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视频清晰度解释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3.50KB
约3页
文档ID:473370935
视频清晰度解释_第1页
1/3

通俗的说就是视频分辨率,越高越清晰,文件也越大,但是对电脑系统配置的要求也越高D1:480i格式,和NTSC模拟电视清晰度相同,行频为15.25kHzD2:480P格式,和逐行扫描DVD规格相同,行频为31.5kHzD3:1080i格式,分辨率为1920x1080i/60Hz,行频为33.75kHzD4:720p格式,分辨率为1280X720p/60Hz,行频为45kHzD5:1080p格式,分辨率为1920X1080逐行扫描,专业格式D1格式一般一张图片是220K,定码率下一个小时一个通道录像文件大小的计算公式如下:码流(kbit/s)8->3600-1024(单位:MB)意思是1秒钟8张图片的情况下,3600秒是1小时,得出来的数是多少Kb,除以1024,得出1个通道用D1格式记录的文件大小一般D1(4cif)录像1小时是100M,你调成2帧每秒除以4,最后就是1小时25MB了12小时300MB120G=120*1024MB=12880MB12880MB/25(MB/小时)=4900小时算上光照不够的情况下每小时文件会增大5M,估计你可以保存4500小时你可以选择覆盖问题2:普通摄像机达到D1没问题,这个码率主要是对硬盘录像机或者是视频服务器来说的问题三白平衡你需要设置AUTO,这样白天夜间色温差别会小点柜台不算太长,但我还是建议你选择一个较小的空间进行监控,不过一般来说在看清人脸的前提下,普通摄像机能看清楚4米左右的范围给你个公式,我经常用的正确选用镜头焦距的理论计算摄取景物的镜头视场角是极为重要的参数,镜头视场角随镜头焦距及摄像机规格大小而变化(其变化关系如前所述),覆盖景物镜头的焦距可用下述公式计算:f=uD/Uf=hD/Hf:镜头焦距、U:景物实际高度、H:景物实际宽度、D:镜头至景物实测距离、u:图像高度、h:图像宽度举例说明:当选用1/2〃镜头时,图像尺寸为u=4.8mm,h=6.4mm。

镜头至景物距离D=3500mm,景物的实际高度为U=2500mm(景物的实际宽度可由下式算出H=1.333・U,这种关系由摄像机取景器CCD片决定)将以上参数代入公式(1)中,可得f=4.83500/2500=6.72mm,故选用6mm定焦镜头即可强烈建议你选用摄像机的时候不要贪图便宜去选择国产的、有各种功能的摄像机,因为你如果买来,用3个月之后你会后悔的,因为原材料就不是一个等级的三星或者sony是最好的选择,你有钱可以选福特关于硬盘录像机分辨率CIF、DCIF、D1格式的介绍2008年04月16日星期三19:57CIF简介CIF是常用的标准化图像格式(CommonIntermediateFormat)在H.323协议簇中,规定了视频采集设备的标准采集分辨率CIF=352X288像素QCIF全称QuartercommonintermediateformatQCIF也是常用的标准化图像格式在H.323中,规定QCIF=176X144像素CIF格式具有如下特性:(1) 电视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为家用录像系统(VideoHomeSystem,VHS的分辨率,即352X2882) 使用非隔行扫描(non-interlacedscan)。

3) 使用NTSC帧速率,电视图像的最大帧速率为30000/1001~29.97幅/秒⑷使用1/2的PAL水平分辨率,即288线5)对亮度和两个色差信号(Y、Cb和Cr)分量分别进行编码,它们的取值范围同ITU-RBT.601即黑色=16,白色=235,色差的最大值等于240,最小值等于16下面为5种CIF图像格式的参数说明参数次序为“图象格式亮度取样的象素个数(dx)亮度取样的行数(dy)色度取样的象素个数(dx/2)色度取样的行数(dy/2)”sub-QCIF128X966448QCIF176X1448872CIF352X2881761444CIF704X576352288(即我们经常说的D1)16CIF1408X1152704576目前监控行业中主要使用Qcif(176X144)、CIF(352X288)、HALFD1(704X288)、D1(704X576)等几种分辨率,CIF录像分辨率是主流分辨率,绝大部分产品都采用CIF分辨率目前市场接受CIF分辨率,主要理由有四点:1、目前数码监控要求视频码流不能太高;2、视频传输带宽也有限制;3、使用HALFD1、D1分辨率可以提高清晰度,满足高质量的要求,但是以高码流为代价的。

