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匈奴国家的分裂和衰亡

豆浆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7KB
约8页
文档ID:1739709
匈奴国家的分裂和衰亡_第1页
1/8

匈奴国家的分裂和衰亡 公元前60 年(汉宣帝神爵二年),虚闾权渠单于病死,郝宿王刑未央召诸王议立嗣颛渠阏氏因前与右贤王屠耆堂私通,遂与弟左大且渠都隆奇密谋,擅立屠耆堂为握衍朐鞮单于握衍朐鞮单于屠耆堂性酷虐,即单于位后,重用颛渠阏氏弟都隆奇,尽诛虚闾权渠时用事大臣刑未央等,又贬斥前单于子弟近亲虚闾权渠子稽侯珊被迫投附妻父乌禅幕日逐王先贤掸与单于有隙,将众数万骑归附于汉汉封之为归德侯单于立从兄薄胥堂为日逐王,欲杀先贤掸两弟乌禅幕谏阻之,不听旋左奥鞬王死,单于自立幼子为王,留于单于庭奥鞬贵人不从,拥立奥鞬子为王,东向游牧握衍朐鞮单于遣右丞相将万骑往追,被击败以其滥施杀伐,暴虐无道,族人多不服其号令其太子、左贤王因数谗左地贵人,也深为左地贵人所怨公元前 58 年(汉宣帝神爵四年),以东边姑夕王受乌桓进攻,略有损失,握衍朐鞮怒姑夕王俱,与乌禅幕、左地贵人拥立稽侯珊为呼韩邪单于,发左地兵 4—5 万人,往攻握衍朐鞮握衍朐鞮败走,请援于右贤王右贤王怨其残虐,不理握衍朐鞮惭愤自杀,部众尽归呼韩邪单于呼韩邪虽然据有握衍朐鞮部众,攫取统治全匈奴的权力,但由于不注意分清敌友,即位后不久,社会便陷入动乱状态,出现“五单于”争立的混乱局面,从而成为匈奴族走向分裂的重要转折点。

  史载呼韩邪在迫使握衍朐鞮单于自杀后,即收兵返回单于庭,令“罢兵使各归故地”又将流落为民的兄弟呼屠吾斯立为左谷蠡王,嗾右地贵人往杀右贤王右贤王闻之,便与前单于亲信都隆奇等共议立日逐王薄胥堂为屠耆单于,发兵攻呼韩邪呼韩邪败走,屠耆单于夺取单于庭,立长子都涂吾西为左谷蠡王,少子姑瞀楼头为右谷蠡王屠耆单于在统治地位获得初步巩固后,即于次年早秋令先贤掸兄右奥鞬王与乌藉都尉各将 2 万骑屯东方,备御呼韩邪时居住于西北地区的呼揭王与唯犁当户,欲构陷右贤王(握衍胸鞮弟),捏称他谋为乌藉单于屠耆单于不审虚实,杀之后知其冤,又杀唯犁当户,呼揭王惧而叛,自立为乌揭单于右奥鞬王得报,自立为车犁单于而乌藉都尉亦称乌藉单于屠耆堂为讨平叛乱,使都隆奇击乌藉单于,亲统兵进击车犁单于,乌藉、车犁败,奔窜于西北地区,谋与乌揭单于会合,约共尊车犁为单于屠耆单于遣左大将、都尉统兵拒呼韩邪,自率军击车犁车犁单于败,远遁公元前 56 年(汉宣帝五凤二年),呼韩邪单于遣弟右谷蠡王等将兵击屠耆单于屯兵,杀略万余人屠耆单于得报,统兵 6 万骑击呼韩邪兵败自杀都隆奇与屠耆单于少子姑瞀楼头投奔汉朝,而车犁单于亦东返降于呼韩邪呼韩邪左大将乌厉屈与父呼遫累乌厉温敦,见内乱迭起,又率众降汉。

不久,季陵子复立乌藉都尉为单于,屠耆单于从弟休旬王于西部自立为闰振单于,呼韩邪单于兄呼屠吾斯于东部自称郅支骨都侯单于呼韩邪单于击杀乌藉都尉后返回单于庭但闰振单于与郅支单于又互相攻杀公元前 54 年,那支单于击杀闰振单于,尽有其众,发兵攻呼韩邪呼韩邪败走,单于庭为郅支所据为了摆脱危局,左伊秩訾王建议呼韩邪“称臣入朝事汉,从汉求助”单于近臣极力反对因为在他们看来,匈奴人之所以能显威名于世,全赖“马上战斗为国”,是壮士所为;“兄弟争国”,不在兄则在弟,“虽死犹有威名,子孙常长诸国”;若“臣事于汉”,则“卑辱先单于,为诸国所笑”针对诸大臣们的鼓譟,左伊秩訾王根据当时的形势指出:“强弱有时,今汉方盛,乌孙城郭诸国皆为臣妾自且鞮侯单于以来,匈奴日削,不能取复,虽屈强于此,未尝一日安也今事汉则安存,不事则危亡,计何以过此”据理力争终于使呼韩邪单于采纳其建议,引众傍近汉塞,并遣子右贤王铢娄渠堂入侍公元前 51 年(汉甘露三年),又亲至长安朝觐汉宣帝刘询刘询授予玺绶、冠带、黄金、锦绣、缯絮等物,使驻漠南光禄塞(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北),又拨运米谷 34000 斛供食用呼韩邪单于附汉,是匈奴历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

