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校卫生生综合合评价价(部分部分)1引用标准2学校学校卫生生综合合评价价---监测部分部分((GB/T 18205-2013))学校食品安全生活饮用水卫生教室环境卫生生活环境卫生公共场所卫生3学校食品安全1.评价指标 按照GB 14934规定,对食(饮)具消毒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细菌指标进行监测2.评价方法 对学校食堂的食(饮)具消毒监测评价宜遵循以下方法:a)以每个食堂为单位抽检食(饮)具,进行监测评价b)监测方法执行GB 4789(所有部分)4生活饮用水安全1.评价指标 根据GB 5749的规定,对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消毒剂余量、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进行监测其他项目根据当地水源水质实际情况增加2.评价方法 对学校内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宜遵循以下方法:a)选取1个以上末梢取水点b)监测方法执行GB/T 57505教室环境卫生1.抽样凡对学校教室环境的评价项目,应根据学校教室设置状况进行抽样按学校教室的结构、层次、朝向、单侧采光、双侧采光的不同类型确定监测教室数,抽取有代表性的教室作为样本。
不少于6间教室2.教室监测评价记分方法累积计分:将评价项目各档得分值,分别乘以该档得分的教室数,然后累加得分,得分再除以教室样本数,得数为该项目得分63.教室人均面积3.1 评价标准普通教室人均面积按照GB 50099的规定进行评价3.2 评价方法对教室人均面积监测的评价宜遵循以下方法:a)在抽样教室中测量教室面积及学生人数,分别计算各教室的人均面积b)计算: 式中: S1----人均面积 S2----被测教室面积 a-----该教室学生人数 74.课桌椅4.1 评价标准按照GB/T 3976的规定,判定课桌椅分配符合情况4.2 评价指标分别计算课桌椅分配符合率,实际达到的百分率,分为≥80%、79%~40%、<40%三等4.3 测量器材及方法(GB/T 3976-2014)学生身高及课座椅型号测量尺:该尺按课桌和课椅的高度(cm),标有相应的号数,测量时可直接读出被测桌椅号,同时也可测量学生身高也可用普通测量尺测量学生身高及课桌椅的高度。
8课桌椅桌面高、座面高示意桌面高、座面高示意图桌面高座面高9中小学中小学课课桌椅各型号的桌椅各型号的标标准身高、身高范准身高、身高范围围及及颜颜色色标标志志课桌椅型号课桌椅型号桌面高桌面高((mmmm))座面高座面高((mmmm))标准身高标准身高((mmmm))学生身高范围学生身高范围((mmmm))颜色颜色标志标志1 1号号76764444180.0180.0173173~~蓝蓝2 2号号73734242172.5172.5165165~~179179白白3 3号号70704040165.0165.0158158~~172172绿绿4 4号号67673838157.5157.5150150~~164164白白5 5号号64643636150.0150.0143143~~157157红红6 6号号61613434142.5142.5135135~~149149白白7 7号号58583232135.0135.0128128~~142142黄黄8 8号号55553030127.5127.5120120~~134134白白9 9号号52522929120.0120.0113113~~127127紫紫1010号号49492727112.5112.5~~119119白白注:1.标准身高系指各型号课桌椅最具代表性的身高。