在现阶段,出现了众多D1的产品,但市场份额非常小;4、采用CIF分辨率,信噪比在32db以上,一般用户是可以接受的,但不是理想的视频图像质量目前业内人士正在尝试用HALFD1来寻求CIF、D1之间的平衡但随着单块硬盘的容量达到750GB甚至1000GB而国内的大部分DVR已经可以做到连接8块1000GB的硬盘,故D1逐渐会变成时常的主流DCIF分辨率是什么?经过研究发现一种更为有效的监控视频编码分辨率(DCIF),其像素为528X384DCIF分辨率的是视频图像来历是将奇、偶两个HALFD1,经反隔行变换,组成一个D1(720*576),D1作边界处理,变成4CIF(704X576),4CIF经水平3/4缩小、垂直2/3缩小,转换成528X384.528X384的像素数正好是CIF像素数的两倍,为了与常说的2CIF(704*288)区分,我们称之为DOUBLEIF,简称DCIF显然,DCIF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比HalfD1更加均衡为什么选用DCIF分辨率?数字化监控行业对数字监控产品提出两项要求:首先要求数据量低,保证系统能够长时间录像和稳定实时的网络传输;其次要求回放图像清晰度高,满足对细节的要求。

而DCIF分辨率在目前的软硬件平台上,能很好的满足以上两项要求HalfD1分辨率已被部分产品采用,用来解决CIF清晰度不够高和D1存储量高、价格高昂的缺点但由于他相对于CIF只是水平分辨率的提升,图像质量提高不是特别明显,但码流增加很大经过对大量视频信号进行测试,基于目前的视频压缩算法,DCIF分辨率比HalfD1能更好解决CIF清晰度不够高和D1存储量高、价格高昂的缺点,用来解决CIF和4CIF,特别是在512Kbps码率之间,能获得稳定的高质量图像,满足用户对较高图像质量的要求,为视频编码提供更好的选择CIF清晰度不够高和D1存储量高、价格高昂的缺点分辨率,静态回放分辨率理论上最高可达360TVIine的图像质量,超过模拟监控中标准VHS磁带录像机280TVline的图像水平,达到公安部安防行业视频标准二级和三级项目的清晰度要求,满足绝大部分视频监控的要求什么是D1?做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这一行久了,大家都以为D1是硬盘录像机显示、录像、回放的分辨率,实际上不是的,D1是数字电视系统显示格式的标准,共分为以下5种规格:D1:480i格式(525i):720X480(水平480线,隔行扫描),和NTSC模拟电视清晰度相同,行频为15.25kHz,相当于我们所说的4CIF(720X576)D2:480P格式(525p):720X480(水平480线,逐行扫描),较D1隔行扫描要清晰不少,和逐行扫描DVD规格相同,行频为31.5kHzD3:1080i格式(1125i):1920X1080(水平1080线,隔行扫描),高清放松采用最多的一种分辨率,分辨率为1920X1080i/60Hz,行频为33.75kHzD4:720p格式(750p):1280X720(水平720线,逐行扫描),虽然分辨率较D3要低,但是因为逐行扫描,市面上更多人感觉相对于1080I(实际逐次540线)视觉效果更加清晰。

不过个人感觉来说,在最大分辨率达到1920X1080的情况下,D3要比D4感觉更加清晰,尤其是文字表现力上,分辨率为1280X720p/60Hz,行频为45kHzD5:1080p格式(1125p):1920X1080(水平1080线,逐行扫描),目前民用高清视频的最高标准,分辨率为1920X1080P/60Hz,行频为67.5KH乙其中D1和D2标准是我们一般模拟电视的最高标准,并不能称的上高清晰,D3的1080i标准是高清晰电视的基本标准,它可以兼容720p格式,而D5的1080P只是专业上的标准,并不是民用级别的,上面所给出的60HZ只是理想状态下的场频,而它的行频为67.5KHZ,目前还没有如此高行频的电视问世,实际在专业领域里1080P的场频只有24HZ25HZ和30HZ需要指出的一点是,D端子是日本独有的特殊接口,国内电视几乎没有带这种接口的,最多的是色差接口,而色差接口最多支持到D4,理论上肯定没有HDMI(纯数字信号,支持到1080P)的最高清晰度高,但在1920:1080以下分辨率的电视机上,一般也没有很大差别国内主流的硬盘录像机(DVR,DigitalVideoRecording)采用什么分辨率?怎样计算硬盘容量?目前国内主流的硬盘录像机采用两种分辨率:CIF和D1。

硬盘录像机常见的路数有1路、2路、4路、8路、9路、12路和16路最大可以连接8块2000GB的硬盘,总容量可高达16(目前市面上最大的硬盘在1000GB左右),如果采用CIF分辨率,通常每1路的硬盘容量为180MB~250M小时,通常情况下取值200MB小时;如果是D1的分辨率每小时录像需要的硬盘容量为720MB~1000M小时,通常情况下为了减少硬盘的容量可以按照500MB小时计算,帧率智能设置比25fps少一些,码流也要少一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