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算不上医生一一读《父亲的病》心得札记“书中自有黄金屋”,鲁迅的《朝花夕拾》便是一大把黄金,使 人精神富足在阅读这篇散文集时,我对《父亲的病》这一篇深心得 札记触鲁迅父亲得了水肿,原先只是不打紧的小病,但在两位“神 医”的先后周旋后,这小病却成了不治之症,以致后来不幸去世鲁 迅因此十分悲痛当我读完后我是既诧异又气愤,对于这两位“神医” 所开出的药,我很是疑惑第一位医生开出的药:芦根,经霜三年的 甘蔗对于芦根,我的疑惑不多,但这经霜三年的甘蔗,我很不明白 甘蔗为秋季的水果,一入冬便不宜再食用,味道也极其难吃而这位 医生却一本正经地拿来做药引,分明就是骗人而陈莲河开的药方更 为离谱:原配蟋蟀一对,平地木十株和败鼓皮丸就如鲁迅书中所写: “似乎昆虫也要贞洁,续弦或再醮,连做药的资格也丧失了"那平 地木,也不知可否食用,有无药效而败鼓皮丸是最离谱的,水肿又 名“鼓胀”,便用打破的鼓皮做成的药丸治,这明显不可能这些“药”,根本就是在弄虚作假,故弄玄虚,使得鲁迅的父亲病情加重, 毫无好转不光是药怪,人也阔得不耐烦,就算是一条人命死在他手 上也从容不迫先前的那位医生,鲁迅在文章的开头就有写到他看病 草草了事,不顾人的死活。
即使人已去世,却仍从从容容读到这, 我十分气愤,作为一名医生,给病人的答复居然就是一句“不要紧 的"当一条人命死在自己手上时没有丝毫的慌张、 内疚,这样的人, 根本不配做医生,甚至连做人的基本道德都丧失了,只顾自身利益这也难怪鲁迅一开始想学医,他不想成为陈莲河那样的人,他想拯救 中国人如今,这样的“神医”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真正的神医, 开的方子药效快,价格也不高我觉得自己真是幸运,倘若活在鲁迅 那个年代,我只怕早已是重病缠身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