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资源利用和园本特色整合研究大桥镇中心幼儿园“利用乡土资源培养幼儿情感的教育研究”课题组大桥镇中心幼儿园是一所历史悠久,教学经验丰富,奋发追求,开拓创新的幼儿园目前,占地10000亩的新校区已投入使用,在园长的领导下,全体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升幼儿园办学质量,创建办园特色,同心协力构建一个积极向上、和睦进取的幼儿教育机构鉴于大桥镇独特的工业产业创新文化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本园结合本身特点与本地文化特性,将两者有机结合、创新,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幼儿教育模式,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为幼儿的成长创造一个美好的开始一、课题背景及意义 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石,以特色创建为机遇,以培养幼儿“爱家乡、共创美好家园”情感为思路,以“创品牌、塑精品”为动力,以内涵发展为目的,开展以“展示活动”为主的特色教育活动勇于创新,努力进取,自主发展,稳步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模式,提升办园品位,推进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真正促进每一位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本学期我们追求“园所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幼儿有特长”的办学境界,在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全面提高师生素养和全面发展教学能力等方面加大力度,强化管理,群策群力,共同把我园以“建设新家乡,创造新大桥”、“爱家乡”为情感特色的教育工作推上一个崭新的层面。
二、概念和理论支撑 (一)概念 乡土课程资源:幼儿园所在社区自然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历史人物、生产和生活经验等 园本特色:以综合探究课为载体,从家乡自然环境资源、经济生活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社会问题资源四个方面展开,开发园本教材,并探索有效利用园本教材开展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的途径 (二)理论支撑 1.身边的社会环境(例如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工业文化产业、社会场所等)是一个活教材,蕴含丰富的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爱家乡”情感教育的有效实施 2.社会教育是在一定的社区环境中开展的,幼儿先要认识自己生活的这个地区,了解本地区的环境、文化习俗、人际关系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对周边的人和事产生一定的情感,才能逐步认识和热爱整个社会,国家乃至世界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从本园的实际出发,善于利用有利资源,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促进幼儿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富有个性的发展三、实践过程 本园领导积极组织课题研究会议,迅速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全体教职人员全力配合,不断改进研究内容,改善研究方法,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一)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拓展教学发展空间,促使教师“一专多能”,从学科型教师向综合型教师转变 2.形成一支高凝聚力的教师队伍,通过特色教育促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特色教学能力,在实践中提升,在反思中成长 (二)实践队伍 初步形成“金字塔型”的“船文化教育”,拓展教学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水平师资队伍包括:课程决策者、课程组织者、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课程决策者:负责园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课程组织者:教研组长和年级负责人,组织实施并负责园本培训,组织教师编写园本教材和安排园本教学实践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课程开发者广泛收集、梳理“船文化教育”的相关资料,通过学校网站构建“船文化教育”信息库;课程实施者定期以“一课、一议、一改”的形式,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与需要,制定与修改园本课程内容,积累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经验 (三)操作设计: 1.本园以爱家乡活动为主题线,开展“远足、参观、创作、畅想”的系列主题活动,让幼儿自然地了解家乡的风貌,拓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诱发幼儿积极获取信息,产生探究的兴趣,并能为自己是大桥人感到自豪,萌发长大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2.家园共育,通过家长的合作,讲解我们生活周围的工业文化及家乡发展,引导幼儿关心自己的亲人,关注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家乡人,教导幼儿热爱生活和尊重他人。