既是匈奴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物,也是汉、匈关系发展的结果它不仅宣告了匈、汉两大民族战争状态的结束,并代之以匈、汉合作的新局面,打破自“三代”以降“胡、越不与受正朔”的旧传统,开辟了北方民族政权接受统治中原王朝领导的先例,与此同时,还促进了塞北与中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加强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向心力与内聚力,并为尔后的进一步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呼韩邪单于附汉时,郅支单于为取得汉朝的支持与帮助,亦遣子驹于利受入侍汉廷,并不时令人至长安贡献汉朝虽待以厚礼,但每次赏赐俱薄于呼韩邪单于郅支初以为呼韩邪降汉,兵弱不能再归单于庭,遂引众西向,谋攻夺定右地不料屠耆单于弟已居其地,自立为伊利目单于那支并有其众后自度无力统一匈奴,率众继续西徙,企图与乌孙昆弥乌就屠联合乌就屠见呼韩邪附汉,杀其使,发兵佯往迎郅支知觉,勒兵破其众复乘势败乌揭、坚昆、丁令三国、建庭于坚昆郅支自以距汉地远,又怨汉助呼韩邪单于,于公元前 44 年(汉元帝初元五年),困辱汉使者江乃始等,复索还侍子,杀汉使司马谷吉后知呼韩邪势渐强,率众西迁康居(今哈萨克斯坦联邦东南部一带)中道适天气骤寒,人多冻死及至康居,仅存 3000 人康居王时欲倚之以威胁邻国,招为婿。

郅支于是借康居兵,数击乌孙,深入赤谷城(今伊塞克湖南面伊什提克),杀略人民,驱掠牲畜公元前 36年(汉元帝建昭三年),为西域都护骑都尉甘延寿、副校尉陈汤所击杀呼韩邪单于获悉郅支被杀,既喜且惧公元前 33 年(汉元帝竟宁元年),又至长安朝觐汉元帝刘奭,请“婿汉氏以自亲”刘奭以后宫女王嬉(字昭君)赐单于单于号王嬉为宁胡阏氏,并表示愿保上谷至敦煌一带边塞但仅过两年,单于病死尔后,其子复株累若鞮单于(雕陶莫皋,前 31—20 年),搜谐若鞮单于(且糜胥,前 20—12 年)、车牙若鞮单于(且莫车,前 12—8 年)、乌珠留若鞮单于(囊知牙斯,前 8—公元 13 年)、乌累若鞮单于(咸,公元 13—18 年)等相继嗣位在复株累若鞮单于等统治期间,因各单于都恪守“传国与弟”“约令”,又能与汉朝保持较密切的和平友好关系,因此,其政治、经济一般都比较稳定只是在王莽篡汉(公元 9—21 年)后,由于实行歧视压迫匈奴政策,并从中进行挑拨离间,致使表面平静而实际存在的矛盾又不断加剧公元 18 年(新莽天凤五年)乌累若鞮单于死,其弟舆继立,称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他性贪婪,又刚愎自用,掌权后,为了改变兄终弟及的传位制度为父子继承制,便废弟右谷蠡王伊屠知牙斯承袭左贤王位,复杀知牙斯。

于是引起了右奥鞬王比的不满,乃出怨言:“以兄弟言之,右谷蠡王次当立;以子言之,我前单于长子,我当立”单于知比不服,心怀疑贰,遣两骨都侯监领比所部官兵公元 46 年(东汉建武二十二年),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死,子左贤王乌达鞮侯立又死,其弟左贤王继之,称蒲奴单于右奥鞬王比因不得立,怨恨交加时值匈奴“连年旱蝗,赤地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太半”,蒲奴单于畏汉伺其隙,遣使至渔阳求和亲比于是密遣汉人郭衡奉匈奴地图向西河太守求内附事为两骨都侯知觉,劝单于于五月龙城会盟时杀比比惊惧,集所辖南边 8 部众 4—5 万人谋杀两骨都侯两骨都侯知信,奔告单于单于发兵驰击后因见比兵众多,未敢妄动比知难以继续共事,于公元 48 年(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在 8 部大人拥戴下,袭用其祖稽侯珊号,称呼韩邪单于,并于当年款五原塞(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示“愿永为蕃蔽”公元 50 年(建武二十六年),复遣子入侍东汉政府仿照西汉对待稽侯珊旧例,颁给黄金质玺绶、冠带、衣服、车马、黄金、锦绣、缯絮等物;又米糒 25000 斛,牛羊 36000 头接济此外,又于五原塞西 80 里,为之建立单于庭,旋徒云中从此,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

