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在体育课中育人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重 要任务,也是育人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作为一名 体育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德育在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应切实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全 面发展的人,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体育教学是以身 体锻炼为手段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过程,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必须突出两个特性下面谈谈本人在这方面的认识和体会:一、突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性在体育教学中,要通过锻炼身体形成学生的运动 技能,体质的增强是在刻苦锻炼的基础上而获得的, 思想品德要经过运动过程的磨炼,才能产生由量变到 质变的飞跃,所以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例如:长跑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极好的教材,因 为长跑中的“极点”现象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是一个严 峻的考验学生只有在练习中闯过“极点”,出现“第 二次呼吸”,其意志品质的质变才有可能产生,并通过 反复实践的积累,不断扩大和巩固质变的效果如果 在长跑练习中一出现“极点”现象就中止跑步,那么 不但达不到“通过长跑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目的, 反而会起到意志消退的消极作用又如:篮球、足球这类对抗性极强的教材,进行 “过人”、“投篮”、“射门”等教学时,仅止于无人防 守或只设置固定的障碍物(如标竿),脱离激烈的对抗 或仅限于相对静态下的练习,那么,通过教学也就无 法实现培养学生勇敢、机智、灵活的品质。
还要进行 “助攻”、“加速跑”、“鱼跃扑球”、“长传突破”、“区 域防守”等激烈对抗、迅速运动的训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认真研究教育的原则与 方法及其在各项教材上的运用,进行课的设计时要同 步研究教育的方法与措施例如:结合长跑教学,开 展班级间的长跑通讯赛、象征性长跑比赛,并不断公 布班级的团体成绩或进程,既培养了学生的的集体主 义观念,又能激发学生进行长跑锻炼的积极性再如 球类教材,适当增加一攻一防的双人练习或实践练习, 变静态练习为动态练习,既是进行教育的措施,又能 收到培养运动能力之效,还可以增加课的练习密度 这样做,把教育与教学融为一体,能使学生体质的增 强、运动技能的掌握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在实践中互相 促进、同步发展二、突出思想品德教育的时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想、行为上出现的问题, 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教育,贻误时机则可能失去教 育的针对性,影响课的教学效果例如:对学生练习单、双杠或支撑跳跃时表现出 来的惧怕心理,不仅应加强保护措施,给予鼓励和引 导,而且一旦出现转机,应立即加以表扬,并使其重 复练习,以巩固勇敢精神的质变效果又如:一次以“抢救伤员”为主题的背人接力(负 重跑)教学,由于疏忽,出现了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 同组。
当轮到这个男生时,他中止了练习,并喊了一 声:“她是女牛面对这个意外的情况,我及时坚定 地回答:“她是伤员!”结果,练习恢复了我立即引 导全班为这个男生鼓掌,并进行了讲评,使全体学生 受到了一次团结、互助、友爱的革命人道主义教育由于学生在体育课中处于运动状态,因此意外事 件经常发生,而且他们思想品质上的弱势也会在身体 练习和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 处理、及时教育,是体育课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要抓住上述特点,加强体育课的思想品德教育, 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1•以育人为目的,树立教育意识,爱护学生,关 心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2•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剖析教材各技术环节的 教学特点,努力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3. 教材的教育因素,既可能不明显又可能是兼容 的,不同的处理方式和组织教法也会使教育因素转移 因此,要研究组织教法和教学手段对德育教育的作用, 改革创新教学方法4. 教师应努力完善自我,树立良好的形象,以情 感人,寓情于教,坚持正面教育在教学中既要严格 训练、严格要求,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启 发、诱导,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努力做到动之以 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5. 教育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批评与表扬要运 用得当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教学 艺术,才能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6. 充分发挥释放班集体的正能量,要善于利用良 好的班集体氛围对个人的监督和制约作用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教师都要用 科学发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组织练习过程,揭示 体育教学的原理,阐明活动的性质,提出练习的要求, 从而使学生既学到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又受到积极 的熏陶,使学牛了解生命在于运动”,祟尚“健康第 一”的阳光体育理念,懂得体育与德育、智育的辩证 关系,明确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从而激发他们 为实现崇高的理想而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 时体现体育运动的集体感、荣誉感和竞争性,培养学 生优良的道德品质通过体育教学,要让学生学会健 体、学会审美、学会做人,真正收到体育教育教学新 理念一一“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