3.通过身边的社会资源,挖掘幼儿的创新能力本园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98%的大班孩子和 82%的中班孩子想进一步了解船,孩子们对船的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船的种类众多,我园组织观看船的构造、图片、影像等让孩子了解船,感知船,喜欢船,通过家长带幼儿去坐船、划船,讲船的儿歌、歌曲、故事,在活动中传输船的相关知识 4.本园根据幼儿的兴趣、 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积极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幼儿互动环境,结合课题《发挥乡土资源优势,开展“爱家乡”情感的教育研究》,引导幼儿参加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把情感教育和园本特色整合到幼儿一日生活当中 (四)实施办法 1.安排主题活动 在确定了特色内容的基础上,让环境创设和主题教学相融合,努力使园所主题教学活动和环境布置成为幼儿园文化的载体,环境布置要适应主题教学内容,将特色教学内容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整个过程,通过感知、鉴赏、创造、展示,积极营造我园特色教育氛围首先,我们分年级组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探讨研究方案,合理安排主题教学活动小班有绘画《漂亮的船》、律动《美丽的小船》、语言故事《开小船》等;中班设计了语言活动《刻舟求剑》、综合活动《船的演变》、音乐活动《让我们荡起双桨》、美术活动《未来的船》等;大班设计了科学《稀奇古怪的船》、谈话《我认识的船》、泥塑《船》、体游《航海去》等。
通过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涉及各个领域的活动来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习惯、语言表达和思维创造的能力,诱发幼儿从小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各年级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组织幼儿上好两堂特色教育精品课,教特色教学案例,为园本课程的积累作准备 2.游戏中渗透特色活动继承传统文化,融合时代理念”为幼儿提供了自主的环境,创设了探索、实践、创造的自由情境我园专门开辟了特色活动区域:船舶制造工业文化操作区——给幼儿提供欣赏和操作船舶制造的场所特色活动的实施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集体教学,分组形式、游戏形式、个别指导都是促进特色活动出成效的有利手段,因此各班级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特色区域游戏区,如:建构区:《造小船》;美工区:《画小船》、《折纸船》;泥工区:《捏花船》;表演区:《划龙舟》、《开小船》;益智区:《拼小船》;运动区:《开大船》等一系列活动我们还定期分年级组开展特色活动,并根据教学进度随时更新在活动开展中我们将本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充分利用本地、本园独特的自然、地理、人文等乡土资源,为农村幼儿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进一步加强对幼儿的个别,关注个体差异,使全班幼儿个性能够充分发展 3.开发特色课程这一课程是对教师已有教学经验和教学方式的挑战。
通过开发“船文化教育”课程,发挥园本培训和学习型组织的作用,不断提升教师课程开发、教学改革的专业能力 “船文化教育”是一种多功能的综合文化,不断创造发展中的文化有人用诗画赞美它,有人用影视表现它,有人用故事传播它,船文化的积淀越来越深厚.我园针对幼儿、教师和园内的实际,制定了“站稳脚,求发展,创优质”的三部曲在求发展的过程中,一直结合园情寻找办学发展增长点,以项目求突破,以项目求特色目前我园以“船文化教育”拓展课程作为特色建设的一个项目,以项目建设探索特色建设之路教学资源建设与环境创设相符,实施开放式课程教学模式创立特色操作室,让幼儿在自己的一片天空里,动手动脑、思维发展、想象创造,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 把主题教学、环境创设、实践基地整合为统一的教学平台,理论、操作、欣赏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幼儿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学的专业化和人性化四.管理办法 (一)体系建立园内将建立以园长为首的由领导和部分骨干教师构成的特色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策划、组织、实施、评估特色建设组织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和相关的期刊,系统学习有关家乡资源特色的文章,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彼此交流与此主题相关的教学心得。
我园还将把特色建设工作任务分配落实到园内各岗位员工的职责之中,从而形成特色建设的工作体系 (二)队伍建立围绕特色建设,我园将发挥三支队伍作用一支是本园教职工的队伍,一支是家长支持者队伍,另一支是专业引领者队伍,让他们各显身手、各尽其能 (三)制度建立依法建立独具特色的园内管理制度、园本研训制度、特色班特色课鼓励制度、两级管理制、家长参与制等 附: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表时间班级内容活动名称活动目标实施者参与活动人员五月份小班律动《美丽的船》培养幼儿合作表演的能力,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的好品质;感知3/4拍子的起伏荡漾的节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吴建维小班全体教师美术《漂亮的船》初步了解船的基本构造及功能;幼儿能大胆用色,并能均匀涂色姚磊语言《开小船》引导幼儿理解作品的故事情节及动物形象的特点,幼儿能大胆想象,并教育HYPERLINK " \t "_blank"幼儿在遇到困难时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宦震霞中班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感受音乐优美、抒情的旋律,体会乐曲表达的意境中班全体教师语言《刻舟求剑》通过故事的讲述,让幼儿了解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引导幼儿对故事中人物进行评价,提高幼儿的辨别、分析能力。
综合《船的演变》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船的演变过程,了解人造物品时随着人的智慧的增长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地发展的,激发幼儿努力学知识的愿望六月份中班美术《未来的船》引导幼儿在原来观察的基础上想象未来的船,讨论创造自己船的特征和结构的关系大班科学《稀奇古怪的船》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帮助幼儿了解科学,掌握知识大班全体教师谈话《我认识的船》创设活泼的课堂情境,通过轻松的谈话,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泥塑《船》通过直观教具,激发兴趣,让幼儿感知、动手,从中培养幼儿的动手创造的能力体游《航海去》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幼儿参与到积极的社会活动中,在游玩中感受,在感知中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