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调查分析 12正确激发儿童学习动机 22.1激发孩子的“审美需要” 22.2激发孩子“驾驭”需要 22.3激发孩子“被别人接纳、赞许和肯定”的需要 32.4激发孩子“满足自尊”的需要 32.5培养钢琴学习中的良性循环,避免恶性循环 33总结 4参考文献 5论钢琴教育中如何激发儿童学习动机摘要:当前我国的钢琴教育,很多时候的情况是孩子不愿意学琴,而是出于家长的需要而学琴很多孩子刚开始时对钢琴根本就没有任何概念,大部分孩子都是在父母引导下进行钢琴学习的家长们让孩子学琴的动机有好有坏好的家长造就孩子,坏的家长毁了孩子动机好的家长们的出发点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开发智力、培养独立能力、培养自觉性、提高记忆能力、培养毅力、锻炼孩子身体协调能力与反应能力,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性格,让孩子热爱音乐、热爱钢琴、丰富孩子的人生等等为动机,使孩子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另外一部分思想较狭隘的家长就以要求自己的孩子将来要成为演奏家、要考过10级、做第二个朗朗等等类似的功利目标为目的好的动机我们要鼓励发扬,不好的动机要加以纠正完善家长们出于不同的动机让孩子学琴,孩子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为了顺从、取悦家长而学琴。
然而无论孩子是从哪种需要出发学习钢琴,如果没有发自自身的学习动机,钢琴学习就不会长久关键词:儿童;钢琴;动机;激励;兴趣1调查分析笔者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一方面采用自编问卷,,以阜阳周广仁钢琴中心为例,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学生在钢琴学习动机的状况一般来说,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孩子学习的效率、进度以及最终达到的水平,如个体手指的先天条件、乐感、音乐理解、家庭环境、学习年限等,而在这其中,动机因素则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学习动机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内在的动机成分,能够激发儿童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行为,使儿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学习中寻找乐趣,在乐趣中自觉提高钢琴水平学习动机是个体的一种具有指向性和维持性特点的内在心理过程,它一旦形成,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有一定的方向性,如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去达到预想的目标,对钢琴的学习过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有一定的主动性,如积极配合老师回答问题,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对老师的课后作业认真的完成,遇到技术困难时,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等多数儿童的学习动机属于内在范畴,其中的儿童学习钢琴源于个人兴趣,的学生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
这两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积极向上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同其他学生相比更强,持续时间也更长多数儿童学习钢琴的动机是外在的,希望通过钢琴学习来达到某种目的8%的学生为了“通过考级”或是为了“进好学校加分”,38.2%儿童是为了父母而学,这两类学生功利性思想较重,学习动机往往具有时效性和被动性特点,一旦达到目的,学习就会停止,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培养兴趣,陶冶情操考级或为进好学校加分想让孩子将来走专业路线受别人影响,认为自己的孩子也应该学让孩子实现自己当初没有实现的愿望其他人数(个)55362393百分比(%)5133.322.88.32.8多数家长希望通过学习钢琴来培养孩子的兴趣,陶冶情操,他们只是把儿童的学习钢琴作为一种兴趣开发或丰富业余生活的方式,并不一定要孩子在这方面成名成家,所以在“想让孩子将来走专业路线”一栏调查的数据仅为2%0小学生用于自己支配的时间比过去有一定的增加,这导致学生钢琴学习和其它文化课业学习间的冲突大为减少尽管在音乐的历史长河中,钢琴大师以男性居多,但是在社会音乐教育中,尤其是儿童钢琴教育中,女生钢琴学习的动机明显好于男生,这同性别文化差异不无关系心理学认为女性比男性更愿意服从权威,其耐心、韧性要好于男生。
父母要求一个女孩去学习钢琴,她会更容易配合一些同时,因为男孩比女孩更好动,更喜欢户外运动,而不太喜欢静坐,而女孩则对室内的活动更感兴趣一些,所以,女孩学习动机就会比男孩表现得更好儿童•钢琴学习动机培养兴趣,陶冶情操,考级或为进好学校加分,8父母要求学,其他,5个人喜欢.42.6O考级或为进好学校加分■个人喜欢□父母要求学口培养兴趣,陶冶情操■其他2正确激发儿童学习动机2.1激发孩子的“审美需要”钢琴学习的活动不仅仅是简单的学习活动,它同时也是一种审美活动教师和家长们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一定会观察到这样的情况:孩子在练习一些旋律比较优美好听的曲目时总是比练习一些旋律感不强、不动听的曲目认真主动得多,而那些枯燥的、没有旋律感、不好听的曲目就不想去练习原因就是优美的旋律能给孩子带来美的愉悦和享受对美的追求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的需要,钢琴在这一点上恰恰占有很大的优势,这是其他的任何一门文化课都无法相比的钢琴演奏时发出的优美动人声音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美的享受,对孩子自然也不例外审美是人的天性,这也是孩子愿意学琴的重要动力之一但学琴往往有好听的乐曲,也有不怎么好听的技术训练的曲子,虽然不好的曲子不能够满足孩子的审美需要,但是还是必须要练的。