常取个身高段的中值 2.学生身高范围厘米以下四舍五入 3.颜色标志及标牌的颜色10儿童儿童课课桌椅各型号的桌椅各型号的标标准身高、身高范准身高、身高范围围及及颜颜色色标标志志课桌椅型号课桌椅型号桌面高桌面高座面高座面高标准身高标准身高学生身高范围学生身高范围颜色颜色标志标志幼幼1 1号号52522929120.0120.0113113~~紫紫幼幼2 2号号49492727112.5112.5105105~~119119白白幼幼3 3号号46462525105.0105.09898~~112112橙橙幼幼4 4号号4343232397.597.59090~~104104白白幼幼5 5号号4040212190.090.08383~~9797白白幼幼6 6号号3737191982.582.57575~~8989白白注: 1.标准身高系指各型号课桌椅最具代表性的身高常取个身高段的中值 2.学生身高范围厘米以下四舍五入 3.颜色标志及标牌的颜色114.4 评价方法a)在抽样教室中,测量教室内在座学生身高及相应的课桌椅高度,按照GB/T 3976规定的课桌椅各型号的身高范围进行评价,被测课桌椅号数在使用者身高范围内,则分配符合。
b)按下式计算式中: M---课桌或课椅分配符合率; c---课桌与课椅号与就座学生身高相符合的人数; b---被测学生人数4.4 记分方法按课桌椅分配符合率的标准,给出每个被评价教室分值,然后累加各教室得分,再除以教室样本数,得数为该项目得分125.黑板5.1 评价依据按照GB 28231、GB 7793及GB 50099中有关规定评价5.2 评价方法对黑板监测的评价宜遵循以下方法:a)用测量尺,测量黑板高度与宽度,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b)反射比的测量:黑板垂直分成四等份,取三条等分线的中点为侧定点,以三个测定点的反射比的平均值为代表值13黑板高度与宽度、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示意图14黑板反射比黑板反射比测测点点 TES-1330A照度计156.教室采光6.1 评价依据按照GB 7793及GB 50099中有关规定评价6.2 评价指标采光系数、后墙壁反射比、窗地面积比6.3 使用器材照度计(指针式或数字式)166.4 评价方法6.4.1 采光系数 按GB/T 5699的规定进行测量。
室内照度测量:选择教室内光线最差的课桌面测量照度,测得数为室内照度值室外照度测量:选择周围无遮挡的空地,避免直射阳光,在测量室内照度前后各测一次室外照度,取两次侧得数的平均值作为室外照度值 采光系数计算公式:式中: X1 ----采光系数; E室内----室内照度; E室外----室外照度176.4.2 后墙壁反射比 将后墙壁分为左、中、右,取3个测点,左、右测点应离相邻墙面相接处10cm ~20cm,然后求出反射比的平均值,作为代表值每个测点的反射比宜遵循以下方法得出:a)入射照度测量:将照度计接收器感光面朝上,置于被测表面某一位置,读取入射照度值b)反射照度值测量:将照度计接收器感光面对准同一被测表面的原来位置,逐渐平移离开,待照度稳定后,读取反射照度值18c)反射比计算公式:式中: X2----反射比; E反射----反射照度;E入射----入入射照度196.4.3 窗地面积比窗地面积比测量:测量教室采光洞口总面积及教室地板面积 窗地比计算:计算教室窗洞口总面积为1,求出与地板面积的比例,以1比多少来表示。
测量时间:选择10时至14时207.教室照明测量指标:课桌面平均照度、灯桌距、黑板照度灯桌距:桌面到灯的垂直距离,不低于1.7m课桌面平均照度:不应低于300lx 照度测点间距2.0m ×2.0m黑板面照度:不应低于黑板面照度:不应低于500lx500lx 照度测点间距0.5m ×0.5m21平均照度的测量(GB/T5700)中心布点法平均照度(Eav)的计算测点22平均照度的测量(GB/T5700)四角布点法平均照度(Eav)的计算238.教室微小气候评价依据:GB/T 17226(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GB/T 17225(中小学校教室采暖温度标准)使用器材:红外线二氧化碳分析仪、干湿球温度计(热敏电阻温度计)评价指标: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测量方法:二氧化碳按GB/T 18204.2-2014中二氧化碳测定方法进行测量;温度按GB/T17225的规定方法进行测定249.噪声评价依据:GB 9669图书馆噪声的规定评价使用器材:声级计评价方法测量方法:按GB/T18204.1-2013方法执行教室内噪声测量:把测点选在教室(小于100m2)中央一点;外来声源噪声测量:在开窗的条件下测定的数值。
背景噪声测量:学生全部在教室入座,限值活动产生的噪声,在闭窗的条件下测定的数值,或者在空教室测定的数值。