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必考题型军事理论必考题型一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内容(1)无产阶级的战争观,方法论(理论基础)(2)人民军队建设理论(人民军队是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3)人民战争思想(核心内容)人民战争的基本特性:正义性,群众性(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5)国防建设理论(建国前后进一步发展)二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发展时期(1)产生时期(1921.7—1935.1) (建党——遵义会议)① 接受马列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② 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③ 缔造了一支新型人民军队(2)形成时期(1935.1—1945.8) (遵义会议——抗日战争结束)(3)丰富发展时期(1945.8—至今) (抗日战争结束——至今)① 十大军事原则② 现代化正规国防军③ “两弹一星” (核弹、导弹、卫星)的国防科技战略④ 积极防御战略思想进一步发展战略方针:阵地战结合运动战特点:自卫性,防御性,积极性三 、孙子兵法(1)主要内容(思想):① 鲜明的战争观:重战,慎战,备战② 战争指导思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③ 用兵思想:谋略制胜(庙算,诡道,全胜[不战而胜])④ 治军思想:文武兼施,思威并重⑤ 朴素唯物论,原始辩证法(2)孙子兵法的价值(影响):它被誉为古今中外现存古书中最有价值与影响的古代第一兵书① 中国历代兵家名将重视对其研究与应用② 在国外久负盛名③ 在社会其他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3)古代军事思想:① 形成:《军志》 、 《军政》② 成熟:《孙子兵法》③ 武经七书:《孙子》 、 《吴子》 (吴起 著) 、 《尉缭子》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三略》 、 《六韬》四 、军事高技术(1)军事高技术的定义: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发展和应用的,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进作用的高技术的总称。
2)军事高技术的六大领域(技术群):1.军用信息技术 2.军用航天技术 3.军用海洋开发技术 4.军用生物技术 5.军用新材料技术 6.军用新能源技术(3)军用高技术的七大特点:1.高智力 2.高投资 3.高竞争 4.高风险 5.高效益 6.高保密 7.高速度(4)军用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五大影响:1.侦查立体化 2.指挥控制智能化 3.反应速度化 4.打击精确化 5.防护综合化(5)军事高技术的两大类:1.支持武器的基础技术 2.直接用于武器的应用技术五 、高技术战争(1)高技术战争的六大特点:1.战争可控性强 2.战争空间广阔 3.系统对抗突出 4.作战方式多样化 5.指挥控制自动化 6.消耗巨大(2)高技术战争可控性的主要表现:1.有效控制打击目标 2.有效控制战争规模 3.有效控制战争进程六 、信息化战争(1)基本概念: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心理等七维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化的战争2)基本特征:1.信息的主导作用增强 2.武器装备高度信息化 3.作战空间多维 4.作战节奏迅速 5.作战要素一体化 6.指挥扁平化 7.作战行动精确化七 、国防(1)国防的定义: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上武器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安全,所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经济、政治、教育、外交、科技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行为主体:国家(3)国防的类型: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我国属于自卫型国防)(4)中国国防的主要任务:① 防备和抵抗侵略② 制上武器颠覆③ 保卫国家的统一,制止分裂④ 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⑤ 维护世界和平(5)国防的基本特征:① 国防目标的双重性② 国防力量的综合性③ 国防功能的威慑性④ 国防斗争的多样性八 、国防法规(1)国防法规的定义: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2)国防法规的特点:① 共性:鲜明的阶级性,高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适用性,相对的稳定性② 特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公开程度的有限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3)国防法规的四个层次(按立法权限):① 法律(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② 法规(国务院&中央军委)③ 规章(中央军委各部,各军种,各军区,国务院部委)④ 地方性法规(地方 人大&常委会)(4)公民的国防义务:① 兵役义务(我国的兵役制度:义务兵&志愿兵,民兵&预备役)形式:1. 服现役(解放军,武装警察) 2. 服预备役(登记,参加民兵组织,编入) 3. 参加学生军事训练军训的意义:1. 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 2. 加强祖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措施 3. 提高学生终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观念,知识,技能,热情)国防教育日:9 月的第三个周六《国防教育法》:2001 年 4 月 28 日② 接受国防教育③ 保护国防设施④ 保护国防秘密⑤ 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行动(5)公民的国防权利:1.建议权 2. 制止权 3. 检举权 4. 补偿权九 、中国武装力量(统帅:中国军委主委)(1)中国武装力量的构成:① 中国人民解放军②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③ 民兵(基本体制:三结合)(2)人民解放军:① 中国武装力量的主体力量。
