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难忘那片绿——我的教育叙事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3KB
约4页
文档ID:561561792
难忘那片绿——我的教育叙事_第1页
1/4

难忘那片绿我的教育叙事随着高效课堂改革的前面推进,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在尝试进行这项实验的过程中,有苦也有乐,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沮丧至今我也难以忘怀,我初次尝试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上的朱自清的《春》的情景因为是第一次用这种形式来上课,我做了自认为很充分的准备,从钻研教材到备课,再到导学案、导读单的设计,我可以说花费了很大的精力自己觉得很有把握了刚开始,课上得非常顺利,孩子们的预习成果汇报、导读单的研习与讨论,都按预定的程序有条不紊的进行了下去课堂气氛空前的好,同学们争先恐后上台交流,讨论积极大胆,教学目标完成的很扎实当我为自己的成功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完全掌握了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基本技能,完全可以胜任这项教学方式,甚至肤浅的认为,高效课堂就是如此简单恰在这时,我的教学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质疑解惑学生一下子安静下来了,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很多同学都急急地翻着各种各样的参考资料,寻找着他们人认为重要的问题,或者揣测着老师想要他们提出的问题课堂气氛与刚刚相比,变得十分的压抑,没有了以前的热热闹了在我的再三启发下,有几个平时学习认真,发言大胆的学生,小心翼翼的提出了几个问题很快的,这些问题都被同学准确的回答了。

因为,提问题的和回答问题的都照着参考书上的提问和回答尽管我就觉得照本宣科,缺少了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收获的喜悦,却一时没有好的办法,只好这样行色匆匆的收场了后来,我和同事们谈起了我这堂课的情况,他们给我提出了好多的建议和意见其中有一条很简单很实际——上课时让学生收起参考书,自己提出问题,大家共同讨论不久,我又在这个班上了这节课,只不过没有完完整整得从头上起,而是选取了没上好的“质疑解惑”的那一环节不同的是,要求孩子们课前可以尽可能多的查询资料,课堂不能打开参考资料这次由于是第二次上,也由于要求学生课前做充分的准备,所以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比较有深度,也很贴近课标然而,不尽人意的事,依然很少有自己的发现我很迷惑,不知该怎么办就在这时,有一个平时学习不怎么好,也不怎么爱发言的同学,试试探探的举起了手因为没有其他同学举手,我就示意让她发言说实在的,我并没有对她抱太大的希望,没指望她提出有代表性的问题果然,当她吞吞吐吐的问道:“老师,春天来了,不光小草绿绿的,麦苗也绿绿的田野里除了小草,还有麦苗呀作者为什么说“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难道园子荒了吗?”学生们起先哄堂大笑,既而窃窃私语。

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因为我从来没有发现和思考这个问题,当然无从知道冷静了一会儿,我示意她坐下就问学生,谁能回答这个大家认为有点幼稚和可笑的问题,同时我很坦率地告诉学生,我无法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请大家帮我找出一个较满意的答案于是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谈了自己的看法有从植物的分类上来说麦苗和小草是同一类的;有从视觉上分析:都是绿色的;有从作者的立意上说:就是强调春天来了,一切都充满了生机的;也有一些学生干脆说,作者就是个读书人,不认识庄稼,只认得小草…….总之,答案众多,五花八门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这些完全是孩子们自己的想法,是他们自己探究的结果尽管有点幼稚,肤浅,甚至还不乏恶作剧,但是是真实的,是孩子自己的我是在一种赞许和喜悦心情中引导孩子们探讨了这个问题的我和我的学生完全是在探究的喜悦和成功的自信中听到下课的铃声的大家都向那个提问的学生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她倒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后来,我渐渐的明白了,不管什么形式的课堂教学,只要能启发孩子合作探究的兴趣,就是一堂好课;不管怎样的问题,只要能激起孩子求知的欲望,就是有价值的问题虽然说,这点认识还很肤浅,很不足以解决教与学中的许多问题但我想,只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不断探究,不断尝试,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课堂改革的新路子。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