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列宁晚年思想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7KB
约3页
文档ID:414549106
列宁晚年思想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_第1页
1/3

列宁晚年思想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引意义 一、“列宁晚年思想”概述 从1922年12月到1923年3月上旬,病榻之上的列宁,对经济文化落后的苏维埃俄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作了一系列进一步思考,口述了《日记摘录》、《论国内革命》、《论合伙制》、《宁肯少些,但要好些》、《我们如何改组工农检察院》、《给代表大会的信》、《有关赋予国家筹划委员会以立法职能》、《有关民族或“自治化”问题》等8篇文章学界将这8篇文章称为“列宁晚年思想”或“列宁的政治遗嘱”二、“列宁晚年思想”诞生的时代背景: 苏维埃俄国通过四年帝国主义战争和三年国内战争,俄国的工农业生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整个国民经济接近崩溃的边沿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如面包、肉类、衣物、火柴、食盐等奇缺到了19春,困难的限度有增无减帝国主义者看到这些幸灾乐祸,等待着苏维埃这个“忽然崛起”的“怪物”自行崩溃,在日趋崩溃的国民经济面前“饿死”、“冻僵”由于经济破坏和自然灾害所导致的贫困和饥荒,致使农民中间浮现了严重的不满情绪与此同步,在工人中间也产生了不满情绪同步国家机关的官僚资本主义习气和党内机会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等,这些不祥征兆的浮现,规定布尔什维克党必须立即采用紧急措施,制定出相应的、可以扭转危机局面的方针和政策。

三、“列宁晚年思想”的重要内容 当她的病情稍一好转,就持续地口授了这八篇重要的论文《苏联共产党历史》的作者们写道:“这几篇文章标志着列宁制定在苏联建立社会主义的筹划中的完毕阶段这几篇文章可以说是列宁给全党留下的政治遗嘱”重要内容:《日记摘录》是列宁在1923年1月2日口授的,重要阐明了抓好文化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出只有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才干在俄国建成社会主义《论合伙制》是列宁在1923年1月4—6日口授的,提出了用合伙社吸引农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筹划,阐明在无产阶级专政和工农联盟的条件下,在保证无产阶级对农民实行领导权和国家掌握所有生产资料的条件下,有千百万农民群众参与的合伙社是建成社会主义的可靠途径和手段《论国内革命》是列宁在1923年1月16—17日口授的,对尼·苏汉诺夫的机会主义观点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证明在俄国已经具有了建成社会主义的前提,那就是工农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如何改组工农检查院》是列宁在1923年1月23日口授的,向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了改革国家机关的建议,并且拟定了扫除官僚主义的措施《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作为《如何改组工农检查院》的续篇,是列宁在1923年3月2日口授的,进一步论述了改革国家机关对建成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并且提出了改善党的领导的任务,同步还展望了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前程,规定俄国无产阶级要努力完毕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给代表大会的信》,《有关赋予国家筹划委员会以立法职能》,《有关民族或“自治化”问题》等三篇有关党的领导和党的工作方面的信件,是写给党的十二大的 四、“列宁晚年思想”对国内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引意义《日记摘录》是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文化建设上进行了一系列进一步思考和实践摸索,提出了推动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这在列宁晚年口授的五篇《日记摘录》中都进行集中的论述在我们致力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努力实现中国梦新时期,重温列宁有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启迪作用和深远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有觉悟、有文化、有知识的劳动者,没有高度的科学文化水平,要建成社会主义是不也许的,国内目前迅速增强的综合国力极大的验证了“科学技术是第毕生产力”因此,在进行政治变革和经济变革的同步,必须大力增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繁华《论合伙制》及《论国内革命》是列宁晚年口授的有关经济建设的设想两部著作如果说《论国内的革命》有关不发达国家可以建设社会主义的论证的话,那么《论合伙制》则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设想列宁特别关注发展生产力的措施,并提出在商品经济建设上实行“六分离”。

目前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充足吸取并摸索实践这种设想邓小平在总结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本上,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提出“不管黑猫白猫,逮住耗子就是好猫”以“三个有助于”作为原则,大力发展生产力现阶段,国内社会经济发展获得了辉煌的成就,这是国内长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努力发展经济这是我们抛开了所谓“资本主义”的表象东西,把握本质,对的结识事物的成果先进的知识和理论无疑在党的建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在列宁的《给代表大会的信》中有充足的体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也是国内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理论所在改革国家机关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构成部分列宁在《我们如何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这两篇文章中,集中谈论了有关国家机关改革的问题目前我们的政府机关办事效率低下,服务态度生硬,严重的影响到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损坏我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必须破除旧的政治体制机制,对摸索建立勤政、亲民、高效的国家机关有现实的指引意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