② 使命: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③ 组成(存在形式):1.陆军:√ 诞生:1927 年 8 月 1 日√ 使命:抵抗外敌入侵,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 军种:(主体)步兵,装甲兵,炮兵2.海军:√ 诞生:1949 年 4 月 23 日 (华东军区)√ 使命:防御外敌海上入侵,收复敌占岛屿,保卫我国领海 主权,维护国家统一和海洋权益√ 军种:水面舰艇,潜艇,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 陆战队3.空军:√ 诞生:1949 年 11 月 11 日√ 使命:制空权√ 军种: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通信兵4.第二炮兵:√ 诞生:1966 年 7 月 1 日√ 使命:核力量的主体,核反击威慑和实战的双重使命受中央军委直接指挥)(3)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1.国务院编制,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双重领导,1982 年 6 月 19 日成立2.任务&使命:① 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② 维护社会治安 ③ 保卫党政领导机关,重要目标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3.组成:① 内卫部队② 边防、消防和警卫部队③ 黄金,水电,交通,森林部队十 、美国与俄罗斯的武装力量(统帅:总统,俄罗斯联邦总统)(1)美国武装力量的构成: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文职人员俄罗斯武装力量的构成:现役部队,内卫(宪兵,俄罗斯一大特色) ,文职人员(2)美国的特点:1.文官控制军队2.行政领导系统和作战指挥系统分立(3)现役部队的军种:美:陆,海,空,海军陆战队俄:陆,海,空三大军种和空降兵、太空兵、战略导弹兵三个独立兵种十一 、美国国防(1)美国现行的军事战略:先发制人冷战后,89—92,地区防务;93—96,灵活与选择参与;97—01,营造,反应,准备;02—今,先发制人。
2)五大战区:北方战区,欧洲战区,中央战区,太平洋战区,南方战区十二 、新概念武器的特征① 创新的工作原理 ② 独特的杀伤机理 ③ 独特的作战 ④ 具体一定的历史阶段性十三 、精确制导武器 (命中率 ≥ 25%)(1)分类:① 导弹 ② 精确制导弹药 (末制导弹药,末敏弹药)(2)制导方式:① 寻的 ② 自主 ③ 复合 ④ 遥控(3)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① 现代战争的主要打击兵器② 作战样式深刻变化③ 改变军事力量对比的重要杠杆(1959 年中国地空导弹击落美国飞机)十四 、核化生武器(1)核武器(二战,美国):1.定义: 利用原子核聚变或裂变反应,瞬时放出大量能量,造成大规模杀伤效应的武器2.破坏因素(5 大):(瞬时)光辐射,冲击波,军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延缓性)放射性污染(2)生物武器(一战,德国):伤害特点:致病力强,污染范围广,有传染性,伤害途径多,危害时间长,平时难分辨(3)化学武器(一战,德国):伤害特点:剧毒性,多样性,空间流动性,持续性(4)应对核生化武器的主要对策:① 强化防护准备② 建立防护体系③ 提高防护保障能力十五 、国防动员(1)最大:二战(2)最早时期:奴隶时期(3)主要内容:人民武装动员,政治动员(提供思想,组织保证) ,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十六 、我国航天领域的领先技术卫星回收,一箭多星,静止卫星发射,卫星测控,航天遥感,载人航天,数字卫星通讯,高能低温火箭。
十七 、胡锦涛提出我军新历史使命(三提供,一发挥)① 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力量保证② 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安全保障③ 为国家利益的拓展,提供战略支撑④ 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贯穿胡锦涛理论主线: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打赢信息化战争…)十八 、地缘政治/战略① 海权论:A.T.马汉② 陆权论:H.J.麦金德 , N.J.斯皮克曼③ 空权论:A.de.塞维尔斯基十九 、 “绝对领导”含义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必须完全地、无条件地置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军队中一切组织和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向党闹独立性,不允许向党争夺兵权,不允许打个人的旗号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央军事委员会,未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授权,任何个人不得插手军队,不得调动和指挥军队军队成员不得参加其他党派和宗教组织,未经相应政治机关批准,不得擅自参加地方的群众团体,不准成立违背编制和条令、条例规定的社团和组织,不允许其他政党和政治派别在军队中建立组织和开展活动军队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军队成员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保持一致,军队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领导的一系列根本制度,坚持在军队建立和开展党的政治工作,保证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对军队的领导。
二十 、当今世界安全形势总体状况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二十一 、当今时代的主题① 和平:东西和平,反霸权和平,世界和平② 发展:南北发展(当今世界核心问题)二十二 、国际战略环境(1) 定义: 国际战略环境 ,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集团)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在战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所形成的世界全局性的大环境 (2) 内容:国际战略格局 和国际战略形势两个方面: 国际战略格局 是国际战略环境的框架结构;国际战略形势是国际战略环境的动态表现它从本质上反映了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政治集团建立在一定 军事、经济实力基础上的 政治关系的基本状况和总体趋势,其核心是世界范围内的战争与和平问题国际战略环境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时代的特征对它的基本面貌有决定性的影响 (3) 影响国际战略环境的主要因素 :1.国际间战略利益的矛盾及其发展;2.政治、军事、经济力量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与配置;3.主要国家之间的战略关系及其斗争、制约、合作的态势;4.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以及战争威胁的性质和程度等。
(国际战略环境是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国际条件,对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有重大的影响,并决定或制约着一个国家政治、军事、经济斗争的对象和敌友关系以及采取的方针、政策和策略任何一种战略,都是依据一定的环境条件而提出来的,在实施过程中都要受到这种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对国际战略环境的分析和判断,是制定战略决策和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特别加以重视的一个至关紧要的问题只有站在时代的高度,从各主要国家或政治集团的战略利益关系入手,较系统地考察一个较时期内国际战略格局 的状况和国际 战略形势的发展趋势,综合分析影响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各种国际化条件,判明本国遭受威慑的可能、方向、性质和程度,才能提出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