这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孩子,告诉他们不好听的曲目练习熟练连贯以后就会很好听,以此鼓励孩子去练琴当学琴活动能够满足孩子的审美需要时,就会激起孩子较高的学习动机,反之则产生不愿意学琴的念头2.2激发孩子“驾驭”需要任何人都有一颗对新鲜事物想要去知道、想操纵的好奇心和本能,儿童自然也不例外钢琴学习中存在着两种驾驭因素:对知识的驾驭和对乐器的驾驭在孩子还没有学习钢琴,或是刚开始学钢琴的时候,哪怕家长没有向他灌输任何学琴的意义,孩子也会对钢琴产生一种“好奇心”,这就是人的驾驭性需要在起作用很多孩子都会产生“钢琴里有什么”,“那么大一个家伙是干什么用的啊”等等的探索心理我们一般说的“对钢琴感兴趣”也就是这种驾驭性需要在起作用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天生具有这种需要的孩子并不多这种驾驭性需要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区别很大,一定要保护这个难得的动机,在任何学习的过程中始终要不失时机的唤起学生这种需要一旦一个孩子有了这种需要,那么学琴对于他和家长来说就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情了2.3激发孩子“被别人接纳、赞许和肯定”的需要每个孩子都希望获得自己所在的群体—如家庭中的父母、班级中的同学和老师、同伴等的接受、喜欢和认可的需要。
这是人作为一种群体动物的本能需要我们观察孩子的钢琴学习动机就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孩子学琴大多数都是父母引导下迈入钢琴学习的大门的,那种天生对钢琴很感兴趣的孩子并不是多见,还有一部分是对钢琴有一点“驾驭需要”的孩子,其次大部分孩子学习钢琴的主要的心理基础就是这种“期望被肯定、接纳、赞许”的需要这也是孩子能够在家长的带领下顺从的学习钢琴的关键性的原因在学琴的过程中,孩子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阻挠,对钢琴的学习兴趣就会开始一点点的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渴望被父母和老师的肯定、接纳、喜欢和认可的需要就会取到很关键的作用可以这样说,这种需要在这样情况下就变成了孩子能够持续学习钢琴的主要动力对于大部分对钢琴本来不怎么感兴趣的孩子来说,这种需要在他(她)的整个学琴过程中具有着很强的主导地位2.4激发孩子“满足自尊”的需要这种需要是孩子希望通过钢琴学习,获得自己想要的成绩,并通良好的成绩来突出自己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在对钢琴学习有自豪感的孩子身上这种需要表现得比较明显对于这些学习好,自尊心较强的孩子来说,觉得钢琴学习的成就可以使自己赢得地位和尊严,觉得学钢琴可以让他们在同伴中与众不同,认为多掌握了一门别人不会的技能,这样可以在自己同伴较量中获得一种优胜感,追求获得这种优胜感会使孩子产生学习钢琴的动力。
这种“自我提高的需要”有时候会被理解为“满足虚荣心”,因为它本身的动机并不是钢琴学习,而是通过钢琴学习来达到满足自己自尊的需要,钢琴学习仅仅变成了达成目的的手段一旦这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对学习动机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说,这种需要是很不稳定的2.5培养钢琴学习中的良性循环,避免恶性循环“追求成功、回避失败”是我们每个人的本能钢琴学习中学生会以自己的直觉去判断自己能获得成功或失败的概率那种学生感觉能获得成功的作业和任务,就能激起他(她)较高的学习动机状态;而那种给他(她)感觉难以胜任或无法取得成功的作业和任务就很难激起他们的学习动机,反而会使他们感到困难而止步成年人是这样,孩子更是这样孩子学习钢琴因为年龄的关系,生理和心理有着很多不稳定的因素,所以我们更要根据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良好的安排教学只有让孩子在钢琴学习中轻松愉悦的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才会产生下一步学习的动力;若钢琴学习让孩子感觉到失败或是不愉快的体验,他(她)就会产生回避这种体验的心理,更不会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学习动机也会大大减低,甚至慢慢消失这就是孩子在钢琴学习中表现得非常普遍的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3总结钢琴学习不能没有动机,动机水平也是需要控制的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水平过低,不利于学习,动机水平过高,同样会带来不良的后果所谓动机水平过高,不是指“学习积极性太高”,而是指儿童想要驾驭学习目标的愿望太强烈,情绪过于紧张,这样反而会产生焦虑如有些儿童以“钢琴神童”为目标,希望借比赛一夜成名或者是家长的高压政策,要求儿童完成难以胜任的任务,或者是去回课必须不弹错这样的要求这些都会造成儿童突然的应激反应,反而造成儿童怯场,发挥失常等动机是一种内在的心理驱动力,是影响儿童钢琴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本研究通过对三个城市的一周岁儿童学习钢琴的动机进行分析与研究,初步了解儿童钢琴学习动机的基本特征,揭示了儿童钢琴学习动机的发展规律并提出相关的教育措施与建议,我们认为动机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将其运用至钢琴教学研究,对充实和丰富钢琴教学是具有理论与实际意义的钢琴教师和琴童家长只有建立运用心理规律来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意识,研究动机心理规律、调整学习策略,才能让孩子在漫长的钢琴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努力的状态,使孩子能够健康、愉快地把钢琴学习持续下去参考文献[1] 张轶夫.儿童钢琴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激发[J].艺术评鉴,2019(04):111-112.[2] 胡烈,方迪星.儿童钢琴学习中家长的动机与对策研究——以咸宁地区为例[J].艺术评鉴,2019(07):115-116.[3] 肖苹,周民.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的儿童钢琴教学探究[J].艺术评鉴,2020(02):92-93+96.[4] 高悦斌.琴童学琴心态问题及其解决[J].艺海,2020(07):132-133.[5] 杭小羽.个性化教学对儿童钢琴学习动机的激发[J].北方音乐,2020(21):142-144.[6] 贾思泉.儿童音乐兴趣培养浅论——以儿童钢琴教学为例[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1):79-82.[7] 张琪,刘丽英.激励性教育在儿童钢琴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探析[J].大众文艺,2017(10):263-264.[8] 周海宏.儿童钢琴学习中的动机问题(上)[J].人民音乐,1994(06):31-35.[9] 周海宏.儿童钢琴学习中的动机问题(续)[J].人民音乐,1994(07):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