v=就可以估算出闯红灯时汽车速度约为8 m/s答案:8【例2】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者在平直路面上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跑步者的速度为______ m/s在运动过程中,若以跑步者为参照物,骑车者是______的解析:从路程与时间图象可以看出,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骑自行车与跑步的人均是匀速直线运动,跑步者的速度v跑===4 m/s;骑自行车的速度:v骑===6.7 m/s,由于速度不同,两人的相对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以跑步者为参照物,骑车者是运动的答案:4 运动1.我们可以用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M点运动到N点:第一次先从M到P,再从P到N;第二次直接从M到N,则物体的两次运动( )A.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B.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不同C.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D.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2.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面积约为( )A.1 mm2 B.1 cm2 C.1 dm2 D.1 m23.下列对测量工具的选择不合理的是( )。
A.测量气温选用寒暑表 B.测量百米赛跑的时间选用停表C.测量几枚硬币的质量选用托盘天平 D.测量跳远成绩选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4.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5.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疾驰而过,如图所示司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________为参照物;小红说车“真快”是选定了________为参照物如图展示的是翟志刚在太空中走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站在舱口处手举五星红旗的情景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球 B.太阳 C.月亮 D.“神舟”飞船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4 mm B.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 g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为37 ℃ D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的平均速度约为100 km/h3.正在建设中的沪昆高速铁路过境娄底,铁路线全长350 km,全线预计2015年3月建成而通车,建成后,从上海坐火车前往昆明只要10 h,比现有的沪昆铁路节省将近27 h,娄底至上海高速铁路线全长约为1 200 km,按平均速度300 km/h计算,列车从娄底到上海的时间为( )。
A.4 h B.7 h C.10 h D.27 h4.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甲 乙 5题图5.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6.放暑假了,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_____的7.如图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图线回答下列问题:(1)骑车者和跑步者是否同时出发?______(填“是”或“否”)2)跑步者前进200米路程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秒3)骑车者的速度为________米/秒;跑步者的速度为________米/秒8.如图甲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 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s9.暑假,小明准备去上海参观世博会,顺便去南京看外婆,他在网上搜索到了北京至上海的一系列车次,最终决定乘坐和谐号动车组D231次列车,该车的部分经停车站的信息如下表所示。
则北京到上海的路程为______km,动车组从北京到南京的平均速度为______km/h(保留整数)站名到达时刻发车时刻停留时间运行时间里程北京南09:450兖州14:0614:071分4小时21分642千米南京18:0018:022分8小时15分1 153千米苏州19:0719:392分9小时52分1 370千米上海20:2110小时36分1 454千米10.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原行驶速度v/(kmh-1)反应距离s1/m制动距离s2/m6011208015341001954(1)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__________s;(保留两位小数)(2)由这个测试可见,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3)请在图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vt图象。
不需准确描点)参考答案基础自主导学自主测试1.C 2.C 3.答案:3 10.8 4.B 5.D 6.A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1.D 2.B 3.D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应选择合适的刻度尺,测量跳远成绩选用分度值是1 cm的刻度尺即可4.答案:1.84解析:读数时,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应从其他刻度量起由题图可知,从2 cm开始测量,因此其示数为1.84 cm,而不是3.84 cm5.答案:汽车 地面模拟预测1.D 翟志刚相对于飞船的位置不发生改变,相对静止,而相对于地球、太阳、月亮的位置均不停地改变,故选D2.D 4 mm=0.4 cm,一张试卷的厚度显然不可能是0.4 cm,A错;一位中学生的质量为50 g,B错;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