南匈奴的内附,既是匈奴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也有一定关系因为自公元 18 年以后,呼韩邪单于比一直驻牧于匈奴南边,所领八部牧民,长期析居于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上谷等郡地,受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颇深,因而要求与汉族人民和好的愿望也较强烈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显然是一种进步现象南、北匈奴的分裂,使匈奴势力再次受到削弱,并成为其走向衰微的新的转折点匈奴二部,虽然分居大漠南北,但纷争并未因此中止为了争夺地盘,扩张势力,彼此之间仍不时互伺嫌隙,控弦抗戈公元 50 年冬,呼韩邪单于因五骨都侯叛乱,为蒲奴单于击败,徒居西河美稷(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西北),汉使中郎将段彬及副校尉王郁为之卫护南单于(呼韩邪单于)令韩氏骨都侯屯北地郡,右贤王驻朔方郡,当于骨都侯戍五原,呼衍骨都侯守云中,郎氏骨都侯、左南将军、栗籍骨都侯分别屯定襄、雁门和代郡,各领部众“为郡县侦罗耳目”北单于(蒲奴单于)惧,将部分被俘汉人送还,复数遣使请和亲汉从司徒掾班彪计议,依照从前待呼韩邪稽侯珊、那支单于行事公元 56 年(东汉中元元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比死丘浮尤鞮单于(莫,公元 56—57 年)、伊伐於虑鞮单于(汗,公元 57—59年)、醞僮尸逐侯鞮单于(适,公元 59—63 年)、丘除车林鞮单于(苏,公元 63 年)、湖邪尸逐侯鞮单于(长,公元 63—85 年)等相继嗣位。

时北匈奴犹盛”,不时出兵犯汉塞,汉廷每以为忧会北单于请“合市”,致和亲,汉廷令越骑司马郑众往使南匈奴须卜骨都侯知汉与北匈奴通款,谋往附汉察其情状,置度辽营,以中郎将吴棠行度辽将军事,又遣副校尉来苗等屯五原曼柏,骑都尉秦彭将兵屯美稷不久,北匈奴果遣骑 2000 谋迎骨都侯因见汉兵严备,始退走但此后又经常出没于汉边郡一带东汉王朝为维护北部边境安宁,公元 73 年(东汉永平十六年)发缘边兵分道北征南单于遣左贤王信随太仆祭彤等出朔方高阙击皋林温禺犊王;窦固、耿忠出酒泉击呼衍王;耿秉、秦彭出张掖、居延击句林王;来苗、文穆出平城塞(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北击但除窦固一路外,余俱无功而还北匈奴众纷纷远徙公元 76 年,皋林温禺犊王率众返居涿涂山(今蒙古国满达勒戈壁附近),南单于率轻骑偕乌桓及缘边兵出击,杀数百人,降三四千人北匈奴统治集团由于经常对外掠夺,部分人众逐渐产生厌战情绪,并想摆脱其羁绊南下附汉,经上述两次战役后,遂不时有人从中脱出南投例如公元 83 年至五原塞的三木楼訾大人稽留斯等 38000 人,公元 85 年陆续进塞的车利、涿兵等“七十三辈”内附,就是明证由于逃亡人数不断增加,势力受到严重削弱,被奴役的各族人民乘机奋起反抗,蒲奴单于内外交困,被迫率众远徒。

公元 87 年(东汉章和元年);鲜卑进入匈奴左地击北匈奴,斩优留单于,“北庭大乱”屈兰、储卑、胡都须等 58 部、20 万人分别至云中、五原、朔方、北地郡投附东汉会南匈奴休兰尸逐侯鞮单于屯屠何(公元 89—93 年)不久立,上书东汉王朝,请“破北成南,并为一国”东汉王朝允其请,命窦宪为车骑将军,执金吾耿秉为副将军,合南单于兵北击双方鏖战于稽落山(今蒙古国乌布苏泊)等地北匈奴败,被杀万余人,20 余万人降附公元 90 年,屯屠何复请出塞左谷蠡王师子率左、右部 8000 骑出鸡鹿塞,再次败北单于,斩杀 8000 人窦宪以北单于微弱,欲乘势灭之,于公元 91 年又令耿夔出居延,围北单于于金微山(今阿尔泰山),破其众北单于被迫逃奔康居(后复西徙,与从前西迁的匈奴人会合)其弟右谷蠡王於除鞬自立为单于,将右温禺鞬王、骨都侯以下数千人至蒲类海,请内附于汉汉令耿夔颁给印绶,使中郎将任尚持节卫护屯伊吾,值窦宪罹罪被诛,故放除鞬旋又叛去汉遣长史王辅与任尚击杀之,灭其众北匈奴亡,地为鲜卑所据,余众 10 余万落皆自号为鲜卑在北匈奴走向衰落时,南匈奴由于得到东汉的支持,接纳了北匈奴部分降众,故史称其“党众最盛,领户三万四千,口二十三万六千三百,胜兵五万一百七十”。

随着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加深,政治危机也日趋严重公元 93 年(东汉和帝永元五年),南单于屯屠何死,前单于伊屠於闾鞮单于宣弟安国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